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助武汉“先天无残” 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在武汉光谷开工

助武汉“先天无残” 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在武汉光谷开工
2020年10月27日 14:03 新浪网 作者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于惠如 10月26日,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在武汉光谷开工。

  该项目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神墩二路,基础设施投资12.64亿元,总投资预计达到24亿元人民币。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达8.6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完成一期建成投产。

  “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与华大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华大也是最早一批在武汉光谷设立分支的机构。”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说。

  汪建提到,武汉是华大智造目前在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随着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的开工及建设,华大智造将持续加大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在武汉光谷建设一系列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基因测序仪智能化生产基地、基因测序仪配套试剂及芯片生产基地,以及高端智能化设备研究中心,这些项目也将继续夯实武汉作为华大智造重要生产及研发基地的地位。

  为什么是武汉?

  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开工的同一天,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在武汉开幕。

  负责会务的华大员工介绍,连续举办了15年的ICG,第一次从深圳走向武汉,就是希望为武汉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

  “华大经历了武汉从封城到现在成为最安全城市的不易。接下来,华大要思考能为武汉、为湖北的发展做些什么。”汪建表示。

  今年疫情过后,武汉恢复的首批检测业务就是出生缺陷检测。未来,华大还会尽快在武汉启动耳聋筛查等相关先天性遗传疾病的检测,率先通过针对染色体疾病的防控,帮助武汉成为“先天无残”的城市。

  汪建说,华大“火眼”实验室的核心能力和生产制造产业将落地武汉,希望将“火眼”实验室打造成为继武汉抗疫后,具有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传感染疾病防控机构。

  设备国产化

  用汪建的话讲,华大智造的诞生是“被逼的”。

  虽然我国诊断试剂发展迅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我国基因测序技术整体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壁垒极高的数字PCR仪和基因测序仪等高端仪器,仍被Illumina、LifeTech等外资品牌主导。

  “没有办法,我们只能从一个基础科研服务行业跳到了制造行业。”汪建说,现在这套设备完全国产化了。

  2015年,在第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华大集团发布了桌面化测序系统BGISEQ-500,打破了国际市场的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测序仪自主研发从0到1的突破。

  此后,每一年的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华大智造基本上都会发布新的与基因测序相关的产品。

  2016年4月,华大智造正式成立。经过近5年的发展,华大智造成为全球三家能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之一。目前,华大智造在中国武汉、青岛、长春、香港,以及美国、拉脱维亚、日本、阿联酋等地设有8大分支机构。

  疫情后的“快跑”

  疫情的爆发,使华大智造进入“快跑”阶段。

  除了获应急审批通过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受关注的还有“火眼”实验室。据介绍,“火眼”实验室搭载了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MGISP-960及MGISP-100。

  “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科学保障的华大‘火眼’实验室诞生于武汉光谷,我们的核酸检测日通量从最初的1万人份,到后来的3万人份,又提升至10万人份,现在最高可实现100万人份/天。”汪建说。

  值得一提的是,9月1日晚间,深圳证监局官网对华大智造的辅导备案信息进行了公示。华大智造计划上市并已提上日程。公告称,华大智造现已接受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辅导,并于8月21日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

  如成功上市,华大智造将跻身国内“基因测序设备第一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武汉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