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话剧《邓世昌》剧组走进军博,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话剧《邓世昌》剧组走进军博,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2024年04月18日 00:45 新浪网 作者 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已到正午时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厅一层依然人流如织。兴致盎然的孩子们围着飞机、导弹等功勋武器瞧来看去,赞叹不已,但穿过这片陈列走近一件铁锚时,气氛变得肃穆起来。它来自清朝北洋水师“镇远”舰,是一段沉痛的民族记忆留下的刻骨伤痕。

《邓世昌》剧组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本报记者方非 摄

  4月17日,距正式首演仅剩10天,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邓世昌》剧组从最后的紧张排练中抽身,走进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2024 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30 周年,130年前,北洋水师遭遇惨败,全军覆没,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沉没,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镇远”舰的铁锚则在战后被劫往日本东京,陈列在上野公园以示炫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才被迫将铁锚归还中国。

  “这件铁锚就像长鸣的警钟。”《邓世昌》主演王雷说。在剧中,他走过了邓世昌少年立志、青年从军、中年殉国的一生;在博物馆里,与真实的历史彼此相对的一刻,王雷百感交集:“我辈青年一定要牢记血的教训,要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断努力奋斗。”

《邓世昌》剧组与牛贯杰对谈。本报记者方非 摄

  参观的同时,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栏目邀请《邓世昌》剧组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牛贯杰,于博物馆中举办了一场名为“有公足壮海军威”的公开讲座活动。一边是真切发生的史实,一边是艺术想象的加工,牛贯杰与《邓世昌》导演王筱頔以及演员们对谈古今。戏剧有着让史书记载中的人物“复活”的神奇力量,王雷、张页川、关栋天3位演员现场展示了剧中邓世昌、李鸿章、丁汝昌对峙交锋的一段表演,将他们各自的立场鲜明道来。关栋天饰演的丁汝昌格外耐人寻味,他夹在邓世昌、李鸿章之间踌躇难决,既赏识邓世昌的报国之志,又难舍李鸿章的知遇之恩,但最终,他还是决定毅然出战,用一句“这个窝囊气,汝昌不受了”为隐忍许久的人生画上了酣畅淋漓的句点。关栋天将丁汝昌的情绪拿捏得很到位,这个角色的“复杂”,正是刻画精彩之所在。

话剧片段展示。本报记者方非 摄

  在导演王筱頔看来,这是戏剧最大的魅力之一:“台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向你极力诠释另一个人的生命,这种美感只有剧场里才能感受到。”王筱頔发现讲座现场有不少小朋友,她鼓励大家今后更多地走进剧场,步入艺术的世界,因为美的熏陶、艺术的浸润可以长远地伴随人们的一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