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双季稻最低收购价上涨1分钱 农业农村部:信号意义大于增收意义

双季稻最低收购价上涨1分钱 农业农村部:信号意义大于增收意义
2020年09月22日 18:21 新浪网 作者 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回复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时,再次提及双季稻每斤最低收购价较上年上涨1分钱。新京报记者通过梳理近几年的稻谷最低收购价发现,2020年双季稻最低收购价的上涨,是稻谷价格逐步走低背景下的第一次上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本次收购价上涨所释放的稳粮信号意义,比实际上的经济意义更大。

  9月份是稻子成熟的关键时期。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每年9月,是南方主产区中晚籼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今年的收购价格其实早在第一季度就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确定早籼稻、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分别定为每斤1.21元、1.27元,均比上年提高1分钱。

  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至今已有16年。新京报记者通过梳理历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发现,2015年以前,双季稻最低收购价稳中有涨,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涨幅约在每斤0.03-0.18元之间。而在2015年以后,双季稻最低收购价开始逐步走低,跌幅在每斤0.02-0.1元之间。2020年的双季稻最低收购价可以说是16年来,涨幅最小的一次,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最低收购价连跌多年后的首次上涨。

  有农户谈及,这样的小幅上涨对于农民增收影响不大,“每亩地多卖10多元钱”。那么实际上,1分钱的涨幅究竟有何意义?新京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获悉,本次提高双季稻最低收购价的信号意义远大于增收意义。

  “政策其实是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它相当于是一个指挥棒,也能释放出咱们重农重粮的信号。”发展规划司相关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很多政策可以说是特殊年份的特殊举措,“都是希望在疫情情况下,起到一个稳粮的作用,所以说上涨双季稻最低收购价的信号作用比经济作用更强。”

  “这一分钱对于个体种植户的意义或许不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信号的释放对象不仅是农民朋友,也包括国内外的社会舆论,“还考虑到咱们国家把粮食稳住了,也是对社会做贡献。当时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可以说不仅仅考虑到了农民增收的问题。”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