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儿子陪我做头发,我妈却生气了” 隔代养育的冲突他居然轻松解决了

“儿子陪我做头发,我妈却生气了” 隔代养育的冲突他居然轻松解决了
2019年09月20日 21:45 新浪网 作者 爸妈营

  Grandparents

  关注“爸妈营”,在主菜单回复“隔代”

  可查看超过200篇【隔代教育专题】好文

  作者:崔璀

  公众号:崔璀的第25个小时

  假期看了一篇推送,推荐的是一部纪录片《零零后》,导演持续跟踪了十几位00后的小朋友,看他们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变化,追踪是什么让孩子们成为了 「这样」,而不是 「那样」。

  导演张同道不是专业导演,他之所以想拍这部片子,是因为2006年第一天。他洗完手,让他儿子去洗手,结果小朋友手一伸,说 「烫!」

  当爸爸的说: 「不烫,我刚洗完。」小朋友才4岁,非常严肃地看着爸爸: 「那是你的感觉,我觉得烫。」

  张同道被触动了。这句话他是不敢跟自己的爸爸讲的。

  他觉得这一代的孩子,有很多地方,是自己无法了解的。所以他想记录下来。

  我在朋友圈发了上面这段话,有一个幼儿园创始人给我留言,她说,珍贵的是,导演能被触动,而 「这有什么烫的」也许才是大多数成年人的反应。

  “儿子陪我做头发,我妈却生气了” 隔代养育的冲突他居然轻松解决了

  中秋那天下午要去弄头发,小核桃想跟着我,我爸妈的反应很强烈,他们坚决反对,觉得小核桃早上咳嗽了,理发店的气味太呛人,小核桃下午不可以不睡觉,小孩子怎么可以在理发店呆着。

  亲情有时候很麻烦,因为你没办法一下子给它归类——就像很小的时候,你跟爸爸一起看电影,问他,黑衣服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爸爸说,说不上来是好人还是坏人,没有那么绝对——父母是真的为你好,用他们的方式爱着你。

  他们生怕你有任何闪失,他们小心翼翼。但没办法忽视的是,这不是你想要的,你不可能因为「这是好的」,就顺从地接受。

  左手边是他们的爱,右手边是你的感受。好为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对方式。小核桃也是。

  “儿子陪我做头发,我妈却生气了” 隔代养育的冲突他居然轻松解决了

  ▲小核桃拍的,原来他眼里的世界是这样的

  他说,「可是我想跟妈妈呆在一起,也想看看妈妈怎么弄头发,觉得很好玩。」

  我跟他确认了一次,我可能需要3个小时,你也许会觉得无聊,中间没有办法陪你,也没有人能来随时接应你哦。如果困了,也许没有地方睡觉。

  如果你确定要去,那就要把这些情况都考虑进去。

  他问我,「我有地方坐吗?」我说肯定有。「你会一直都在吗?」我说「是啊,你应该是可以坐在我旁边。」他说「好的,那我去。」

  然后他自己挑了3本书,放进小书包里。

  我妈非常愤怒,「你们怎么能这么胡闹呢。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她很用力地开关橱门。

  我从小就很熟悉这种愤怒感,这种愤怒中,有一种对生活失去控制的感觉,有一种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然后她跟小核桃说,如果你这次感冒了,我是绝对不会照顾你的。

  我看了一眼小核桃。他正在穿鞋子。然后站起来说,像是没听见一样,跟我说,「我们走吧。」

  出了电梯,我问小核桃:「你为什么非要跟我出来啊。」

  「没有为什么,就是今天特别想你。你难得休息啊。」

  「你不害怕姥姥生气吗。」

  「有一丢丢害怕,但是我就是很想出来,这就是我的感觉啊。」

  到了理发店,发型师看到我带着孩子,特意把VIP室给我们用。整间屋子只有我们俩,小核桃有沙发爬上爬下,有水果和零食吃。他从沙发上摔下来,哭了鼻子,爬到我身上睡了会儿,玩了我的手机,看了书。无聊地问了我8次,怎么还没好,然后又自己发明了跟毛毯作战的游戏。

  一个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回去的路上,我问他,「姥姥很有可能还会冷着脸对我们,不跟我们说话,你知道吗?」

  他说:「我知道啊。」

  我说:「这是她爱我们的方式,有时候她也没办法完全表达清楚,她自己到底为什么这么生气。」

  我小时候,非常害怕姥姥生气,如果我非常想做一件姥姥不同意的事情,她会说,「你要是怎么样,我就再也不管你了。」我就会非常害怕。

  小核桃说,「嗯,我也有一丢丢害怕。但其实没关系的,姥姥就是说一说。她一会儿就好了。」

  我惊了一下,从后视镜看他。

  我说「你比我小时候勇敢很多」。

  他看着窗外东张西望, 「妈妈,今天的夕阳简直太美了。」 「妈妈,我帮你祈祷一下,待会儿你就会很顺利地找到车位。」

  回到家,姥姥还有一些未消散的怒火,不怎么搭理我们。

  小核桃踢了鞋,洗了手,「姥姥,咱们待会去江边赏月吧!哎月亮怎么还没出来。」

  他真的像是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反而是我,一直努力消化亲妈的不满意——真的会有一些时刻,不管你在社会里多么勇往直前,在亲妈面前,常常要花很多力气,才能不被打回原形。

  “儿子陪我做头发,我妈却生气了” 隔代养育的冲突他居然轻松解决了

  ▲photo by 小核桃

  后来我一直在想这件事儿。

  我讲课时经常讲 「课题分离」,是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他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人们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最好的状态是自己的课题不被干预,也不去干预别人的课题。

  如果用在我妈生气这件事上,会发现,不能接受孩子们不听话,是她的课题,而我以前常常把她的课题背负在自己身上, 认为她生气不高兴都是由于我造成的,我是一个让她失望的小孩。

  愧疚是会把人吞掉的,为了躲避这种愧疚,我会把它们转化为愤怒——因为愤怒是可以把指向自己的矛头用各种方式对抗,最常用的一种是:「你为什么要管我这么多?」

  后来我开始练习课题分离,在这些时刻清晰地认识到,这是她的课题,她只是没办法接受我们做一些她认为不安全的事情,而不是我做的事情有问题。

  同样的,担心和表达担心,是她的权利。我也没有权利去干扰她。

  我自己的课题呢,是安心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挂念妈妈的情绪,那么安抚妈妈的情绪也是我的课题——只是这些时候,我不会因为愧疚而烦躁,能很自然地分化出一个角度:面前是一个因为没办法接受儿女长大,有自己的意志,而失望的老人。

  这个角度,帮助我平静地安慰她:「你一定很难过啊,我们完全不听你的建议。」

  这并不容易,常常是意识到了,但是惯性使然,忍不住对抗。

  反而是小核桃,轻轻松松做到了课题分离。他的很多表现,都跟我很不一样。

  他很小的时候,就会跟姥姥说,「你没有错,我也没有错,只是我们要的不一样。」

  一定程度上,他和他的同龄人,都比我们活得要更 「勇敢」。

  “儿子陪我做头发,我妈却生气了” 隔代养育的冲突他居然轻松解决了

  他们这一代孩子,没有太大的缺乏感,不是真正的不缺乏,我们当然也没有完全财务自由,而是因为我们本身就活得比上一代更富足,所以不会传递给他 「不好好吃饭就没饭吃」这种 「对物质的恐惧」,他从小就有相对充足的物质条件,1岁就开始出国旅行,住很好的酒店——这些我们原来是从无到有的得到,但对他来说,就是天生的拥有。

  在国外旅行时,他身上的自在是年长一代没有的。

  前段时间我在重庆出差,酒店看出去就是长江,小核桃跟我视频,我给他看了江景,他说真好啊,跟咱们家一样。你可以安心工作。

  我那天意识到,物质对他来说,只有不同,没有高低,这反而帮助他更全身心的去欣赏「美好」 ,而不被拘谨和无措所束缚。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这代家长,也更重视教育。

  80后的爸爸妈妈,对教育都有更深刻的觉察。我们被养大的过程,总是会或多或少地跟父母有各种冲突,也会觉得自己被养育的方式,哪里不太对劲,但小时候也说不上哪里不对。

  我们花了很多年时间,了解自己,成为父母之后,更是愿意花心思了解养育——我们在线下开的「系统式家庭养育」的班,来上课的很多都是北大清华毕业的学霸,越是相信方法论,有研究精神,越愿意在养育上下功夫。

  我自己也是,从怀孕时就开始读大量的书,后来干脆直接做了公号,把 「当妈妈」这件事变成了工作,这变成了一个正循环:工作做得越好,养孩子也养得越好。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我理解了自己,也理解了我的父母。

  也因为这份理解,我开始不排斥 「隔代养育」——我爸妈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他们跟我的养育方式很不同,我们家也常会为此而有争执,你可以觉得这是矛盾,但我认为这是优势——这可以让小核桃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不同的人对待他的方式也很不一样,表达爱的方式也很不一样,他只有了解这些不同,才能真的理解这个世界——每次我们家因为隔代养育产生了冲突,我会试着跟小核桃谈论,理解这些冲突背后的原因。

  他不一定每次都能听懂,我也不一定每次都能说明白——有些时候,我上了一天班,很疲劳的时候,其实没有太多认知资源去理解家庭冲突(这绝对是世界上最难理解的事情),但我一定会坚持简单聊两句,我希望家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些冲突是可以谈论的——沟通本身就是沟通的目的。

  很多时候,我也是借着跟小核桃谈,梳理我自己心里那个小孩跟父母之间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我们已经身为人父人母,我们是孩子的第一养育人,真正能对他们有足够影响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已经成长到有足够的力量,帮助他,也帮助自己了解生命更多的真相。

  “儿子陪我做头发,我妈却生气了” 隔代养育的冲突他居然轻松解决了

  ▲photo by 小核桃

  第二天,我问小核桃,「下次我弄头发,你还会跟着我吗」,他笑眯眯地说,「不会了。有点无聊。」

  我也跟着笑,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像一个成年人一样说,「你看,我早就说很无聊吧。」——我还记得小时候听到这种话的感觉,一种挫败的愤怒,我用了很多年,才逐渐能表达清楚:

  我知道你有很多超越我的经验,我知道你想用你的经验保护我,但这是我本该自己去探索的部分,不涉及到危险,不触碰底线,就让我去体验吧。

  如果我摔得鼻青脸肿,请你一定一定要抱抱我,就可以了。

  这本来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这么说起来, 「重视教育」这事儿并不复杂,大概就是把孩子真的当做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去理解他,倾听他,给他足够营养的土壤,供他在上面生根发芽——也许,这并不复杂的事儿,才是我们当下最大的挑战。

  祝你在这个过程中,也滋养了自己。

  崔璀,85后创业妈妈,上市公司蓝狮子前COO、头头是道基金董事,相信最酷的妈妈,就是看起来不靠谱,但总有办法。关注“崔璀的第25个小时”,在这里,理解工作,理解养育,理解自己。

  ~ 近期爆款 好物 推荐 ~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