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还是对前总统杜特尔特出重手了。据凤凰卫视报道,3月11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从香港返回马尼拉,在国际机场遭警方拘捕。视频显示,杜特尔特被捕后遭大批人员带走。杜特尔特早前前往香港,为5月的选举进行拉票。总统办公室表示,杜特尔特抵达机场后,检察总长向他出示逮捕令,并将其拘捕,目前杜特尔特的身体状况良好。
此前,菲律宾总统府确认,国际刑警组织马尼拉分局已收到国际刑事法院 (ICC) 对杜特尔特的逮捕令。而实际上,菲律宾已于2019年正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据此前报道,杜特尔特因其任期内的“血腥毒品战争”遭国际刑事法院(ICC)以涉嫌“反人类罪”名义展开调查。菲警方称,有6000多名涉毒嫌疑人被杀,但非政府组织声称死亡人数是该数字两倍。
据悉,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日前访问香港,并做公开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已做好可能被逮捕的准备,并否认了国际刑事法院对他的指控。3月11日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这是一个重要的突发事件,中方注意到有关消息,并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我愿重申,中国一贯主张国际刑事法院应严格遵循补充性管辖原则,依法审慎行使职权,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
这场由小马科斯主导的抓捕行动,不仅标志着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的公开决裂,更折射出菲律宾政治生态的深层矛盾、国际势力的角力,以及国家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杜特尔特与小马科斯的关系曾被视为“政治联盟的典范”。2016年,杜特尔特凭借“铁腕禁毒”政策赢得大选,而小马科斯则在其支持下于2022年当选总统。但随着菲律宾中期选举临近,双方因权力分配和利益冲突迅速走向对立。马科斯家族试图通过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而杜特尔特家族则力推其女莎拉(现任副总统)为2028年大选铺路,矛盾难以调和。
此次逮捕的导火索是国际刑事法院(ICC)对杜特尔特“禁毒战争”中涉嫌“反人类罪”的指控。尽管菲律宾已于2019年退出《罗马规约》,但马科斯政府选择配合ICC行动,动员7000名警力在全国布控,最终在马尼拉机场将杜特尔特逮捕。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国际法与国内主权的冲突,实则暗含马科斯家族借外部势力打压政敌的政治算计。通过将杜特尔特推上国际法庭,马科斯既能削弱其家族影响力,又能向西方展示“法治形象”,巩固自身地位。
我们需要看到,杜特尔特被捕事件背后,国际势力的干预不容忽视。美国与中国的战略博弈,成为菲律宾内政的重要变量。杜特尔特任内推行对华友好政策,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务实态度,甚至搁置争议推动合作,这与其继任者小马科斯的亲美路线形成鲜明对比。马科斯上台后,不仅扩大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部署,还允许美国在吕宋岛部署中程导弹,直接威胁南海与台海局势。
此次ICC的介入,被部分分析视为美国间接施压的结果。美国通过支持马科斯政府打压亲华派,试图重塑菲律宾的地缘政治立场。而杜特尔特选择在香港这一中国特别行政区举行拉票活动,也被解读为寻求中方支持的政治信号。然而,中国在事件中保持了克制态度,未公开介入,凸显其“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但也暗示未来可能通过经济或外交手段影响菲律宾政局。
菲律宾政治的本质是门阀家族的权力游戏。杜特尔特家族在南部达沃市深耕数十年,拥有庞大的地方支持网络和私人武装力量。即便杜特尔特被捕,其家族仍可通过煽动民众抗议、动员地方势力反扑,甚至以“政治迫害”之名争取同情。杜特尔特在机场被捕时直言“那你们就得杀了我”,正是试图将自己塑造成“殉道者”,激发支持者的愤怒。
马科斯政府的风险在于,逮捕行动可能适得其反。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虽受国际社会批评,但在菲国内却广受底层民众认可。民调显示,其女莎拉的支持率高达29%,远超马科斯阵营。若马科斯无法在法律程序上彻底击垮杜特尔特家族,反而可能激发更大规模的抗议,甚至重演1986年马科斯家族因阿基诺遇刺而倒台的历史。
杜特尔特被捕仅是序幕,菲律宾政局将进入更复杂的博弈阶段:一是法律战的僵局:菲律宾已退出ICC,ICC的逮捕令在菲缺乏法理基础。杜特尔特的法律团队可借此质疑程序合法性,拖延审判进程。同时,菲国内司法系统是否配合ICC仍存变数,马科斯可能面临“司法主权”与“国际压力”的两难。
二是中期选举的决战:5月的中期选举将成为两大家族角力的关键战场。杜特尔特家族正全力争夺达沃市地方职位,若莎拉能借“悲情牌”赢得更多席位,可能逆转局势。马科斯则需确保执政联盟在国会的主导权,以推动修宪等议程。
三是暴力冲突的隐忧:杜特尔特家族被逼至墙角后,可能采取极端手段。其支持者已在机场集会抗议,若矛盾激化,不排除爆发武装冲突或暗杀事件。马科斯将杜特尔特关押在空军基地而非普通监狱,也暴露了对安全问题的担忧。
总之,菲律宾的家族政治传统、殖民历史遗留的精英统治,以及外部势力的干预,共同构成了其政治的“宿命循环”。杜特尔特与小马科斯的斗争,既是个人权力的争夺,也是国家发展路线的选择:是继续依附美国,还是探索独立自主的平衡外交?是容忍强人政治,还是迈向制度化的民主?
这场博弈的结局或将决定菲律宾能否跳出“政治复仇”的恶性循环。如果马科斯无法妥善处理杜特尔特问题,不仅可能重蹈家族流亡的覆辙,更将加剧国家分裂;而杜特尔特家族的命运,则取决于其能否将“悲情”转化为持久的政治动员力。无论如何,菲律宾的这场权力地震,已为东南亚地缘政治投下一枚深水炸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