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2020年03月26日 19:02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摄影报

  吴 强

  一位坚持拍摄了38年北京城的女摄影师。她1988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89年调入北京东城区新闻中心从事摄影工作,并担任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东城记者站摄影记者,曾先后出版《学摄影》《吴强摄影集》等。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吴强在胡同生活、成长和工作,对胡同环境十分熟悉与亲切。2019年,她的“昔日朝阳门南小街”摄影展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开展,从数以万张老照片中精选而出的这些胡同条街影像,再现了北京东城区30年来的发展变迁。同年,她的《女摄影师镜头中的背粪工》入选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长期关注单元,那些看似平淡的照片,张张映刻着时代的印记。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镜头中的背粪工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春节前,在来本报编辑部的那天早上,吴强刚刚从北京火车站拍摄春运途中偶遇的一位寻子的妇人,古道热肠的她来不及坐定,便匆匆将新闻图片发表到头条号上以期通过照片的传播帮助他人。当听记者提到微博流量大时,她又立刻学着注册了微博@女摄影师吴强,希望能尽绵薄之力。在与本报记者唐瑜的对话中,认真且低调的吴强回顾过往,谈起她对摄影始终保持着的热情。

  唐瑜:您从事摄影工作已有30余年,回顾当初,您是如何入行的?

  吴强:我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母亲是医生,舅舅是中医。我17岁时学过一段时间中医,做些抄写药方的简单工作。1971年,我被分配到了北京双叶毛衣衬衫厂,此后做过烫工、车工,还做了13年的制衣工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北戴河遇到了当时在工人日报做记者的小学同学。他说,“你不能这一辈子当工人吧?不如学摄影。”正好我父亲特别喜欢摄影,家里有相机,我便开始学了起来。那时候用的是海鸥4A双镜头相机,120底片。我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82年的秋天,去香山赏红叶的途中随手拍了部队官兵维持秩序的场景。当天向北京晚报摄影部投了稿,没想到第二天就发表了,这极大地鼓舞了我。在接下来的六七年间,我除了拍摄北京胡同外,基本上都在拍风光,黄山、长城、坝上草原都是我镜头里的常客。

  1986年,我参加了全国统一成人教育考试,考上了中国记协职工新闻学院。毕业后,北京市东城区成立了新闻中心,由于我平时经常提供图片素材给东城区有关部门,于是我就正式调入了东城区新闻中心工作。直到2007年退休,我都坚守在基层一线的摄影岗位上。同时,我也是北京日报特约摄影师、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唐瑜:将摄影作为职业之后,您主要的拍摄点是什么?

  吴强:在新闻中心工作时,我主要的任务是拍摄资料片,紧跟着区委区政府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其次是拍摄留存本区的实景影像资料,还有就是向各家媒体提供本区宣传素材。当时,负责摄影工作的只有我一个人,每次拍摄完冲胶卷、洗照片、放照片的工作全靠自己。之所以自己冲洗是因为到照相馆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保证立等可取,但是新闻稿需要时效性。所以,我索性自己去买冲洗胶卷的药,用蒸馏水配药,像D76显影液、定影液等,拿显影罐把胶卷导进去。时间紧的话,胶卷经常是用吹风机吹干的,吹干后赶紧放到放大机底下,挑出几张来放。那边定影液定着影,这边就开始写文字,写完等图片吹干了,就把写好的信纸夹着照片搁在信封里,骑着自行车去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挨家送稿。这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既紧张又需要心细,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唐瑜:您摄影起步比较早,1988年就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您之前参与过全国影展的投稿吗?

  吴强: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后,我也是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前身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的第一期学员,在那里进行过为期一年的学习,值得骄傲的是,我当时曾作为学员代表在开学、毕业典礼上发言。后来,《大众摄影》杂志还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给我们这期学员办过一个展览。而我的摄影“专题”概念启蒙则来自《中国摄影》杂志,当时的杂志编辑偶然在《大众摄影》杂志举办的展览上看到我的作品,约稿发了两三页。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积累照片,心里扎下了拍专题并编辑图片的意识。

  去年,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第27届全国影展新增了“长期关注单元”。这一下子吊起了我的“胃口”,也是我第一次参与全国影展的投稿,投稿作品就是“背粪工”这个专题。

  唐瑜:“背粪工”这样一个极易被忽视的群体,您拍摄了很长时间。作为一个女摄影师,怎么会想到要去关注这样一个选题呢?

  吴强:北京东城区胡同比较多,又细又长,曲里拐弯。过去还存在着死坑,也叫旱坑,不能拿水冲,需要靠人力挖粪。于是,也就有了背粪班。我从东城区政府得到消息,将划拨资金进行公共厕所改造,要把背粪工这一群体解脱出来。我当时就想,如果能把这个即将消失的工种用影像留住,该是多么珍贵啊!我忘记了女同志的娇弱,背起相机,开始常年跟着他们坐在一辆背粪车上,一处一处地跟拍。想要拍出好照片,就要跟被摄者融为一体,不怕脏、不怕臭,记得我有一张照片的标题是《不把破旧的公共厕所带入21世纪》。1999年底,北京结束了人工背粪的历史。

  另外,我之所以关注到这一群体,也是因为工作时认识了樊宝发。他是我们东城区的背粪工,也是继时传祥之后第二个全国劳动模范。我清楚地知道背粪工背后的故事,他们是时代的劳模,当年选择“背粪工”这一职业,虽然工作时脏点、累点,但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照顾了全家人。时代更迭,那些消失不见的每一段记忆、每一幅面孔都值得珍藏。

  唐瑜:第27届全国影展新增“长期关注单元”,一组照片就是一个故事,这就要求摄影人深入基层、耐住寂寞、长年坚守。您手里的影像资料非常丰富、涉及广泛,图片编辑过程应该很繁琐吧?

  吴强:我拿起相机做专职摄影工作是在1983年,我长期拍摄并直到现在还在坚持的还有“社区居委会”这个专题。从上世纪80年代居委会大妈们“站岗”,到如今工作人员逐渐年轻化、知识化,这一发展过程的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尤其在今年春节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北京市战斗在防控一线的许多人是社区工作者。从情感上说,我喜欢走访街道,喜欢关注社区居委会,整个“居委会”的概念历史转化,也是我多年跟踪拍摄的重点。

  去年9月20日,由朝阳门街道工委办事处主办的“昔日朝阳门南小街”摄影展在北京东城史家胡同博物馆展出。该展览展出的照片是我拍摄于2001到2002年之间的作品,当时正值朝阳门南小街即将被改造。展览中,我用300多幅彩色负片连接成20公分高、30米的两个长卷,再现了这条小街东西两侧商贾店铺的原貌。可以说,这些照片都是我一步步走出来的,拍摄时我就有过精准测算,这也为后期接片奠定了基础。

  我确实连续拍摄过很多题材,经过整理编辑或可形成专题。从胶片时期过来的专业摄影人,在打理底片方面大概是需要费些工夫的。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一有时间就去整理过去的胶片,一份编号存入信封,一份编号翻拍存入电脑。信封和电脑的编号是一样的,这样便于分类整理。

  唐瑜:您认为一个职业摄影人需要哪些素养?

  吴强:我觉得自己谈不上是个职业摄影人,只是一个“通讯员”。如果摄影是事业,而非普通爱好,就一定要沉得下心。我喜欢人文纪实类的作品,欣赏的摄影家有王文澜、邓维、贺延光、解海龙、黄一鸣、康泰森、张兆增等。在我看来,好的纪实摄影作品一定要能表现出时代精神、时代烙印。在我拍摄北京东城的这几十年间,我特别喜欢关注东城区的社区居委会、胡同里的人和事,包括东城区大面积的拆迁、整治,都是我的拍摄对象。多年的拍摄经历让我明白,作品的故事性尚在其次,首当其冲是作品要有深度,这也就需要摄影人平常多留心身边人和事、多学习知识、多关注生活,提高文化修养,让摄影作品留得住我们今天正发生着的这些真实故事。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0年·第14期·2版

  摄影:吴强

  采写:唐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