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大号废了,小号重开?拉倒吧,一个孩子养不好还能养好第二个?

大号废了,小号重开?拉倒吧,一个孩子养不好还能养好第二个?
2023年12月09日 22:31 新浪网 作者 沫沫的静好岁月

  

  今天,一位妈妈有些心灰意冷的找我聊天。

  前段时间,她曾经非常“得瑟”的在我们群里说:自己发现了,自家的小儿子就是来“报恩”的,哪哪儿都好,比起把自己气的半死的老大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使的存在。所以,建议大家都要两个娃,至少,老大不好,可以再培养老二,把养育老大的遗憾弥补了,还可以把养老大时候的成功经验完全拷贝。太棒了,有木有?

  当时群里好多妈妈很是认同这个观点。

  我在忙,就简单的回复了一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我们把老二看作是老大的重开和弥补,一定会受到“反噬”的。

  

  这位妈妈平日里和我交流的很多,对我也颇有相见恨晚、一见如故的感觉。所以,我这样直截了当的回复,她倒没有过多的介意。

  倒是群里另一位不太熟悉的妈妈一直在辩论强调:老二在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方面,都要比老大有优势,所以老二的“天使”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不容置疑。

  我也没有过多的言语,每个孩子不一样,每个家庭也不一样,每个人的经历阅历同样不一样,我们又何必非要把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别人身上呢?何况,自己的观点也并非绝对和权威啊!大家都为人母,相逢是缘,惜缘即可。

  

  今天,这位妈妈找我,是因为她无意中看到自己总是引以为傲的小儿子的另一面:

  今天周末,两个孩子在家,她有事儿出去了一趟。过了一会儿她觉得自己身体有些不舒服,就先回家直接进了卧室,想着先休息一会儿看看情况。

  回家的时候,两个儿子都在自己的卧室里写作业,所以她也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回了自己卧室。一会儿,两个孩子大约是写完作业了,打打闹闹的相继来到客厅。

  大概是两个人在分昨天买的橙子,一共5个,老大说一人两个,多余的一个给妈妈。小儿子说,自己要3个,哥哥吃2个,因为昨天自己把自己的那份儿分给妈妈啦,所以今天必须要多吃。老大反讽他,你口口声声说最爱妈妈,实际上就是自私。

  

  她的小儿子忽然提高声音,对着自己的哥哥嗷嗷大叫,出口成脏的一气呵成之势,竟然让总是顶撞自己的老大哑口无言。中间小儿子还嚷嚷说:“我也不怕你告诉妈妈,你看她会相信谁?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喜欢谁!”其中那副言语中的得意之态,即便是没有看见,这位妈妈也感同身受。

  这是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状态,也是让这位妈妈始料不及的状态。

  顿时让这位妈妈非常崩溃,想到昨天小儿子一副万分贴心的样子,把橙子塞进自己嘴里的样子,一时竟然不知道哪个才是小儿子的真面目了。

  

  其实,群里的那位妈妈说,小儿子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一点儿都不假。但这三种情况的出现,都是一把双刃剑。父母智慧看待,就可以趋利驱弊,反之亦然。

  

天时是什么?

  天时最大的彰显在于,在正确的时间,有了正确的决定和选择。有些家长正苦恼于大孩子已经不受控制,或者沉浸在自己对孩子的成长内心有愧的时候,小孩子的出现,就会增强父母的爱心泛滥,总想要把在大孩子身上的遗憾弥补,同时想当然的认为,养育大孩子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教训,完全可以趋利驱弊。

  这个所谓的“经验教训”,往往只是针对大孩子而产生的,并非可以完全拷贝到小孩子身上。小孩子依旧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不是老大的回炉重塑。

  

  

地利又是什么?

  地利在于占据有利的地势环境条件。小孩子的出现,往往在父母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经济储备的基础上,甚至有些是大龄孕育或老来得子的感受,这是所产生的地利,就会无形中偏向在小孩子这里。

  大孩子只是看到了父母对小孩子的百般呵护,却无法感同身受。因为自己对于曾经得到如此呵护的样子,是完全没有印象的,所以他只能看到他看到的。内心的委屈由此而生,却往往被各种生活的琐碎所掩盖。

  小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忧无虑的成长着,虽然会有来自老大的碾压,但在父母的爱面前,完全可以忽略。因为笃定,所以无所畏惧。

  此情此景,在很多非独生子女家庭比比皆是,只是掩盖在一派祥和之下,被父母所忽略,被大孩子所隐瞒,被小孩子所利用而已!

  

  

何谓人和?

  对于家庭来讲,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间相互扶持、互相信任、互敬互爱的分为就是人和。但,“人和”却往往是为人父母最难以维持的地方。

  有些家长为了彰显公平,就会把家里的吃穿用度购置的一模一样,大孩子有什么,小孩子就添置什么;小孩子要什么,也会等价给大孩子准备一份。

  这就是公平吗?

  不,在孩子心中绝非如此!孩子都是带着足够的天然灵气来到父母身边的,甚至在10岁之前,都是在时时刻刻“研究父母”的,也就是说以父母为中心的。父母虽然给予了孩子一样的物质,但是言谈举止间,是否公允,在孩子心中有个非常清晰的自我认知。她们更善于捕捉父母举手投足间的细节反应。

  五个指头还不一样长,何况父母对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孩子呢?不要急于反驳,扪心自问,你对家里的两个孩子,真的是一视同仁的吗?或者,你的潜意识,是否在“出卖”你想要营造的一视同仁的表象?而对于孩子来讲,他一旦感受到父母的“装模作样”,内心的崩溃是巨大的。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

  唯有用心而已!本篇不多赘述,下次再叙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河南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