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与中国摄影报 | 付党生:中国摄影报滋养我一路走来

我与中国摄影报 | 付党生:中国摄影报滋养我一路走来
2022年01月11日 17:00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摄影报

  创办于1987年的本报,始终以影像为媒介,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内容,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其他领域专业学者等关注摄影。他们从这里走出,成为知名理论家、评论家、摄影家和各界成功人士,或通过阅读和互动开拓视角,改变观念,取得摄影的长足进步。今年恰逢本报创刊35周年,在新年第一期这样一个特别时刻,本报推出“我与中国摄影报”专题,邀请更多业界人士讲述与本报的历史渊源和不解之缘,鼓励本报同仁继续前进,以期业界更多关注支持。

  中国摄影报滋养我一路走来

  付党生

  付党生,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

  2018年9月,因为工作变动,我离开了相伴20多年的中国摄影报社。说是离开,其实也从未远离。一是现在的工作单位,就在报社的楼上;二是在如今狭小的办公室里,一个角落,静静地“矗立”着中国摄影报从1987年创刊到2017年30年间的报纸,有1米多高。这两个因素,都是可以用物理距离丈量的。但有些深藏内心的情感却永远不可丈量,它会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一份收藏

  记得2018年年初的一天,一大早儿我就到位于北京东四十二条的中国摄影报社上班。从家出发,步行加乘坐地铁,50分钟的路程在北京并不算太远。到办公室与同事们聊几句,坐下来后便开始了忙碌的采编工作,这一天,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寻常。只是,无意间,图片编辑桌面上的一本自制的画册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方学鑫摄影作品集》。在报社工作,我们打过交道的作者、摄影人太多了,“方学鑫”这个名字印象颇深。在1998年,我入职报社不久,报社就派我去武汉采访过他。彼时的武汉热浪滚滚,方学鑫的个人摄影作品展也正办得如火如荼。他是一名普通工人,他的摄影也总是平视眼前的世界,真实地记录着身边普通的人、普通的事。不少报刊都多次刊登过他的作品,而中国摄影报最为他所看重。影展开幕式结束后,他邀请我到家里坐坐。他家并不宽敞,阳台上、床底下,堆放着中国摄影报和其他的摄影报刊,占去了几乎一半的空间。那堆旧报纸留给我的,一如美食在胃窦的记忆。

  这本《方学鑫摄影作品集》(其实也是他的投稿),又让我与20年前的采访对象方学鑫建立了联系。电话里,他还是那样热情,言语还是那样朴实。回忆往事的时候,他告诉我,因为乔迁新居,家里堆积如山的旧报已不能为家人所“容忍”。他询问我是否有兴趣存放这些报纸。我欣然应允,因为这些报纸里有我20年的工作记忆。

  于是,我有了30年的比较齐全的中国摄影报。我找印刷厂做了专业的线装,用了上好的牛皮纸封面,这些旧报纸像图书一样,有了模样。我想,北方干燥的气候更有利于保存吧。

  这些报纸收藏成了我现在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的宝贵资料,偶尔,也会有同事或摄影家们找我帮忙查找曾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或作品,我也乐得分享。这是我的报纸,也是大家的报纸。

  一份福利

  我从1993年起,就是中国摄影报的忠实读者。如今我在家里还珍藏着当年参加报纸摄影“月赛”的获奖证书,珍藏着一些刊有自己摄影作品的已经发黄的样报。我和很多同事一样,都是因为喜欢摄影才投身到报社工作中去。大家可能想当然地认为,在摄影报的工作当然是摄影啦。其实不是,采编人员相当程度上需要放下自己的爱好,变成“业余”摄影,因为大多数精力还是要放在采访编辑或者其他业务上,我们要为读者的摄影服务。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由于负责技术版编辑工作,在2000年前后,我有了更多机会试用各种数码照相机、打印机。那时数码技术刚刚普及,很多人还没机会使用。在测试、试用新设备的同时,我也顺便记录下了那时身边的故事。

  在我自己开始尝试拍摄创作中,最具年代感的当是2006年前后拍摄的“百名摄影家肖像”。我的作品并不出色,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与摄影家们的交流,却是额外的收获,他们会用自己的肖像拍摄经验评判着我、指引着我。拍摄上海摄影家张善夫、刘建新时,他们让我使用他们的高端数码相机,包括哈苏数码后背,我初次感受到高画质的魅力;拍摄广东摄影家李楚益、谢墨时,他们教给我使用影室设备;拍摄北京摄影家于云天、李少白时,他们告诉我狭窄的家庭环境下如何用光。如今,一些我曾拍摄过的老摄影家已经离世,但我依旧能从肖像中,回忆起与他们的交流往事,念想着他们对我的帮助指导。

  于我而言,在中国摄影报从事采编工作之外,摄影创作上的收获完全是一份额外的“福利”。

  一份滋养

  从高中毕业上军校起,我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可是到报社工作后,我便很少再记了,因为我的工作会以另外一种方式留存在报纸上。

  一些老读者或许还记得2000年前后,中国摄影报技术版上曾经做过的不少专栏,有回答读者问题的“直通车”,有以反面事例说摄影的“摄影失误大家谈”,有短小精悍的“一图百字话技法”,等等。作为当时的版面编辑,我与同事们努力经营着这份报纸,力图为大家提供高质量的版面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领导给予过我们指导,许多读者给予过建议,我也不能忘记那些给予诸多支持的作者们。2020年中国摄影艺术节的活动现场,业已斩获中国摄影金像奖的邵大浪与我碰面,深情地回忆起了2000年前后为中国摄影报写作黑白摄影专栏的往事。我想,很多摄影人的成长背后,都多多少少受到了中国摄影报的影响。

  报纸的创始者们,一茬又一茬的同事们,接力奋斗,使报纸与时俱进、常编常新。再加上融和发展的新媒体,让报纸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我有幸服务中国摄影报二十载,无论工作怎样变化,我都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是摄影人的服务者,我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我有幸出生于7月1日,我的名字就叫“党生”,名字里寄托着父母对党的信仰,也饱含着他们在世时的期待。

  如今报纸的年轻同事们,他们都才华横溢,思维开阔,有能力承担起摄影媒体的社会责任。我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摄影报一定会再铸辉煌!

  付党生摄影作品

  安哥,2006年

  程默,2006年

  陈长芬,2006年

  陈娟美,2006年

  冯建国,2006年

  韩学章,2006年

  贺延光,2006年

  李楚益,2006年

  李少白,2006年

  李晓斌,2006年

  刘世昭,2006年

  吕相友,2006年

  梅生,2006年

  王文澜,2006年

  张善夫,2006年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2年·第1期·2版

  作者付党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