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资讯有故事丨联合国中文日 让更多拉脱维亚学生享受中文带来的乐趣

资讯有故事丨联合国中文日 让更多拉脱维亚学生享受中文带来的乐趣
2024年04月19日 19:48 新浪网 作者 国际在线

  今年的4月19日是谷雨节气,也是联合国中文日。中国高校与世界各地院校合作开办的孔子学院是外国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途径之一。近日,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了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教师。

2023年9月,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教师们在迎中秋活动后合影留念。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是拉脱维亚唯一的一所孔子学院,是拉脱维亚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建立的一所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于2011年11月4日正式挂牌。孔子学院现任的拉方院长贝德高教授是拉脱维亚著名的汉学家,中方院长是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副教授何东。

2024年2月,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贝德高与何东两位院长在龙年迎新春活动上致辞。

  何东: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从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授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拉教育的文化交流和中拉两国的友好交往。截止到2024年3月,我们有行政人员4名、公派教师2名、教师志愿者18人,还有本土汉语教师5人,教学网点18个,其中有一个教学点是武术教学点。这些汉语教学点和孔子课堂遍及拉脱维亚全境。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志愿者唐静表示,由于学中文的学生从小学生、中学生到大学生都有,他们年龄不一,水平不一,需要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应对。

2024年2月,唐静在汉语角用中文给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故事。

  唐静:选对教学法很重要,对于天性好动的小学生,在课堂上我注意多使用游戏法、全身反应法、互动法,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表情和他们互动。例如在学习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时,我会故意把学生们的书、笔袋放到地上,然后装作十分抱歉地说“哦,对不起!”,学生会在一阵大笑后说“没关系”。对于年龄稍大点儿的中学生和成人,在汉字的教授上,我从汉字的本源出发,先让学生们看汉字的本源图片,再猜测是什么汉字以及汉字的意思,再配上笔顺动图,大家都觉得很有趣。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徐申的教学对象是中小学生。中文课是一门兴趣课,他每周要教不同的学生相同的内容。

  2023年9月,中文教师徐申在里加64中开讲第一堂课。

  徐申:因为我教的是中小学生,所以对他们来说要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调动积极性。在课上我会经常进行活动、游戏,通过这种竞争比拼的方式,让他们获得学习中文的成就感。我在第一堂课就给学生发了一张汉字收集表,每一堂课我会通过他们的表现以及课后的练习、小组合作、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等,给他们在汉字收集表上写汉字,表现好的同学一堂课可能会收集3到4个汉字,最后当他们收集到20个汉字的时候,我就会给他们一次机会,从我的盒子里抽取我从国内带来的精致的小礼物奖励,学生都很喜欢。

  唐静表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常常把一些中国文化元素和授课内容结合起来,这样一举两得,学生们既掌握了授课内容,又了解了中国文化。

  在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本部少儿高级班课堂上,学生们展示“吹画”成果。

  唐静:学习各种颜色的中文词语时,我就会介绍中国京剧的脸谱文化,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白色代表奸诈,蓝色代表骁勇。对于年纪小一点儿的孩子,为了提高体验度,我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脸谱”。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制作脸谱,制作完毕后用中文介绍脸谱上的颜色,这样就既学会了颜色名字,又体验到了脸谱文化。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经常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例如,孔子学院日、中秋节晚会、春节晚会等活动。每到这时,唐静都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感受中国文化氛围。

里加64中的孩子们享受包饺子的乐趣。

  唐静:在孔子学院举办的这些文化活动中,我也会承担一些任务,比如为参与者取中文名字,根据他们名字的发音、喜欢的汉字的含义,以及每个人不同的喜好,为他们选取独一无二的中文名字。同时,在课外我也会和学生们一起参加汉语角活动,观看中国电影,一起包饺子、包粽子、猜灯谜,和学生一起体验中国文化。

  徐申:我真的觉得这份工作相当有意义。到现在我都记得当时在出国之前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培训的一些画面,真的很让人感动,感觉自己肩负着教授语言、传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出国之后发现,当学生真的很想学习汉语、真的愿意跟着你去了解中国的时候,确实是很有成就感的。再一个就是出国也确实让我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这一份比较独特的经历和记忆是一辈子的宝贵财富,即使再辛苦,也是非常值得的。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白冰玉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白冰玉在国内给拉脱维亚学生上了3年网课,又在拉脱维亚工作了3年,性格外向的她非常热爱中文教学工作。

  白冰玉:首先中文教学是我热爱的事情,我在每一堂课堂上都非常享受,这已经够了。这6年的经历不仅让我与当地文化深度碰撞,也帮我明确了自己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我要做的事情有用、有趣,令我享受其中,这就是它的意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四川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