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省际竞争的“田忌赛马” :海南经济发展方向的探讨 ——陈天亮

省际竞争的“田忌赛马” :海南经济发展方向的探讨 ——陈天亮
2019年10月15日 18:00 新浪网 作者 宋鸿兵

  ■文 | 陈天亮

  摘要:

  作为较早开放的地区,海南占据了改革发展的先机。但这些年来,海南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仅落后其他经济特区,一些内陆省份纷纷赶超,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已经处在全国落后地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值得大家探究,但对于海南未来前进发展的方向,我们应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

  结构:

  省份间经济发展程度的比较,可以通过统一的标准衡量。各省实现GDP增长所需要的资源,基本大致趋同。当个别优势地区占据领先地位后,其获得资源、拓展市场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强,相对落后地区将很难追赶,实现赶超。最终在该现行发展框架下,形成强弱之分。落后地区若希望实现赶超,需因地制宜,找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正文:

  海南省因地处祖国南大门海疆,借地利之优,较早成为经济特区。但是三十多年过去了,逐渐埋没在发展的洪流中,成为一个普通的省份。所以,被设立为特区,未必就会带来持续繁荣。和海南一样,开放之初设立的其他一些经济特区,也逐渐褪去“特区”的光彩。海南失去“先手”优势,未来如何定位与发展,值得每一个地区借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层选定在东南沿海地区成立经济特区,最重要的理由在于其海港地理优势。海港是联系内陆商品市场与境外商品服务的交汇点,能否高效率得吞吐境外商品服务、发往内地,决定了该地能否在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一下海南省是否真的占据地利。

  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南境内的西沙群岛在边境冲突中是直接战场,南沙群岛大部缺少有效管辖。从安全角度看,海南岛附近港口很难吸引商船航线。另外,琼州海峡虽说不算宽阔,但是海南与内地间的物理距离,加大了物流的成本与难度。也许当海南仍在想办法将货物跨海运输时,其他港口卸下的货物已经到达目的地了。何况三十年前海南及周边地区的公路铁路运输网远没有今天发达。因此在海南地区吞吐货物,无论从安全或是经济角度考虑,都不是最优选。

  作为经济特区,海南获得了政策支持。那单纯依靠政策,能否支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呢?答案大家有目共睹,这里在九十年代诞生了全国最早的房地产泡沫,并且泡沫在很短的时间破裂了。预期的繁荣没有到来,如今叱咤风云的房产大亨们,在那片热土上获得的宝贵人生经历,也许算是一些“收获”。

  缺少制造业基础;缺乏高等学府培养的人才加持;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单靠政策扶持想获得经济突破,结果无疑是揠苗助长。位居海岛,难以辐射内地,即便外面的商品服务运过来,也难以实现与内地的高效经济联动。因此,天然的地理缺陷、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使得海南丧失了先手优势。

  那海南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我们一起看下海南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南有椰子,有独特的热带经济作物;海南有阳光和沙滩,区别于内地绝大部分地区的自然风光。当然这是玩笑,不是说椰子、阳光、沙滩就是海南的代表,而是海南省应该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上取得突破。

  如今,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之以往有了空前提高。每当节假日来临,国内的景区皆人山人海。同样,海南在这股旅游浪潮中获益颇丰。获得了大量客流不是终点,将服务深入,使得来旅游的人感到宾至如归,赢得四方宾朋的心,才是海南旅游业界应下功夫的地方。

  海南省临近的东南亚地区,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的热带海岛地区,都是中国及其他国家旅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海南将自身的旅游服务标准,提升至与以上地区同等水平,将会给海南地区的旅游业再次注入活力。在同等价位获得更有优势的服务,会提升业界口碑,增加客户粘性;反之,则如同千里堤坝上的点点蚁穴,最后危害整个行业。

  还有一个问题,是否可以说海南应彻底依靠旅游及相关产业,依靠消费拉动地区经济?从现阶段看,本人认为应该这样做。原因在于国内民众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依靠旅游业将客流吸引过来,同时拉动衣食住行等各行业的可持续消费;再者,因本身缺乏高端制造业的底子,在今天制造业优胜略汰的大背景下,海岛地区毫无胜算,且辐射内地的交通成本远高于其他地区。

  因此,海南找准自己的地位,安心踏实得发展第三产业,做全国的后花园,也许是更好的发展方向。

  标题(10):9分

  摘要(10):7分

  问题(30):25分

  结构(20):18分

  阐述(20):19分

  参考文献及其他闪光点(10):5分

  总分(100):83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海南经济赛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