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三金影后/大导/大满贯得主……为何齐聚在这场盛事?

三金影后/大导/大满贯得主……为何齐聚在这场盛事?
2025年03月24日 11:00 新浪网 作者 Chrison克里森

  前两天沪上讨论度居高不下的话题,就是Loro Piana成立百年以来的首次展览。

  他们特别把首展放在了上海,凸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你想到/想不到的明星和名人们,都来共襄盛举了。

  比如我竟然在香奈儿的场子之外见到了周迅。

  她穿着藏蓝色羊绒套装搭配红色高跟鞋,低调素净,还是挡不住扑面而来的老钱风。

  尽管除了高跟鞋之外,周迅全身都身着暗色调,但她整个人状态好到简直在发光……

  Loro Piana还把将周迅的“伯乐”——陈可辛也请来了展览开幕现场(陈指导的《如果爱》助力周迅拿下金像影后),两人重逢的画面美好又珍贵。

  亮相现场的李娜,又给了媒体和摄影师们一个惊喜,印象中她很少出席这种大型时尚活动。

  美拉德色系夹克搭配锥形裤装,一身中性帅气打扮的她又飒又美,眼睛亮亮的特别有神。

  或许是因为Loro Piana象征着经典的老钱风,当天明星名人们不约而同地走起了“高智穿搭”路线。

  李现穿着剪裁服帖、面料质感一流的套装,像是从老钱家族里走出来的倜傥大少。

  靳东则选择了藏青高领毛衣,搭配同色系羊绒夹克与裤装,呼应如今流行的“体制内穿搭”。

  当天还有一位惊喜嘉宾,就是2016年宣传电影《赏金猎人》后,时隔9年再度来中国的李敏镐。

  他用皮衣叠搭Polo,衬衫只露出一缕开襟处,增添了层次,又不显得厚重。

  除了男明星,我还被现场的两位女生给帅到了。

  一位是娜然,以往她多是前卫先锋的造型,这次换上干练又有垂坠感的套装,令人眼前一亮。

  看到她的出发图,更能看出服饰的质感。

  没有过多的花哨点缀,随性又自然,展现了老钱风推崇的优雅和松弛。

  另一位是“大嫂”高叶,穿着Loro Piana标志性的砖红色裙装,从头到脚自信满满。

  Loro Piana很少用明星去宣传,是奢侈品牌中为数不多的存在。

  但这次明星名流们的亮相,一是受邀前来这场艺术界的盛会和开幕晚宴,共襄盛举;其次我相信他们和我一样,对这场百年大展非常好奇,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

  那么,这场声势浩荡的Loro Piana百年首展——“百年一触”,有哪些不可错过的看点?

  我想用三个词组先总结一下:

  策划之巧妙、规模之盛大、展品之重磅......

  “懂的人才懂”,这真的太Loro Piana了。

  作为以低调著称的百年奢牌,Loro Piana追求的从不是潮流风口,而是用顶级的面料和先锋的工艺,秉持“追求卓越”的理念创造真正的奢华。

  这也是它为什么不爱搞噱头、不过度营销的原因,就像老钱从来不会告诉别人自己的衣服有多贵,但是他们身上的质感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个名字不仅彰显了Loro Piana对自身底蕴和产品的自信,还用幽默的方式提醒大家:

  Loro Piana的生活方式是私人的、独特的,不需要刻意向他人展示的,是属于自己的顶级穿着体验与认同感。

  首先。这场展览的选址很用心,定在上海浦东美术馆,这是该馆首次迎来奢华品牌的布展。

  据说浦东美术馆曾拒绝过不少纯奢侈品展,他们希望进驻的展览“有文化联结,展品称得上艺术”。

  当你踏入“百年一触”展览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就是几件艺术品。

  它们是远从意大利瓦拉洛美术馆运来的五件艺术品,而瓦拉洛是Loro Piana家族的故乡。

  作品里呈现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服饰,都反映了品牌家族对自然、对品质、对时装的热爱与畅想。

  旁边是几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抽象画作,也是Loro Piano家族的收藏。

  它们用非传统材料突破了绘画的界限,呼应了Loro Piana不断突破纺织品极限的理念。

  在展览的开端,不放产品也没有品牌元素,这也够Loro Piana。

  整个展览面积高达1000平米,里里外外涵盖了15个展室。

  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它不仅是想让你一览Loro Piana的发展历程,而是想让我们了解Loro Piano的眼光和审美。

  路过开头的艺术品,数个错落布展的房间缓缓展开。

  从首次曝光面向公众的品牌档案、到顶级羊毛织物的生产流程,再到专门为展览打造的几十件堪称艺术品的时装,以及和中国相关的神秘展品......

  都说要读懂一个品牌,需要看它的历史底蕴。

  1号展厅的1至6号展室,就将Loro Piana家族跨越六代人的故事徐徐展开,还原这家意大利面料商蜕变成奢侈品牌的全过程。

  航海、高尔夫、骑马、时装......甚至还有来自中国的围棋。

  代表家族传承人SergioPier Luigi两兄弟兴趣爱好的物件,犹如穿越时空而来。

  这些物料在提醒观者:

  “奢华”不仅仅是时装,它早已巧妙融入在生活方式中,Loro Piana在生活的细节处彰显了低调、不显山露水的奢华。

  在3至4号展室,各类珍贵的历史档案呈现在眼前。

  一系列的早期影像和织造图样、具有历史意义的面料样品......它们有的已经烙上了岁月印记,无声诉说着这家顶级面料制造商的发展史。

  印象很深的是这本编织图案书籍,乐谱一样的图案,背后藏着的是复杂的纱线交织和编制技术,是不是很神奇?

  有意思的是,在Loro Piana的百年历史中,和中国联结的足迹也占有重要位置。

  现场有中国的原材料、艺术品和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彰显着品牌对这片土地和文化的重视。

  Pier Luigi Loro Piana先生早在1986年就来到中国内蒙,和当地牧民建立了联系,并被这里的羊绒制品惊艳,随之签下原料收购协议。

  这造就了之后品牌标志性的明星面料:Loro Piana Baby Cashmere® 小山羊绒。

  再往前走,7号展室里居然复刻了品牌瓦尔塞西亚工坊的科学实验室,还原了这种小山羊绒接受严苛检验的流程。

  它的精细程度令人震惊,直径只有13.5微米,约等于人类头发丝的1/6。

  换言之,Loro Piana认为中国内蒙的羊毛羊绒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也展现了品牌对面料的极致追求。

  漫步在整个展览,分布着各种中国印记......

  随之而来的8号展室非常重磅,呈现了专门为本次展览打造的服装造型,展示了品牌对面料处理、剪裁制衣的顶尖技艺。

  其中一款采用中国小山羊绒制成的服装造型,说是“惊为天人”都不为过。

  手工制作的羊绒结合桑蚕丝流苏,层层叠叠地铺展出戏剧化的帽体和裙摆,是堪比艺术品般的存在。

  而3号展厅内悬挂着中国当代艺术家邱志杰的巨幅纸本水墨作品:《国际汉学地图》。

  作品里揭示了国际汉学传播的各种渠道和地理节点,尤其是中欧之间的“丝绸之路”。

  供参观者小憩的的沙发,隔开同一房间内来自东西方的艺术品,呼应着结合本展厅的“东西对望”主题,非常有趣。

  接下来一个暗光房间里,围绕着八幅投影屏幕,反复闪回着面料从采集到制作的过程影片,如梦似幻。

  搭配背景音乐也很考究,是由四位中国艺术家共同创作的重奏作品。

  传统的竹笛悠扬悦耳,闭上眼睛似乎都能想象到微风吹过山谷,羊群从山上蜿蜒而下的悠然场景......

  除了中国元素,这场展览的一大重点,就是聚焦在Loro Piano最引以为傲的面料和工艺。

  像1号展厅的9号及12号展室,会带你领略品牌标志性的卓越面料 —— The Gift of Kings® 国王的礼物羊毛。

  它仅取自世界上品质最出众的美利奴羊,要经过六道复杂严苛的工序才能制作出成品,是奢华的代名词。

  而它为什么叫“国王的礼物”呢?

  原来西班牙君主曾将美利奴羊作为外交礼物赠予他国,由此赢得了国王的礼物这个美誉。

  10号展室呈现了亚麻对于Loro Piana乃至时尚界的重要性,大型又繁复的礼服展现了品牌对亚麻这种材料的高度掌控性。

  而11号展室突破性用外衣的羊毛面料制作成墙壁,参观者还可以随意触摸,建议大家一定要去感受它无与伦比的柔软和亲肤。

  我还非常推荐你去参观2号展厅,因为这里面追溯了品牌的“历史主角”——蓟花,它也构成家族纹章的图案元素。

  一个有趣的知识,在纺织工艺实现机械化之前,工人都是借助天然蓟花作为起绒工具,让珍贵的面料变得更柔软、更有质感。

  装饰着蓟花面料的墙面、精致优雅的蓟花胸针,甚至还有为了举办本次展览专门从历史档案馆空运到上海的蓟花起绒机......

  这些错过很难再遇见的展品,再次唤醒了Loro Piana厚重如典籍的历史,以及依旧维持“手工至上”的卓越工艺。

  下面给大家补充两个观展小tips,方便你更沉浸式地体验和拍照留念。

  01.

  这次展览Loro Piana开放了一些“小彩蛋”,从展柜的羊绒把手到铺满cashfur材质的连廊,其中部分可以开放给观者触摸,让大家去亲手感受精良面料的触感。

  02.

  各个展室内散布着33套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品”时装,比如这件绣有550朵花朵和叶片蛋形披肩,竟然是羊绒材质,一秒就被美到失语。

  我打听到这些时装都是专门为本次展览打造的,Loro Piana还专门请时尚大刊给它们拍摄了大片以做记录。

  展品服饰本身就很上镜又有艺术感,大家可以参考周迅和李现的出片形式。

  这场大展中难得面世的艺术品和品牌档案、追求卓越的面料和工艺、丰富多彩的中国印记……这些载体背后,是Loro Piana家族世代传承的价值观和审美展现,也是屹立百年经久不衰的奥秘所在。

  如果你对Loro Piana“百年一触”大展感兴趣,可以点击官方小程序预约观展。

  若无法亲自赴展,甚至可以在小程序内“云逛”展览。

  最后我想再次借用展览的英文名称:

  “IF YOU KNOW,YOU KNOW”。

  好东西其实不需要人人皆懂,但懂的人但凡只要“一触”,就能意会它“百年”积淀的不同凡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周迅
来自于:上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