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博鳌2021首场发布会推出可持续发展全新报告:坚持多边主义是缩小四大“发展赤字”的关键所在

博鳌2021首场发布会推出可持续发展全新报告:坚持多边主义是缩小四大“发展赤字”的关键所在
2021年04月18日 11:56 新浪网 作者 经济观察报
(图片来源:高歌/摄)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高歌 李紫宸 如何重振全球经济,缩小日益增大的发展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是4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1年度报告(下称,“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世界期待找到面向未来可持续增长的新范式,而不是重回老路。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称,这是今年新推出的旗舰报告系列,其中重点分析关乎亚洲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体现出我们面向亚洲、面向世界以及面向未来的信心。

  为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联合国于2015年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呼吁全球一致行动。《报告》指出,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行动不足,官方发展援助下降,以及私人部门资本流动中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不尽如人意。

  加之新冠疫情使各国在人民生命健康、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上代价惨重,全球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差距拉大。各国疫情防控水平与疫苗分配不均衡,经济复苏不平衡,带来国家分化、不平等扩大和阻碍包容性增长的巨大风险。同时,还有可能加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使全球治理变得更为复杂,进一步削弱世界抵御未来冲击的能力。

  在上述背景下,《报告》认为,亚洲经济体医疗卫生体系的薄弱环节和关键基础设施的不足,数宇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及早应对气候与环境问题的迫切性由此凸显。

  通过分析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卡特尔、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泰国、越南等若于有区域代表性的亚洲国家发展表现,《报告》指出,卫生健康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和数字鸿沟是制约当前亚洲经济可持续复苏的重要瓶颈。

  《报告》由此建议,在各国财力和资源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需要有重点地行动,解决好卫生健康、基础设施、绿色和数字四大发展赤宇并有效连动,有力释放发展潜力,推动实现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卫生健康赤字方面,由于政府财政能力不足或规划不合理,许多亚洲济体面临医疗资源短缺,对传染病准备不足的困境。当前,在亚洲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陆上迅速分发和接种疫苗的任务艰巨。应提升卫生服务体系的可及性、公平性和反应性;加大卫生健康基础设施投入;考虑建立应对重大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储备;发展健康产业,抓住数字卫生和数字健康领域的机遇;加强各国卫生健康的微观治理。

  在基础设施赤字方面,《报告》认为需要加强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的韧性,更好地支撑区域内经济活动和供应链稳定:有计划地建设更多能够抵御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更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市场环境,落实好包括去年底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内的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利用好电子商务与自动化等新技术和业态。

  中、日、韩等亚洲国家领导人在2020年做出碳中和的目标承诺,但短期内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上升快速的局面并不能快速扭转,许多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气候风险,以及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压力的挑战。

  在绿色赤字方面,《报告》建议,在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融资改革等方面,政府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图。政府应激励社会不同部门朝着绿色发展方向前进,把激励架构分解到地方政府层面并加以落实。创造更多绿色就业岗位。制定更有雄心的国家自主减排贡献目标。进一步加强气候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创新。

  在数字赤字方面,亚洲经济体间的数字不平等切实存在,顶尖的数字技术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如何缩小亚洲各经济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是目前亚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抓住疫情机遇促进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推动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主体公平竞争。

  《报告》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调查发现,半数企业管理者对于全球经济恢复前景持中立态度,但60%的管理者对亚洲经济表示乐观。大多数企业家认为,迅速采取疫苗接种行动并逐步放松封锁措施、缓解贸易摩擦、稳定全球价值链和技术创新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在亚洲,除了疫情防控措施以外,区域贸易一体化和(通过“一带一路”、“连接欧亚”等倡议)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是排名前三的复苏主要动力。

  为促进可持续复苏,企业需有更意识地行动,这既是全球公民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企业的中长期业务战略至关重要。企业应把握好自身产业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及时向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新经济领域转型。把创新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第一生产力,推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低碳技术创新应用;把握好卫生健康、绿色产业商机,吸引ESG投资;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和资金风险,朝着绿色的全球价值链迈进;加强员工传染病防治、数字技能和绿色生活方式培训,建立更为灵活的现场办公与远程办公的安排,创造更多的灵活用工机会。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提出,“重建更美未来”,国际社会需要坚持多边主义,携手合作应对新冠疫情的负面冲击,缩小四大发展赤字,解决好全球“治理赤字”。

  《报告》强调,全球应加快疫苗接种,公平分配疫苗,建立防疫健康信息互认机制;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实现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促进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内的区域和国际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协同增效;推进各类自由贸易协定的有效落实和标准提升;鼓励科技创新合作,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发挥好全球治理平台与国际机构的重要作用。

  “亚洲将成为全球可持续复苏的重要引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携手战胜疫情,解决发展赤字,促进经济融合;加大与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合作,加强经验分享,共促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国际规则与秩序重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报告》如是判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