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成都高新区打造高能级载体 五大产业功能区聚集效应凸显

成都高新区打造高能级载体 五大产业功能区聚集效应凸显
2020年10月26日 12:05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党鹏成都报道

  “U谷未来科技产业园建成后,将引进优质企业不低于100家。”这是刚刚落地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的联东集团的承诺。根据协议,联东集团将投资120亿元打造U谷未来科技产业园。

  实际上,今年7月到9月,为期3个月的成都招引攻坚行动,成都高新区已签约众多头部企业:网易、字节跳动、滴滴、奕斯伟、三峡集团、新希望集团等重点攻坚项目51个,其中包括5个百亿级项目,总投资超过千亿元。

  “今年,我们引进了10个百亿级大项目,创成都高新区建区32年以来项目招引最好成绩,比产业转移浪潮鼎盛时期还要好。”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局有关负责人说。

  头部企业为何不约而同选择这里?根据成都市提出“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决策部署,并在全国率先提出“人城产”理念后,成都高新区聚焦强链补链稳链和高品质科创空间打造,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和未来科技城五大产业功能区,区域经济活力迸发,聚集效应凸显,由此探索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就此,四川省决策委员会委员盛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正是基于国内疫情稳定以及双循环的开启,成都高新区通过近几年在营商环境、基础建设、产业链条、市场格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吸引诸多头部企业超前半步,抓紧布局。“尤其是高新区产业功能区建设进程中,科创空间和专业服务平台的打造,极大完善了产业生态,成为吸引头部企业的关键因素之一”。

  头部企业引动“恒星”效应

  “我们将围绕未来科技城的科技属性和未来特征,充分发挥联东集团产业园区运营商的专业优势,加快导入一批优质制造业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联东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联东集团目前在全国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内45个中心城市投资运营产业园区210个,引进制造业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超过13000家。显然,U谷未来科技产业园将为未来科技城带来新的动力。

  不仅是联东集团。记者注意到,随着京东方在成都高新区投资新型显示器项目,目前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已聚集京东方、天马、路维光电、华兴源创、中光电、出光兴产、LG化学、爱发科、业成等一批企业,形成了由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显示面板和模块、下游显示应用组成的产业链。与此同时,京东方更是在成都加码投资,今年6月投资60亿元建设智慧系统创新中心。

  “相关领域人才聚集度高,产业链上下游日益完善,加上良好的营商环境,这是我们深耕成都并多次追加投资的原因。”京东方集团副总裁秦向东说。

  这正是成都高新区的期望所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包括高能级500强企业在内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起着‘恒星’作用,能够带来众多配套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加速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产业功能区,离不开聚焦主导产业,抓牢头部企业,以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和生态链招大引强,方能筑牢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本底。为此,成都高新区在去年就发布了《关于加快聚集高能级500强企业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的若干政策》,对企业落户、资金到位、总部提升给予奖补,期望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由此,头部企业加速落地,已然成为成都高新区在疫情稳定之后的新趋势。其中,投资50亿元的腾讯新文创总部落户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基地;字节跳动计划投资100亿元在成都高新区落地字节跳动创新业务中心项目,预计5年内项目员工规模将达到10000人;投资50亿元的滴滴西部创新中心落户……尤其是十个百亿级大项目的落地,创下成都高新区建区32年以来项目招引最好成绩。

  “随着疫情的稳定,头部企业的投资信心有了提升,也明显加速了布局。”在盛毅看来,成都高新区正是基于“天时、地利、人和”,在产业集群、生态圈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为头部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投资沃土,加上中欧班列(成都)和即将运营的天府国际机场,双循环的市场前景,使得成都高新区在这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大产业功能区强劲驱动力

  9月29日,一桥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与天府国际生物城签约,计划投资71亿元,建设一桥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自有品种抗体药物生产基地。

  天府国际生物城是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共建的产业功能区。这个产业功能区从一张白纸开始建设,至今仅仅四年的时间。截至2019年底,落户天府国际生物城项目已达150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其中,包括5个诺奖团队、4个国家级院士团队和51个高层次人才团队。

  “从一开始,我们就按照产业功能区的概念去发展这片区域。”在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基于科学的顶层设计,天府国际生物城对产业的驱动力已经显现,未来更是潜力无限。

  自2017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大力打造产业功能区,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和未来科技城五大产业功能区,从而多维度、立体化地推动和实现相关产业的强链补链,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落地未来科技城的三峡集团四川能源投资总部项目,总投资高达100亿元。“中国三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用企业,也是入驻未来科技城的第一家中央企业,将重点开展智慧综合能源整体方案投资与建设、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业务。”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管理局筹备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像两个创业者共同的二次创业,发展未来产业、做强未来企业、打造未来城市。”

  在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看来,产业功能区立足区域自身优势和特色,将产业发展集中到某一类产业或行业,聚焦这一产业的发展方向,从而使产业功能区的产业发展站在了全球产业发展的前沿。

  “人城产”构建宜居宜业空间载体

  “除了高能级重大项目,我们还引进产业社区项目,如修建人才公寓、配套市政道路、人工湿地等。”作为成都高新区五大产业功能区之一,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产城融合,生物城正着力打造产业生态圈。

  记者多次到天府国际生物城采访发现,这里的人才公寓、学校、医院、公园湿地、绿道等配套设施正在加快建设和完善。“我参观过欧洲很多生物小镇,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虽然起步晚,但比较起来发展速度更快、规划更前沿,这里有很好的发展潜力。”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胡贝尔曾这样形容这里。

  发展潜力,源于成都高新区所推动的“人城产”理念。“过去的产业园区,只注重产业聚集度,在宜居宜业环境吸引力方面,远远不够。”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重点是要改变原来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营造产业生态、创新生态、生活生态和政策生态,提高功能复合率和宜居宜业度,打造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空间载体,其体制机制改革最根本的方向就是专业化。

  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看来,天府国际生物城通过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可以营造宜居宜业的产业环境,进而吸引人才入驻,更重要的是把人才留住;同时医疗消费配套可以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一环;再有公共实验室、智能化生产车间、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等配套给企业发展以支撑,也就成为了生物医药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仅是天府国际生物城,新经济活力区以创新提能为工作核心,积极推动高品质科创空间及科创平台建设,优化企业梯度培育,营造新经济应用场景,持续夯实产业生态圈;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加快推进功能区实物量转化,把握产城融合内涵进一步提升功能区配套能力;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提档升级现有商圈,大力营造消费场景,加快建设世界知名的公园式商圈;未来科技城以实物量为导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品质内涵……

  在盛毅看来,随着头部企业为代表的高能级企业落地,在建设五大产业功能区的工作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吸引中高端人才。“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前以物为本、以土地开发为本、以产业集群为本的传统模式,‘人城产’以人为本,只有创造良好的城市居住、生活和创业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盛毅说,这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思路和逻辑,是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成都京东方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