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走出“豫章书院”阴影,别让受害少年“独行”

走出“豫章书院”阴影,别让受害少年“独行”
2019年11月22日 17:44 新浪网 作者 新京报

  无论豫章书院还是杨永信,他们搞出来的那些神奇办法说白了都是障眼法,通过暴力、胁迫逼孩子在家长面前装乖。

  走出“豫章书院”阴影,别让受害少年“独行”

  ▲资料图。图/新京报网

  在“豫章书院事件”发生两年后,因近期有举报豫章书院的志愿者称遭到了死亡威胁,并收到一些恐怖图片,使已关闭近2年的豫章书院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跟随媒体的报道,人们得以重新观察一些豫章书院受害者的人生经历,思考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两年,受害者们针对豫章书院的诉讼始终未进入审判程序,因核心证据不足,检察机关将案件退回公安重新侦查。在这一背景下,不同的受害者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有些人选择放下,重新开始生活;也有人被豫章书院的阴影困住了,比如一个化名为陆伟的年轻人,就把向豫章书院“复仇”变成了生活的重心,他一直执着于寻找受害者并催促他们报案。

  陆伟的人生经历很有代表性。他从小跟父母关系极差,父母除了交学费、一学期参加两次家长会,便不再管他。2013年,陆伟高考失利,为了复读还是上专科与父母发生了冲突。之后父母考察了豫章书院。

  走出“豫章书院”阴影,别让受害少年“独行”

  ▲坐在窗前打电话的陆伟。新京报记者卫潇雨 摄

  故事讲述到这里,很符合人们对豫章书院式亲子关系的设想:有些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管不问,却期望孩子优秀、上进、乖巧、孝顺,一旦愿望落空便把他们送进豫章书院这样的地方。

  但是在陆伟一家有一个bug。陆伟还有一个姐姐,同样的父母,同样的管教方式,可是姐姐听话,陆伟“吊儿郎当”。姐姐成了全家的骄傲,她去了国外数一数二的好大学,还在美国考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陆伟在进豫章书院前后都是全家的“麻烦”,至今如此。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出现了松动。

  而且我们还看到,陆伟在与父母相处中的表现似乎超出了叛逆的界限。比如他一次生气之后举起椅子砸坏了家里的墙和房门;再比如一次争吵中,母亲从他眼睛里看到凶气,父亲回忆“他说要杀了我们啊”。

  说实话,作为一位新闻读者我都觉得有点恐怖。家里出现这样的孩子,父母病急乱投医、被豫章书院的“神奇疗效”打动似乎变得可以理解了一些。

  当前的网络舆论是被年轻人主导的。当两代人出现冲突,批评父母成为一种政治正确。有时候确实到了过火的地步,比如新闻说有人三十多岁啃老,竟然还有很多网友批评父母“没教育好”。要求父母为孩子承担无限责任,孩子不就成了巨婴吗?

  走出“豫章书院”阴影,别让受害少年“独行”

  ▲豫章书院的一些规定。新京报记者卫潇雨

  换句话说,当孩子出了问题,父母责任与孩子自身责任应该进行划分。即便是父母没教育好,孩子也应该承担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部分责任。否则责任倒追是没有尽头的,父母为什么没有尽职,可能也是他们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造成的。父母也有父母,你的父母不完美,你父母的父母也不完美。

  退一步讲,不可救药的父母就一定会造就不可救药的孩子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家庭外面还有社会。

  当然,遇到问题青少年,无论豫章书院还是杨永信都是不可信的。他们搞出来的那些神奇办法说白了都是障眼法,通过暴力、胁迫逼孩子在家长面前装乖。

  我想要提醒的只是,有些家庭的教育困境是真实存在的,并不全是父母想象出来、编造出来的。社会应该正视这些家长的焦虑与诉求,并引导他们通过正规途径去救治孩子,比如去求助心理医生而不是相信“民间偏方”。

  正规渠道足够顺畅,豫章书院的生存土壤才会消失。

  社会还应该向所有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不管有怎样的父母,每个人都有健康成长的权利和能力。假如父母不及格,社会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假如父母伤害你,法律会保护你。你可以抱怨父母,但你不可以拒绝成长。

  要传递这样的信息,靠的不是说教,而要把青少年保护的网织密织严。

  □西坡(媒体人)

  编辑 孟然   校对 王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