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暖城夜话 | 满意度95%!暖城之暖,藏在每一个为青年点灯的夜晚

暖城夜话 | 满意度95%!暖城之暖,藏在每一个为青年点灯的夜晚
2025年03月19日 06:15 新浪网 作者 鄂尔多斯新闻网

  (一)

  夜幕降临,鄂尔多斯康巴什区神华康城社区的教室里灯火通明,数十名青年正专注地学习跨境电商运营课程。讲师从海外市场分析讲到物流方案设计,学员边操作电脑边记录要点——这是“暖城青年夜校”的日常缩影。

  2024年,鄂尔多斯这座以“暖城”为名的城市,通过青年夜校为年轻人搭建起学习、社交与发展的新平台,仅一年时间,市旗区两级团组织已开展1300场次课程覆盖青年超1.4万人次

  青年夜校的“热”从何体现?

  从非遗技艺到跨境电商,从健康运动到职场技能,这里的课程既接“地气”又追“潮流”;从社区服务中心到工人文化宫,58个教学点遍布城市角落;从“青年下班、夜校开门”到“夜校搭子”社交圈。数据显示,鄂尔多斯青年夜校课程动态更新超50门课程满意度达95%以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二)

  “暖城‌青年夜校”,深藏着“变”与“不变”的二元逻辑。

  ‌

  青年夜校在中国并非新鲜事物,但鄂尔多斯的实践赋予了它新内涵。

  这里的课程既传承非遗文化、传统技艺,又紧跟时代热点实打实提升青年本领,如跨境电商、文创设计、AI应用等。课程形式也从单向授课变为互动体验式教学,青年可“点单”需求,夜校精准“上菜”。

  变的是课程内容和形式,不变的是对青年需求的深度回应。青年学员塔娜说:“暖城青年夜校让我重新找到了学习的动力,通过这个平台,我能深刻了解社会当中不同行业的发展动态、职业技能以及运作模式。”

  “青年在暖城大有可为,暖城因青年更显活力”。在暖城,青年夜校不仅仅是一个学习场所,更成为了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的紧密纽带。

  (三)

  ‌青年夜校为何成为“暖城标配”?

  ‌

  在暖城,‌上夜校是“有用”与“无用”的融合。‌夜校课程既有“硬核技能”,也有“生活美学”。跨境电商课程助力青年把握“一带一路”机遇,非遗技艺体验唤醒文化认同,魔术、咖啡拉花等兴趣课则疗愈都市压力。内蒙古原力电商总经理高雅茹作为讲师感慨:“夜校让政策红利转化为青年成长动能,更为本地产业发展开辟出了新赛道。”

  在暖城,‌上夜校交的是“破圈”与“共鸣”的朋友。‌“万物皆可搭子”的社交时代,“夜校搭子”成为鄂尔多斯青年的新选择。达拉特旗通过社群组织志愿服务、户外拓展,吸引3000余名青年加入“社交圈”;2024年底的“暖城青年夜校汇报展演”中,10支青年社团亮相,涵盖乡村振兴、文创设计等领域。不少青年学员坦言:“这里没有KPI,只有志同道合的快乐。”

  在暖城,‌上夜校图的是“常乐”与“长效”的实惠。‌“不是兴趣班上不起,而是夜校更具性价比。”鄂尔多斯坚持“公益属性、普惠收费”原则,构建“青年出一点、市场让一点”的运营体系,让每节课的价钱保持在10-25元之间。通过减免让利、降低成本的方式,鄂尔多斯最终把课程价格打了下来,给青年成长以真金白银的保障。

  (四)

  在“暖城青年夜校”成为城市生活“新顶流”的背后,是当下青年人在忙碌的生活节奏当中,努力探索多姿多彩生活的可能,更是暖城这位“能源汉子”为广大青年营造小确幸的满腔柔情。

  如今,在暖城,“白天逐光、晚上逐梦”正在成为青年人生活的新常态

  在这里,大家没有内卷的焦虑,只有成长的笃定;没有疏离的孤独,只有共鸣的温暖。当青年在非遗课堂上触摸文化根脉,在跨境电商实战中链接全球机遇,在志愿服务中传递城市温度,他们书写的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篇章,更是一座城市与一代青年的“共生契约”。

  当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一座城,赶一夜校”,鄂尔多斯正用行动诠释:城市的温暖,藏在每一个愿意为青年点灯的夜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鄂尔多斯市
来自于:内蒙古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