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河流湖泊退化非常严重,怎么救?

河流湖泊退化非常严重,怎么救?
2021年03月03日 16:48 新浪网 作者 美国国家地理

  

  一位皮划艇运动员泛舟于犹他州的科罗拉多河之上。摄影:BEN HORTON,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撰文:STEFAN LOVGREN

  一个世纪前,当大峡谷国家公园建立时,流经其中的科罗拉多河后来才被当作公园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各州争先恐后地抽取科罗拉多河的河水,用于农业灌溉和饮用水,还在科罗拉多河沿岸修建了许多巨型水坝。

  世界上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本土鱼类,比如胭脂鱼和白鲑,被入侵的鲇鱼和鲈鱼取代,后者对垂钓者来说更有吸引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曾经塑造出美国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的大河变成了涓涓细流,再也无法汇入大海。

  科罗拉多河的经历是一条河流衰退的有力例证,但这并不是个例。在全球各地,河流、湖泊和湿地越来越多地受到类似的威胁:规划不周的水坝、污染、栖息地丧失、河道采砂、气候变化以及入侵物种的引进。

  正如本周16个保护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淡水生态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退化最严重的生态系统,鱼类种群濒临灭绝的边缘。淡水鱼的种类比海洋中的鱼类还要多,多达18075种,还有更多有待发现。自1970年至今,淡水脊椎动物的数量减少了86%,减少速度是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两倍,几乎三分之一的淡水鱼类面临灭绝的威胁。

  然而,尽管人类的饮用水、食物和卫生设施都依赖淡水系统,但与其他突发环境事件(如森林砍伐河塑料污染)相比,这一危机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长期以来,河流保护一直被视为陆地保护的一部分。人们一直认为,保护土地就等于保护流经土地的河流,但大量证据表明这种方法通常行不通。

  不过,现在出现了变化的迹象,淡水问题在保护议程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家们说,尽管不断发布的研究报告继续暴露出这一令人遗憾的状况,但保持河流健康能够带来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清晰,解决方法也越来越明显。不过,他们警告说,如果我们打算拯救对动物和人类生存都至关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就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人类与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英国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淡水专家、新报告的主要作者Kathy Hughes说。“淡水生物多样性就像是矿井里的金丝雀,如果淡水生态系统不能再支持生物多样性的繁荣发展,那么这将预示着人类也无法再受益。”

  河流年

  历史上,保护区一直是为了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及其物种而设立,而淡水栖息地却很少受到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河流过于复杂:河流可能流经不同的景观、保护区和管理区,有时甚至是不同的国家。

  “与河流相比,将一块土地或海洋圈起来进行保护要容易得多,” 大自然保护协会的生物多样性专家John Zablocki说,目前他正带领一个国际淡水科学家小组探讨河流保护的新方法。

  他指出,流经保护区的河流往往会受到上游的影响,去年发表在《保护通讯》上的一项研究明确说明了这一点。该研究表明,全球的保护区内共有1249座大型水坝,还有500多座计划或在建的水坝。

  “我们必须摒弃先考虑土地,然后再考虑河流的做法,” Zablocki说,他所在的组织正在与黑山共和国的多个自治市合作,该国最近将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齐塔河的下游设立为天然公园。

  另一项运动聚焦于为河流提供法律保护。2017年,新西兰成为第一个赋予特定河流具有与人类相同的法律权利的国家,这意味着在法庭上河流被视为有生命的实体。此后,孟加拉国对所有河流采取了同样的保护措施,俄亥俄州托莱多市通过了所谓的《伊利湖权利法案》以保护湖岸区,使其成为美国几个通过立法承认自然权利的城市之一。

  “我们需要一种多层次的方法保持河流的健康和自由流动,”美国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首席淡水科学家Michele Thieme说。“没有什么灵丹妙药。”

  淡水科学家希望将2021年命名为河流年,一些之前不关注淡水问题的有影响力的环保人士可能会更感兴趣,包括Campaign for Nature,一项由瑞士Wyss基金会资助10亿美元的倡议,并得到了国家地理学会的支持,该倡议的目标是到2030年使地球30%的地区恢复到自然状态。

  这项倡议专门针对陆地和海洋,但并未提及河流。不过,据Campaign for Nature的主管Brian O 'Donnell称,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改变。“所有描述淡水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报告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清楚地表明,淡水地区应该成为未来平衡的一部分,” O 'Donnell说。

  巨大的损失

  虽然淡水只占地球流动水的不到1%,但却是10%的已知物种的家园,包括三分之一的脊椎动物。

  比较不寻常的淡水物种包括非洲象鼻鱼,通过电信号进行相互交流;还有亚马逊溅水鱼,在陆地上产卵。淡水生态系统还是大约270种龟、超过1300种蟹和大约5700种蜻蜓的家园。

  

  图为鲨鱼礁水族馆的一条金点魟。金点魟生活在巴西河流的泥沙底部。摄影:JOEL SARTORE,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右:图为一种极度濒危的巨型鲇鱼,也被称为湄公河巨鲇。摄影:JOEL SARTORE,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环保人士称,自人类首次进行统计以来,至少有80种淡水鱼已经灭绝,仅去年一年就有16种。然而,真正的灭绝种类肯定要多得多,因为鱼类面临的威胁不断增多,而且许多物种鱼类几乎未进行监测。

  或许最令人震惊的是“巨型鱼类”的消失——之所以被称为“巨型鱼类”,是因为其体型庞大。自1970年至今,巨型鱼类的数量减少了94%,其中包括许多现在极度濒临灭绝的鲟鱼物种。

  报告还引用了最近的一些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全球只有三分之一的大型河流保持自由流动——意味着没有被人类建造水坝或破坏。全球的湿地面积自1900年以来减少了近70%,是森林减少面积的三倍。

  “这些几乎不可想象的损失大部分发生在我们的一生之中,” Hughes说。

  上周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鱼类种群未因人类活动而大幅减少的河流流域,目前只占全球河流流域的14%,西欧和北美流域的情况最为严重。

  上述研究的主要作者、法国图卢兹大学的Guohuan Su指出,几乎所有人都生活在河流流域,因为地球上的所有陆地(除了一些从不下雨的沙漠和两极地区)都是河流流域的一部分。“你可以说我们生活在河流的怀抱里,而我们却正在将其切断,”他说。

  许多环保人士认为,当涉及有关河流的决策时,决策者对政治和经济因素的考虑往往会超过对生物多样性的担忧。“比如说,在规划建造大坝时,我们很少考虑生态系统的全部价值,”保护国际组织的淡水专家、本周发布的报告的作者之一Ian Harrison说。

  北亚利桑那大学的水资源地理学者Denielle Perry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将渔业和河流的生态健康纳入考虑范畴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如果考虑到河流免费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你会发现保护河流是一项低成本、高回报的投资。”

  超级大鱼

  淡水渔业比海洋渔业受到的关注更少,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前者集中在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出口的鱼不多,因此未受到重视。全世界每年报告的野生淡水鱼捕获量为1200万吨,而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的16个国家的捕获量占其中的80%。不过,1200万吨可能被严重低估,因为从刚果到柬埔寨等许多国家的渔民为了谋生而捕获的鱼并未统计在内。

  根据这份新报告,淡水鱼提供了全球至少2亿人的主要动物蛋白来源。

  淡水鱼可能还受到形象问题的阻碍。虽然陆地和海洋中的大型、有魅力的动物吸引了许多保护资源,但却很少有淡水鱼获得同样的关注。

  “我们可以看到和欣赏大猩猩照顾幼崽的方式,或者海龟在沙滩上产卵的场景,但我们与淡水鱼却没有建立类似的联系,因为它们通常生活在浑浊的河流中,我们一般看不到,” 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的鱼类生物学者、国家地理探险家Zeb Hogan说。

  Hogan主持了一个由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的名为“湄公河奇迹”的研究项目,他已经在东南亚湄公河地区工作了20多年。他目睹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些淡水鱼濒临消失以及湄公河不断恶化的情况,包括湄公河巨鲇和巨暹罗鲤。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六个国家,最终流入中国南海。

  在过去几年里,湄公河水位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下降速度似乎也有所加快,威胁到了鱼类和生活在湄公河流域的6000万人口中的许多人的生计。观察人士称,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在上游流域修建的大坝造成的,这些大坝有时会蓄水,导致鱼类缺少在下游完成洄游所需的水,还会加剧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

  这些变化至少迫使一些决策者重新考虑他们的开发计划。例如,柬埔寨去年年底宣布了一项为期10年的计划,在此期间暂停在湄公河的主河道修建新水坝。

  淡水科学家称,定于今年秋天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必须制定一项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协议,将保护和恢复全球的河流、湖泊和湿地与森林和海洋一样重视。

  “现在到了做决定的时刻,”保护国际组织的Harrison说。“如果我们不对淡水生态系统进行正确的投资,将会为时晚矣。船已经启航,而我们也将无法回头。”

  (译者:流浪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