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贷款腐败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监管部门应从严监管惩治腐败

贷款腐败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监管部门应从严监管惩治腐败
2019年08月09日 08:55 新浪网 作者 莫开伟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曾经,全国政协委员刘卫昌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时表示,国外银行都是围绕企业转,为企业服务,而我国一些银行是“大老爷”式的。中小微企业要想贷款,必须“求爷爷告奶奶”,请吃喝,给回扣。即使这样,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还贷不出款来,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

  相信刘委员讲述的这种现象,很多人尤其是贷款经历者会感同身受。其实,中小微企业贷款时请银行相关人员吃喝、送礼、给回扣,已成金融行业多年来公开的“秘密”。尽管各家银行总行对下属工作人员放贷中的这种腐败行为心恶痛绝,不断制定和推出各种制度防范屏障,也进行了无数殊死搏斗,但在整体社会风气没有根本好转情况下,银行工作人员贷款时接受贷款户请吃、收受礼品礼金等现象依然难以销声匿迹,近年不断暴露和被查处的金融系统高管腐败案件,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与贷款收受贿赂有关,这足以显示出,银行系统反腐任重道远,永远没有休止符。

  贷款腐败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监管部门应从严监管惩治腐败

  我们不可小觑贷款“腐败成本”,它可是中小微企业贷款一笔不小的额外财务成本,甚至这种成本呈上升趋势。就目前而言,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经营利润微薄,贷款利率尽管中央政府采取不断降准等措施,使整个社会融资成本有所降低,但加上各种服务中间收费,仍占据了中小微企业经营利润的大头,社会亦有企业是在为银行打工的调侃,这表明企业贷款成本本身不低了。另一方面,在贷款成本不低的基础上,再让企业为获得贷款除奉送请客送礼给回扣之支出,加上一些企业这类支出并不比贷款利息低,企业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言,只是出于为生存下去而无奈地贷款。显然,贷款腐败成本成了套在企业脖子上的又一致命绳索,不少企业就是被这种成本逼死的,更有不少企业是被腐败成本逼向民间借高利贷和关门跑路的,腐败成本对中小微企业之祸害显而易见。

  贷款腐败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监管部门应从严监管惩治腐败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成了顽疾的根本症结正在于:因为腐败成本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地下”财务成本,中小微企业焉能降低融资成本?因为不少中小企业承担不了或不愿支出“腐败成本”,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怎能改善?所以,贷款腐败成了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拦路虎”和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索命鬼”。在社会资金“卖方市场”环境里,中小微企业缺乏足够话语权,靠自身的能量是不可能抗争、也无法抗争的。

  说到这里便明白,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中央政府除了不断制定和推出优惠金融政策之外,还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加大对银行贷款利率之外一切收费及“腐败行为”的监督上来,净化金融环境,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减轻额外负担。这正如刘委员所说的,中央政府应开展专项督查整治活动,不仅要检查金融机构,还要到县以下企业进行抽查、暗访,把文件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拉出清单,建立台账,跟踪问效,限期整改,追究责任,促使银行机构全面落实。

  贷款腐败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监管部门应从严监管惩治腐败

  同时,除督促银行自身加大对贷款腐败行为查处力度之外,还应对银行信贷人员建立社会立体监督体系,设立举报电话,纠正过去违规违法行为由银行内部系统查处机制,推行违规违法行为“条块”相结合查处方式,加大违法成本,增强违法震慑力。此外,笔者还赞同刘委员观点,从根本消除现有银行“大老爷”作派,还须大力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特色的中小金融机构如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融资性担保公司、创投机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等金融机构,尤其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银行,在基层合理布局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对于民间融资、民间借贷宜疏不宜堵,将起引向正规轨道,形成多样化金融机构和齐全化金融服务产品,破除现有银行“垄断经营”优越感,从根本上破除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