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普惠性”数字经济的缺失

“普惠性”数字经济的缺失
2020年08月10日 16:05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经营报

      在疫情暴发之前,发展不平衡已经对数字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了威胁。

      普惠性被认为是数字经济的特征之一,但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使得各个国家、地区、阶层、行业和群体之间,存在着信息落差。随着这些问题进一步反映在生产生活中,就可能会造成知识鸿沟、能力鸿沟、权利鸿沟、财富鸿沟,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

      要填补数字鸿沟,不仅仅是指补充数据,更重要的是弥补在数据分析能力和洞察获取能力上的差距。

      数字经济在我国的规模已经不容小觑。此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数字经济增速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不过,为了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我国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了“数字经济”,指出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这是继2017年、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数字经济”第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还公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亮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硬举措”,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

      常青认为,眼下,全球经济的当务之急是寻找到一条着眼长期且可持续的恢复路径,而实现数字经济的普惠性、改变数字经济不平衡的现状则是个中关键。作为科技能力领先的企业,万事达卡也长期以普惠为目标,坚持推动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将更多的人纳入数字化经济体系。他们的策略是为小型企业提供财务、技术、产品和数据洞察等资源型支持,强化相关企业及其雇员的财务安全和活力。

      不仅如此,在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要防止数字鸿沟持续扩大,应结合基础设施、技术拥有和技术使用三个基本维度,充分考虑数字经济条件下数字鸿沟的多种情况,制定全面和系统的治理对策。同时要着重解决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弱势群体的接入和使用,以及深化互联网治理等关键性问题。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张漫游采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