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9岁女孩开学前坠楼,耶鲁大学解决「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方案,请收藏!

9岁女孩开学前坠楼,耶鲁大学解决「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方案,请收藏!
2020年05月25日 21:34 新浪网 作者 爸妈营

  编辑助理:纳米

  你家的孩子害怕开学吗?

  疫情形势逐渐趋向平稳,

  这段时间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

  对于爸妈来说本是件开心的事。

  可最近的一则新闻,让很多人心痛。

  西安一名9岁女孩,因为没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在家中跳楼,当场身亡。

  当天下午四点,小女孩还发语音和妈妈说,

  老师布置的作文自己来不及写了,

  还有半个小时不到,离规定的字数还差很多。

  而妈妈没太在意,只是让女儿尽快写完。

  等到了六点,爷爷进孙女卧室时,却发现空无一人,窗户开着。

  家人在书桌上看到了两封“遗书”:

  一张写着“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

  还有一张写着“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9岁女孩开学前坠楼,耶鲁大学解决「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方案,请收藏!

  年仅九岁的她,还没来得及体验人生的美好,就匆匆告别了这个世界。

  成年人或许很难理解一个孩子的恐惧,

  我们或许认为,

  作业没写完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

  但对孩子来说

  开学前没写完作业,仿佛是世界末日。

  评论里有人指责家长没有看护好、窗户没有装护栏

  但爸妈营团队认为,

  这个时候,真的不应该再指责家长了,

  他们也是事件的受害者。

  家长本就不可能时时寸步不离守着孩子

  安全防护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件事的根源并不是安全问题

  而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事实上,孩子们无法承受的学业之重,

  已经造成了许多悲剧。

  他们大都有着相同的模式,

  孩子被生活当中的困扰所累,自己又无法解决,

  也没有人倾诉,久而久之,

  孩子在抑郁的情绪重越陷越深,

  最后,终于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惨剧,

  而悲剧的源头之一是孩子患上了抑郁症。

  前些天我们发过关于李连杰女儿抑郁的文章

  《李连杰17岁小女儿抑郁症复发:儿童也有抑郁症,爸妈请小心!》

  讲到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留言里有爸妈表示惊讶

  “儿童也会抑郁吗?”

  会。

  “生在这么有钱的家庭也会抑郁?”

  会。

  事实上,抑郁不是成年人的专利,也不是富贵病。

  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问题明显增多,

  而且年龄越来越小。

  这个情况不光存在于我国

  美国民调机构在2007年~2017年间做过调查,

  12岁到18岁的未成年人当中,

  有过重大抑郁问题的比例从8%增加到了13%。

  这意味着在十年中,有严重抑郁症的未成年人增加了120万

  与此同时,5岁到11岁的美国儿童自杀数量增加了1倍。

  在2007年到2015年期间,

  美国的儿科急诊室接待的自杀案例,

  从58万例增加到了110万例,

  其中超过40%都是年龄小于11岁的儿童。

  儿童没有成人的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等,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抑郁?

  儿童抑郁多发的原因

  主要有三点:

  一:是爸妈陪伴的缺失

  看看某学校曾对孩子们做过问卷调查:

  “大人都喜欢干什么?”

  回答大多是:“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

9岁女孩开学前坠楼,耶鲁大学解决「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方案,请收藏!
9岁女孩开学前坠楼,耶鲁大学解决「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方案,请收藏!
9岁女孩开学前坠楼,耶鲁大学解决「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方案,请收藏!
9岁女孩开学前坠楼,耶鲁大学解决「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方案,请收藏!

  有80%以上的学生反映家长平时不喜欢读书,喜欢打麻将、玩手机,家里没有学习氛围。

  二: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现在的手机和社交媒体泛滥。小学生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达到51.1%;初中和高中生网民分别为61.2%和59.2%;

  而未成年人会在网络上遭遇很多不良信息影响

9岁女孩开学前坠楼,耶鲁大学解决「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方案,请收藏!

  由于孩子长时间的流连于虚拟世界,

  造成他们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户外活动和社会互动高度缺乏,

  这就好比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需要食物,

  长时间与屏蔽现实的结果就是

  营养摄入不良,

  孩子的心理,当然会生病,。

  三:社会环境会导致孩子存在消极心态

  最近,研究者对湖北武汉和黄石的178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403人出现了抑郁的症状,占22.6%;

  337人出现了焦虑症状,占18.9%

  这都明显高于前两年研究中的比例,

  因此,调查的结果表明,

  当下,正有越来越多的孩子,

  越来越频繁地处于焦虑和消极情绪之中。

9岁女孩开学前坠楼,耶鲁大学解决「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方案,请收藏!

  换句话说,疫情可能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就像2003年非典期间,

  学生也出现了一些心理状况。

  综上所述,这三个外在原因

  导致孩子产生了抑郁和焦虑的心态,

  而很多爸妈,也并未对孩子的焦虑情绪

  产生足够的就警惕与戒备。

  其实,焦虑症是通往其他心理疾病的“地狱之门”

  儿童期的行为和情绪问题。

  不及时关注,正确引导

  那成年后就很有可能更严重。

  美国国家精神疾病中心的专家曾指出:

  “焦虑相关的症状往往是儿童最早出现的心理问题。

  焦虑症如果处理不好,它就会“呼朋唤友”,把其他心理问题陆续招呼过来。”

  看一下下面这份孩子焦虑情绪的年龄线,

  焦虑情绪原来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4岁时,孩子怕狗、怕黑,这个问题不解决;

  7岁时,孩子就可能出现分离焦虑,

  也就是说,一离开父母就紧张或者恐惧;

  12岁时,就可能发展为社交焦虑。

  所以,对于未成年人心理问题

  必须早发现早干预。

  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呢?

  一般来说,治疗儿童焦虑症,

  接受治疗的对象都是儿童本人。

  美国耶鲁大学的儿童研究中心,

  开发了一个治疗儿童焦虑症的方案,叫做SPACE。

  但SPACE治疗方案,思路却不太一样。

  他们治疗的对象,实际上是家长。

  Space治疗方案认为,

  只有先「治愈」焦虑症孩子的家长们,

  才有可能让孩子康复

  因为研究发现,

  当孩子出现类似于恐慌这样的焦虑症状时,

  家长往往会“妥协适应”,

  什么叫妥协适应?

  它是指

  为了缓解孩子的焦虑症状,

  家长主动做出的行为。

  而事实上,家长作出的妥协适应,

  对孩子有害!

9岁女孩开学前坠楼,耶鲁大学解决「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方案,请收藏!

  比如孩子怕狗,

  家长看到狗时,就带着孩子绕道走;

  孩子怕黑,

  家长会让孩子在大人的床上,跟大人一起睡觉。

  这些都是典型的妥协适应行为。

  这里有一个常见的妥协适应行为清单,你可以对照着看一下,

  作为爸妈,自己有没有这些行为: 

  为孩子解鞋带、系鞋带,直到孩子觉得“鞋带系对了”为止。

  平均每天花30分钟反复检查孩子的作业。

  在家里走动时大声告诉孩子自己在哪儿(我要去厨房了,明明)。

  陪着一个9岁的孩子上厕所,因为他害怕自己去厕所。

  允许一个9岁的孩子陪着自己上厕所,因为孩子害怕单独呆着。

  允许孩子在父母床上睡觉,或者一直陪着孩子直到他睡着。

  总是随身携带塑料袋,因为孩子总害怕自己会吐。

  给一个13岁的孩子切食物,因为他害怕使用刀子。

  拒绝访客,因为孩子特别害羞;

  在餐厅里替孩子跟服务员交流;

  让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叫孩子回答问题。

  给孩子的电话上安装“找到我的朋友”APP,让孩子能追踪父母的位置。

  给孩子准备特殊的食物,因为他不吃其他食物。

  因为孩子不喜欢而购买一辆新车,或者因为孩子害怕/不喜欢而考虑换房子。

  分析一下家长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很好理解,

  一是他们觉得这是为孩子好,

  二是爸妈自己忙,时间不够,

  妥协适应可以尽快解决眼前的问题。

  就像爸妈营有读者留言说的,我们非常赞同

9岁女孩开学前坠楼,耶鲁大学解决「儿童焦虑」和「儿童抑郁」的方案,请收藏!

  《大西洋月刊》关于

  妥协性适应治疗方案的文章里

  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6岁男孩,吃饭只吃火鸡三明治。

  别的食物,一概不吃,一吃就吐。

  爸妈为了让孩子能吃上饭,也是下了血本。

  一家人连出远门都不行,

  因为不知道路上能不能买到火鸡肉。

  有一次,当地超市员工罢工

  孩子爸爸就整晚上开车挨个店铺去买火鸡肉。

  这样的行为恰恰加重了儿童的焦虑症状,

  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练习的机会,

  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

  这就好比说,

  让一个孩子一直都在无菌环境下生活,

  他怎么可能有很强的免疫力呢?

  所以耶鲁大学SPACE治疗项目的主旨,

  就是让这些家长学会帮孩子逐步“脱敏”,

  也就是说,让孩子对可能引起他们焦虑的情景,

  有一定的抵抗力。

  这对夫妻后来就到耶鲁大学寻求帮助。

  教授给的方案,听起来特别简单,

  就是

  一家人每天一起吃饭,

  不要给孩子准备单独的饭菜。

  如果孩子不吃,没关系,那就看着父母吃,

  饭后不要单独给他加餐。

  就这么着,几个月之后,

  这个男孩就能吃火鸡三明治以外的东西了。

  有人会问:这不就是饿着他么?

  但是这个策略的重点,其实不在于让孩子饿着,

  而是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吃饭。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做了两件事:

  第一:管控自己的焦虑。

  因为男孩是早产儿,身体比较弱。

  爸妈一直很担心孩子吃饭问题,

  孩子一不吃饭,他们就焦虑。

  所以,惯着孩子吃火鸡三明治。

  爸妈焦虑的另一重常见的原因就是:

  工作太忙,时间不够。

  比如早上着急上班,但孩子就是不吃饭。

  那就给他吃他爱吃的,快速解决问题;

  再比如晚上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

  孩子又在吃饭的问题上纠缠,

  那你是想花1小时闹别扭呢,

  还是想快点迈过这个坎儿算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

  这对夫妻的做法也是类似的。

  接受治疗之前,他们几乎从不跟孩子一起吃饭

  都是匆忙给孩子喂完饭,安排他去睡觉。

  等孩子睡了,夫妇俩再单独吃晚饭。

  第二:慢下来,通过耐心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妄想瞬间解决。

  爸妈需要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陪他度过自己的不舒适。

  很多时候,爸妈觉得自己都自顾不暇,

  生活里一地鸡毛,孩子在很多事情上给爸妈发难,

  爸妈为了抢时间,就顺着孩子的思路来,

  最后,在最应该带着孩子

  去战胜各种焦虑的时候,

  为了图省事,爸妈直接替孩子代劳,

  其实,那些成长路上必经的坎儿,

  爸妈应该站在孩子左右,陪他们一起经历

  而不是成为一把伞、一棵大树,替孩子遮风挡雨

  有人会问,那爸妈就不用保护孩子了么?

  用的,但这个保护是在孩子经历风雨快摔倒时,

  你去扶一把,而不是希望给孩子造一个永远的晴天,

  必经,永远的晴天,是不存在的。

  你觉得你的孩子会遇到挫折或没完成的事情,

  就奔溃或焦虑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