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制造再次亮相世界杯!拿下世界第二的海信,为何引发热议?

中国制造再次亮相世界杯!拿下世界第二的海信,为何引发热议?
2022年12月04日 12:11 新浪网 作者 KING渺渺望水

  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是绿茵赛场上的狂欢,2022卡塔尔世界杯让很多中国球迷不必太熬夜,比赛已经进入淘汰赛,16个强队已经出现,巴西、阿根廷、葡萄牙、法国等等,有大家喜欢的球队吗?截至到现在(2022年12月4日5时),荷兰队和阿根廷队也开始陆续挺进8强,更精彩的比赛还在继续。

  

  在开塔尔世界杯上,看到不少中国的影子,比如球馆设计、移动小屋、纪念球衣纪念品等等,可见中国制造的强大已经走向全世界。

  

  在不少重大体育赛事的球场上都看到了海信的身影,这个中国品牌从国内走向世界已经成功了,2016年的欧洲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2020年欧洲杯海信的陪伴大家都能看到,此次2022卡塔尔世界杯依然看到海信赞助的身份出现,这也说明卡塔尔、球迷等对海信的信任。一开始球场上奔跑的除了球员和裁判之外,还看到移动的围栏广告牌,当初“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标语很多人看到了,中国汉字配上海信英文名称Hisense,很难不让国内外伙伴和记住,毕竟这个品牌的出现不是一次两次了。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很多人觉得有些过度,但海信在电视领域做出的努力和成果是大家公认的。据奥维睿沃统计的2022年1~10月全球电视监测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海信电视出货量达1960万台,同比增长18%,跃居世界第二。在国内市场,海信电视1-10月出货量市场占有率为23.31%,出货额市场占有率为25.19%,出货量和出货额均为国内市场第一,这个成绩真的是相当不错啊!而且在大尺寸电视上,海信市场占有率确实高,关键是品牌和技术的渗透带来直观的表现。

  

  算得上是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电视,网友评价:电视不好还看个球啊,电视好还真能看个球,球的运动轨迹很清晰,没有拖影,颜色很正。海信75英寸以上的电视线上线下关注的人特别多,他们不拼性价比而是带来实际的技术,在屏幕、色彩、画面、声音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很多国内响当当的企业也会走向世界,海信迈入国际的步伐较早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6年进入多元拓展期后,海信的海外布局开始加速。海外收入占比从2016 年的34%,提升至2021年50%。2022年第二季度显示,海信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12.1%,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三星,这也是海信能在世界杯广告上打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来源和信心。海外市场的诱惑和顶级体育赛事才能给海信一个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这也是海信这个品牌为什么持续押注足球赛事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大家喜欢用大屏去看体育赛事是必然的,手机、电脑虽然快捷便利但是效果和好的电视比还是差太远,画质、色彩、音质、运动补偿、系统流畅等等海信都会在多方面进行调校和优化,高清让你远离模糊的焦虑。

  

  此次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之所以这么关注,除了亚洲东道主身份之外,还有一群老将的最后一次上演。有人说《诸神的黄昏》配上世界杯,就是观赏那些喜爱的球星的诸神谢幕之战,C罗、梅西、内马尔哪一个不都是身价不菲的球员,关键是运动竞技场里带来的拼搏精神和美好瞬间。用海信电视观看必然不能错过他们的精彩,无论海信官方赞助的广告语如何,但海信带来的实际是大家看到的,电视开始走向了正确的回归道路,不再是市场简单的性价比比拼、不再是厂商伪智能大屏的代言词,更多是在观赏体验上进行优化升级。

  

  以前电视都属于贵重物品,32英寸液晶电视可能就要卖到6000多元,当时技术和资源都被国外品牌占有 。后来海信自主创造能力增强,攻克液晶屏幕技术并实现量产在色彩上、清晰度上、功能上也更加全面,综合竞争力也逐渐提高,用户是实打实能够看到国产品牌的崛起和茁壮成长。

  

  “世界第二”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对国产品牌以及中国制造的一种肯定、一声骄傲、一份信任,努力终究会有达到想要的结果,但还有更高的高峰需要攀登。中国制造、一起努力,更是一种决心,国际上更多中国品牌才能彰显制造大国、制造强国的实力和魅力。海信交上的答卷是值得去公示、值得去认可、值得去赞扬,海信电视确实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且质量、品牌、技术、销量各方面都获得了市场的好评,好的品牌就给被更多人看到,走向世界走向更远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安徽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