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高中生宿舍卖油饼被勒令退学?面对学生犯错,请慎用“以儆效尤”

高中生宿舍卖油饼被勒令退学?面对学生犯错,请慎用“以儆效尤”
2022年12月01日 18:12 新浪网 作者 姬鹏

  

  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因为在宿舍卖油饼被勒令退学的事情引发舆论关注。当然事情能传开,主要归功于这份“以儆效尤”式的处分决定,具体内容是:“该学生置学校三令五申的防疫要求于不顾,其行为对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严明校纪,11月29日下午,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给予该学生勒令退学的处分。学校已针对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儆效尤。”

  不过有必要说明的是,根据报道中的说法,当事学生从女生公寓楼后隔墙收取家长递送的油饼、然后在宿舍推销,是发生在11月29日中午。就此而言,显然学校的动作还是很快的,可以说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一定程度上,学生在宿舍卖油饼,就算不是疫情期间,其实也不是什么值得提倡行为。尤其对于散装食品,如果导致校内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确实也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学校强调学生的行为是“置学校三令五申的防疫要求于不顾”和“对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这种道理讲的是最大程度的坏结果,而不是一定会发生的坏结果。如此之下,“为严明校纪”就“研究决定”给予该学生勒令退学的处分,并且还针对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显然有些“大惊小怪”了。不过经媒体求证,目前学校已经撤销了上述处分,当事学生已经正常上课。

  虽然不清楚这个相对不坏的结果是不是跟“舆论围观”有关系,但是这样“反复”的事情,却很值得深思。前面我们就谈到“学生在宿舍卖油饼”不值得提倡,其实是基于原则性而言的,至于会不会导致食物中毒的情况,其实概率也是很小的。

  之所以要掰扯这个问题,并不是支持学生在宿舍卖东西,而是作为学校在评估学生卖油饼的后果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当然这里面加上防疫的要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可即便如此,还是要基于后果进行评估,而不是用“以儆效尤”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

  在这个事情上,有两种声音值得玩味:其一、认为学校之所以“动作迅速”、“处分严厉”,应该是“卖油饼的学生动了食堂的奶酪”触发的雷霆行为;其二、要是家里真的有钱,谁没事跑学校卖油饼,学校领导真是吃多了撑得。毫不夸张地说,这两种声音都比较先入为主。

  就“其一”来讲,属于对学校和食堂关系的肆意想象,它已经完全脱离具体的事实,而是根据过往的乱象进行的想象建构。因为客观来讲,就凭家长给学生隔墙递送的几袋油饼,是动不了学校食堂的奶酪的,所以这种声音显然是在哗众取宠。

  至于“其二”,其实属于前提合理和行为合理的错位。作为学生来讲,家里有没有钱跟学校让不让卖东西,这还真不存在情理逻辑。也就是说,不能因为学校在处置学生犯错上有些失当,就把道德绑架的大旗也立起来了。说到底,一码归一码,不能混为一谈的去处理。

  与此同时,作为学校来讲,在面对可控的学生犯错时,应该是批评教育为主,也就是“打捞”为先,“处分”为辅。甚至就算要“处分”,也请慎用“以儆效尤”,因为“处分”但凡上升到“以儆效尤”的层面,就说明被处分者会承担“警醒”更多人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如果处分方的尺度稍有偏颇,就容易造成处分适当的后果。

  另外考虑到这是一名高三学生,学校也要尽可能地基于“以人为本”去处理问题,而不是出现问题后,为了方便管理,完全不顾学生的前途命运。说实话,在即将高考这个节骨眼上,如果当事高三学生被勒令退学,无论怎样,都会影响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

  所以说回“高中生宿舍卖油饼被勒令退学”这件事情,既然当事高三学生只是违反校纪,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那么学校方面还请慎用“以儆效尤”这种“以管带治”的处分方式。毕竟学校不同于社会,能温和处理就温和处理,而不是基于学生犯错,动辄就竖起令箭,让鸡毛都有些感觉不够用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内蒙古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