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期间,我对西藏自治区外办礼宾处达娃玉珍进行了专访。
-对于初次来拉萨的外宾来说,您是否经常被当作为当代藏族青年的代表?
-在西藏外办工作是我的荣幸,也是一种责任。但仅仅通过我了解我们这一代藏族青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对于来访的外宾,我或者我的同事也许会给他们留下西藏青年的一个印象吧。
-当初在外办就职时竞争激烈吗?
-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英语系。毕业后,我在地方政府工作了几年。随后获知西藏外办的招聘信息便参加了考试,最后该单位从20多个人中选拔了4人。我被录用并分配到礼宾处。
-对于藏族女孩或者妇女来说就职机遇多吗?
-机遇很多。我觉得西藏女人比男人更勤奋一些吧。当然,上大学时女生的考试成绩往往比男生高,自然入职机会也不会比男生少。
-你的父母会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吧?可否透露一下您的家庭情况?
-谢谢您对我家庭的关注。他们对我很满意,对于他们来说孩子们安康就好。我父亲是军官,我母亲曾担任法官,现在在人大工作。我们家有四口人,我有一个弟弟。
-在大昭寺,我看到了新婚的年轻夫妇。当代藏族人的爱情和婚姻观有哪些特点呢?
-这个嘛,我虽然已经奔三了,但还没结婚,也没有恋爱经历。所以很难下定论。不过我倒觉得藏族青年跟其他地方的年轻人一样开放和敢爱。我们自祖父母和父母那里继承了佛教文化和习俗。如今,我们这一代更注重传承宗教所赋予的大爱,发扬正能量,摒弃邪恶思想等等。总体上,对于藏族青年来说,继承基于宗教的正面道德习俗已成为一种趋势,这样的意识形态很珍贵。
-达娃,你作为一个文化青年,择偶标准是什么样的呢?
-我喜欢有主张,有思想的人,希望性格和兴趣爱好和我相似。我更注重心地善良,孝敬父母,尊重习俗等方面。至于宗教、社会地位等不是我的首要条件。
–当今的藏族青年一般如何利用业余时间?
-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一起出行游玩。此外,唱卡拉OK也是藏族最喜欢的娱乐之一。我们藏族人都很喜欢唱歌,唱的也都很不错。
-那你呢?
-看电影、看书。我喜欢看情感剧。现在在看法国作家加缪的作品。
-喜欢听什么类型的音乐?
-喜欢听马头琴音乐和蒙古歌曲。在民大期间,校园文化活动上第一次听到马头琴演奏有很深的感触。有一段时间还沉迷于斯日其玛的歌曲,有一次在网上听到她唱的“心之寻”以后开始关注了她的更多歌曲。
-如果让您向蒙古游客推荐拉萨的打卡之地,您要推荐哪些地方?
-我觉得不管是谁首先要推荐布达拉宫、大昭寺和色拉寺吧。另外,推荐品尝藏族传统风味饮食。主要特色有牦牛肉、酥油茶、糌粑等等。除此之外,藏式服装秀也值得推荐。如今,设计师们喜欢把藏袍的一些细节元素与时装相结合,很受藏族年轻人的欢迎。西藏的年轻设计师在时装界也有很多成功的作品。喜欢看电影的话可以去“华美”影院,或者去年轻人喜欢去的街区,感受西藏独有的现代文化艺术气氛,欣赏藏族乐队的现场演唱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拉萨的夜晚,我们在“乌兰巴托之夜”的歌声中潇洒了一回。
从我们住的“嘎吉林”酒店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热闹的夜市。周末的一天晚上,21点左右我们去光顾的时候这里已经很热闹,就像我们乌兰巴托的“青年一条街”。各种商店,餐厅还未打烊,街道上川流不息。还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人和父母一起逛街散步,让我情不自禁的联想起家庭观念深厚的蒙古人。随处可见时尚青年,穿着和发型都很有个性。
我们走到街角的拐角处,便走进了一条酒吧街。当我们犹豫进哪家酒吧时,突然听见“乌兰巴托之夜”歌曲,而且歌词中间的“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那么美”那部分用蒙语在唱。听到这里,我们的选择已经很清楚了。
进去后,我们立马跟着主唱边唱边跳起舞来,很激动,无暇顾及旁人的感受。歌手唱下一首歌之前说了一些话,应该是对蒙古客人的欢迎词,大家鼓掌起来,也许为歌手,也许为我们表达心意。
来客在这里还可以自己上台唱歌,就像唱卡拉OK一样,还有背景音乐。唱的好,客人要求再唱,唱的不好没有一个人送掌声,能看出藏族人很喜欢唱歌。就这样,我们离开拉萨之前在酒吧一条街上,在“乌兰巴托之夜”的歌声中潇洒了一回。
作者:蒙古记者 B.恩赫策策格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
(摘自2019年10月1日UB.LIFE)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