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是收治危重患儿的场所,患儿的病情急、危、重。
据报道,79.75%的PICU患儿要进行肠内营养,肠内营养不仅能够提供相对足够的营养,更能减少因肠外营养导致的胃肠功能障碍、肠道结构的改变及因此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和继发感染 。
留置胃管是实现肠内营养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式 。通过留置胃管可鼻饲流质饮食、水,或通过泵匀速泵入肠内营养液,使患儿获取营养物质,还可将药物磨成粉状,用少许水稀释,经胃管注入,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通过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可减少腹胀,同时可以观察胃液的性质和量,为判断病情的变化提供依据。
ICU 胃 管 脱 管 率 可 到 达1.48%,占 非 计 划 拔 管 的20.50% ,而 PICU患儿的自制能力差,依从性较成人低,更容易发生胃管脱管。患儿皮肤比较娇嫩,采用常规的固定方法,患儿鼻黏膜会因胃管产生的压力造成鼻黏膜破损,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和感染发生率。
改良 U形 3M加压胶带联合水胶体敷料的固定方法,具体如下:3M加压胶带,按一定比例裁剪成“U”形,如下图所示。

A:适用于学龄前患儿

B:适用于婴幼儿
胃管固定胶布裁剪示意图
其中虚线为裁剪部分,A适用于学龄前患儿,B适用于婴幼儿,学龄期患儿可选取长宽分别是 7cm×3cm的胶布按此法裁剪。
固定胃管的方法:清洁鼻部及面颊部皮肤,胃管确定在位后,以倒 U方式固定,U形 3M胶布底部固定于所插前鼻孔上端鼻翼处,暴露鼻翼边缘,U形 3M胶布上端分别从两侧以合抱状顺势固定在胃管上,患儿面颊部贴上大小合适的水胶体敷料,剪取一段 3M加压胶布,以高举平台法贴于水胶体敷料上。见下图。

采用改良“U”形胶布固定胃管的方法,按照尺寸修剪胶布,简单方便,在粘贴鼻部胶布时,胶布至少到达鼻尖到鼻根部的一半位置,扩大了粘贴接触面积,在固定外露胃管时,“U”形两端采用合抱之势,对胃管的固定角度为360°,双重保障确保胃管固定的稳定性
改良 U形 3M加压胶带联合水胶体敷料可避免鼻黏膜压疮
本研究中,对照组固定时患儿鼻翼边缘未暴露,在固定的过程中,胶布的连带作用对鼻部皮肤产生了作用力,PICU患儿皮肤娇嫩,在病情影响下营养状态不如正常孩子,皮肤弹性差,长时间的对鼻翼的剪切力会造成皮肤压红,甚至鼻黏膜损伤,即为医疗 器 械 相 关 压 疮 (medicaldevicerelatedpressureulcer,MDRPU),MDRPU是指由体外医疗器械产生压力而造成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包括黏膜)局部损伤[11,12]。观察组充分暴露了患儿鼻翼的边缘,形成了观察的窗口,便于随时观察鼻黏膜的情况,增加了鼻腔入口处胃管的活动度,避免了固定胶布的牵拉引起的胃管对鼻黏膜产生的压力,减少了压疮的风险。
改良 U形 3M加压胶带联合水胶体敷料降低了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
PICU患儿病情危重,患儿存在高营养风险,皮肤屏障能力较成人差[13]。
改良 U形 3M加压胶带联合水胶体敷料在面部使用水胶体敷料,形成一层保护膜,水胶体敷料质地柔软,上层敷料表面为聚氨基甲酸乙酯半透膜,具有透气和防水的作用,有效减轻了皮肤潮湿等不适症状,减少了皮肤过敏的发生,且水胶体敷料能形成低氧张力,有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组织缺氧和缺血症状,能十分有效地缓解胶带固定引起的刺激,避免撕脱损伤[13,14]。
改良 U形 3M加压胶带联合水胶体敷料延长了更换胶布的间隔时间
改良 U形 3M加压胶带联合水胶体敷料采用的胃管固定方法,在鼻翼边缘形成了窗口,避免了分泌物对胶布的污染,避免了每班交接时观察鼻黏膜情况而重复揭除和粘贴胶布引起的皮肤损伤同时,重复的揭除胶布,引起胶布黏性逐渐降低,缩短了更换胶布的时间,而观察组充分暴露了鼻翼解决了这个难题,可以随时观察鼻黏膜情况,减少了对患儿的刺激,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采用改良 U形 3M加压胶带联合水胶体敷料在PICU患儿胃管固定中的效果显著,降低了患儿胃管脱管率,避免了胃管对患儿鼻翼的压迫及揭除胶布时引起的皮肤损伤,延长了更换固定胶布的时间,提高了PICU患儿留置胃管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来源:范孝陈.改良U形3 M加压胶带联合水胶体敷料在PICU患儿胃管固定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0):110-112.DOI:10.19791/j.cnki.1006-6411.2020.28.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