新浪新闻客户端

潘建伟再立新功,中国量子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又实现一个国际首次

潘建伟再立新功,中国量子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又实现一个国际首次
2019年08月19日 15:42 新浪网 作者 CHN强国网

  潘建伟再立新功,中国量子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又实现一个国际首次

  “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

  提起量子科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甚至被称之为“上帝掷的骰子”。而如今,随着中国在量子领域攻克的一个又一个成难关,这枚“骰子”已经牢牢地握在我们手中。

  近日,我国量子研究又取得重大进展,潘建伟再立新功。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塞林格小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而这也将为发展高效量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基础。最新一期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中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且称之为“量子通信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对于量子的作用,很多人都会想到“量子传输”与“量子加密”,不过更多的人也只知道这很厉害,但并不理解这厉害在哪。作为起步了一个多世纪,刚刚进入发展期的量子力学,在东方的科学家手中,却焕发新的生命力。

  中国的科研人员们,将如此高深的知识,却“玩”出一片新天地。那么中国的量子科学有多厉害呢?在近3个月中,我们在量子领域连续拿到了5个全球第一

  潘建伟再立新功,中国量子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又实现一个国际首次

  量子科技

  6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量子世界的宇称时间对称,他们利用调控量子中的两个元素相引导,实现了量子世界中的宇称时间对称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非传统量子体系所描述的新奇物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了7月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以及朋友陈宇翱、徐飞虎等在国际性上首次试验建立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基本原理性认证,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量子进行信息传播受限距离的问题,为我国的量子通信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

  而到了八月份,中国的量子科学家们更是突然发威,连创3个世界纪录。除了前文提到的实现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不久前由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内单位组成的联合团队通力合作,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

  潘建伟再立新功,中国量子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又实现一个国际首次

  量子科技

  几乎与此同时,潘建伟院士与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椭圆微腔耦合实现确定性偏振单光子的理论方案,并在窄带和宽带两种微腔上成功实验实现了确定性偏振、高纯度、高全同性和高效率的单光子源,为中国量子领域多项技术奠定了科学基础。

  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战绩,离不开中国一大批科研人才。曾经,我们羡慕外国科学家们拿着各种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而如今,国外也在羡慕我们的科研人才呈现“井喷”之势。不仅仅是量子科学,在包括人工智能、航天探索等高新科学领域在内,中国有一大批年轻人怀揣着梦想投入其中。

  尽管在很多领域,我们还刚起步,并且会做很长一段时间的追赶者,但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有各种人才扶持政策以及重视科研的环境,这些都为高级人才的培养打好了基础。所谓人才还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赢得的,将是未来。(子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