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地质大学田力博士在《当代生物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地质大学田力博士在《当代生物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0年07月08日 19:18 新浪网 作者 教育在线报道

  7月6日,美国细胞出版社下属期刊《当代生物学》在线刊登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田力博士与英国专家合著的论文,该文对部分生物类群会怎样适应未来温室气候变化做出精准预测,提醒大家要对无法产生这些相关适应的类群或物种投入更多的关注与保护。

  该文题为《利用经典生态地理法则预测未来气候变暖下的生物响应》,由田力博士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Michael Benton教授合著。文中系统介绍了从达尔文时代到上世纪晚期7个以发现者命名的生物法则,这些法则归纳了生物生态/分布与地理气候分区间的重要关联。其中,葛洛格法则发现湿热地区的动物毛发颜色比干冷地区更深,伯格曼法则指出高纬度地区的生物体型要比低纬度地区的更大,艾伦法则发现热带生物的附肢比例更长,乔丹法则发现鱼类的脊椎数量在热带地区要比在寒带地区更少,黑森法则发现热带地区的哺乳动物心脏比例更小,索隆法则发现海洋底栖生物的繁殖策略会随着维度发生变化,拉伯波特法则发现低纬度地区生物的分布维度范围更窄。

  虽然这些法则发表后,一直争议不断,但是近二十年的大数据分析和控制实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法则在特定的生物类群上确实是明确存在的。因此,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这些生物生态/分布与气候地理之间的特定关联,来对未来升温时的生物变化情况进行预测,而且已经有一些从统计或实验得来的变化速率进行定量-半定量估计。

  田力博士在文中对未来气候继续升温做出了以下7条具体的预测:1.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四肢比例会更长;2.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型会变小;3.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色会加深;4.哺乳动物的心脏和肺的比例会变小;5.鱼类的脊椎数量会变小;6.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物种分布范围可能会变小,生物多样性峰区会向两级漂移;7.鱼类、昆虫和海洋无脊椎动物会产更多更小的卵,会有更多的海洋底栖生物靠产生浮游幼虫来进行繁衍。

中国地质大学田力博士在《当代生物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依据生态地理法则对未来气候变暖下生物-生态变化的预测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超过1℃。国际气候组织预测,到2100年可能会继续上升1-5℃。近现代的多种地表灾难,包括洪水、干旱、飓风、空气污染和瘟疫频发,物种多样性降低,众多物种濒临灭绝,都被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联。该论文为部分生物类群会怎样适应未来温室气候变化做出了精准预测,除了告知我们要对这些变化有所准备,更提醒大家要对无法产生这些相关适应的类群或物种投入更多的关注与保护。特别是其中的伯格曼法则、葛洛格法则和艾伦法则是确定适用于人类的,黑森法则和拉伯波特可能也是适用的,我们需要对未来人类自身的可能变化更为警觉。

  该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英合作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和博士后基金委"国际交流派出计划"的联合资助。(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 徐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