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香港导演闯荡好莱坞,连星爷都失败,为何只有吴宇森成功?

香港导演闯荡好莱坞,连星爷都失败,为何只有吴宇森成功?
2021年10月24日 00:01 新浪网 作者 前创影视

  基于种种原因,上世纪90年代,一大批香港导演飞往好莱坞试水。

  香港电影因此对好莱坞有了更大的影响,至少许多武术指导是有一席之地的。

  不过在导演位置真正能出头的,至今只有吴宇森一个。

  吴宇森不一定是香港导演中公认最强的那个,如果要比,王家卫,许鞍华,同样具有国际地位,都不会逊色。

  那为什么只有吴宇森一个人在好莱坞取得成功呢?

  天时、人和、决心,缺一不可。

  

  ①决心:背水一战

  众所周知,一部《英雄本色》令到吴宇森、周润发重新振作,并改变了香港电影市场的风向。

  不过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后,制片人徐克变成了大忙人,吴宇森想要继续拍片变得困难。

  足足过了六年,他才导演了六部新片,其中两部还是联合执导,不包括很早之前拍好的《英雄无泪》

  平均一年一部如今看来不算少,但对于那时候的香港电影产业,当红的导演和演员,一年两三部是很基本的。就说王晶,1993年他拍了9部之多。

  而且从《英雄本色2》《喋血双雄》,吴宇森足足等了两年。他不是监制,只能是干等,等徐克和周润发有空。

  这就让吴宇森有些不高兴了。江湖传言中他和徐克的决裂,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再也无法忍受的吴宇森决定离开徐克工作室,自立门户。

  经过开山之作《喋血街头》票房惨败,1991年的《纵横四海》,帮助他出了一口气。

  但吴宇森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瓶颈期,因为拍来拍去都是枪战片。而且他发现自己经营公司压力山大,万一后面再有电影扑街,那是很危险的。

  恰逢好莱坞因为《喋血双雄》的海外推广,主动邀请他去拍戏,前往一个全新环境学习与挑战,成为了他的不二之选。

  他是怎么去的呢?

  直接把香港的房子卖掉,要是失败回来,钱花光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剩下了。

  

  谁都知道好莱坞可不是这么好混的,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多数决定去那边闯荡的,正常人都会给自己留后路。

  吴宇森却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去的,这使得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多大的屈辱,都得逼迫自己拍到有成绩为止。

  经过长达四年时间,三部电影的痛苦磨炼,他才终于在《变脸》中得到一定的控制权,最终拍出了自己的风格,一举晋身成为好莱坞大导演。

  如果给自己留后路,说不定他拍两部觉得不爽,就匆匆离开,没有然后了。

  

  ②人和:张家振神辅助

  前面提到,吴宇森能够被好莱坞主动邀请,主要归功于《喋血双雄》的海外推广。

  只有极少数的经典能在几乎不推广的情况下变成无数人供奉的神作。

  《喋血双雄》在1989年上映,仅仅两年后就引起了好莱坞注意,绝非是偶然事件。

  那是怎么成的呢?

  一切要归功于一个人,他就是张家振。

  

  张家振年轻时到美国纽约学习电影专业,回到香港后,就主要帮助各大电影公司在海外进行各种业务。

  1988年他来到了徐克工作室,成功将多部电影推销到海外。其中就包括《喋血双雄》

  吴宇森后来离开徐克自立门户,由于还是同一金主,张家振还是有帮他的电影进行海外推广。

  本来票房惨败的《喋血街头》,在张家振的努力下,硬是靠着海外的推销把本钱给赚了回来。

  

  吴宇森这下知道张家振的重要性,于是拉拢他一起开设了新里程电影公司。

  两人的合作就此正式展开。

  不光《喋血双雄》风靡好莱坞小圈子,为吴宇森赢得了一大票明星粉丝,得益于张家振,吴宇森前往好莱坞的时候,也是张家振牵的线。

  一个艰难的事实是,吴宇森当时的英语并不好。没有人在他身边协助,很多事是弄不成的。

  有了这么一位好帮手,本来“地利”上的缺陷,得到了“人和”的弥补。

  吴宇森的好莱坞之路,才相对来说比较平坦一些。

  

  ③天时:风格恰好与市场合适

  放手一搏的绝不只有吴宇森一个,张家振也应该不是只帮助了他。

  那么最后一点,就决定了吴宇森为什么是唯一。

  首先他有着非常强烈的导演风格,如果没有风格特色,他不会有那么多的忠实铁粉。

  估计也得不到山姆·雷米和昆汀这些业界大咖的帮助。

  像陈嘉上,唐季礼这些,缺乏个人风格,别说国外了,国内就算听说过他们的,也大都不知道他们去过好莱坞。

  有个人风格的,最为出名的周星驰。

  他和好莱坞的合作非常不愉快,原因就是好莱坞的人不认为他的特点适合北美市场,双方意见不合,一拍两散。

  成功拍出作品的,陈可辛。

  受到斯皮尔伯格邀请,他拍了一部《情书》,1999年上映。

  斯皮尔伯格估计没怎么干涉,电影看起来很像港片,可是那时候北美市场对这种爱情文艺片很不友好,票房失利后,陈可辛就打道回府,继续筹建自己的电影公司去了。

  

  监狱片奠基者林岭东,拍过《复制人》《地狱醒龙》两部动作片,都是吴宇森的粉丝尚格·云顿主演。

  如果这两部放在90年代中期,或许会更合适。可是上映的时候已经是21世纪初,强特效电影崛起,林岭东的监狱动作特色变得过时,无奈是铩羽而归。

  

  吴宇森擅长的枪战动作题材,在90年代初期的好莱坞,确实非常热门。

  像史蒂文·西格尔,施瓦辛格,尚格·云顿等动作片大咖,都是在这个时期前后崛起的。

  拥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吴宇森,恰好能够为泛滥的动作类型片带来不同的味道,这是好莱坞制片厂所需要的。

  所以,不只是一家大厂邀请吴宇森,而是多家。

  有了这样的“天时”,就算因为英语不好不小心错过了福斯给到的黄金机会,也无法阻挡他进军好莱坞的大势所趋。

  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为什么吴宇森在拍完《变脸》之后就混不下去了呢?

  因为市场变了。

  他的拿手好戏不好使了,失去了时势,再厉害的英雄也难免会败走麦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