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政府包巴士接回外地员工 “小商品之都”义乌复工“抗疫”

政府包巴士接回外地员工 “小商品之都”义乌复工“抗疫”
2020年02月19日 15:40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郭阳琛 颜世龙 上海报道

  2月16日,义乌市人社局和财政局联合推出《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的意见》,企业包车补助、自行返义员工补贴、专车接送等措施引发热议。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针对外贸、电商、物流等“六小行业”企业,义乌市实行备案制。截至2月17日,市场已有5万多名经营户、2万多名采购商完成申报;外贸企业已复工477家;全市35家电商园区已全部复工,年销售亿元以上电商企业已复工59家;快递企业113家全部恢复营业。

  连日来,多名义乌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向记者表示,各企业、市场已陆续复工、开市,部分员工也已乘坐政府包车受惠返义,但用工难仍是当地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多数受访企业表示用工缺口甚至大于六成。

  经济学家、浙江省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表示,当下企业复工还是面临一定挑战的,政府、金融机构等此时都应“站出来”帮助企业实打实地解决问题。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是一种倒逼,倒逼企业要走上转型的道路,早点布局转型升级。

  “地标”开市

  从服装、鞋帽,到五金、钟表,生活中所需的各种小商品,可能都产自浙江中部的这座县城。以小商品起家的义乌,现在已具备将210万种商品出口至全球的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967.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5.9%,增速高于浙江省7.8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占浙江省总值的9.6%。

  2月18日,这座城市的“象征”——中国小商品城国际商贸城一区、二区“提前三天”率先开市。

  此前,义乌市“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第四号令决定,对义乌全市各大市场开业时间做出调整。其中,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二、三、四、五区,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孵化区等均延迟至2月21日开市。

  据义乌市宣传部负责人介绍,义乌借鉴上海进博会办展经验,对市场实行封闭式单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市场标准化防控措施。先期开市的国际商贸城一、二区共设16个入口、每个入口配备有红外线测温仪等智能设备,一旦进出人员体温高于37.3摄氏度,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提对所有入场的经营户和采购商采用“一人一码”核验进场。

  与此同时,义乌市的各类企业也在做好防疫的情况下,逐步恢复产能。

  “我们有170个车间,现在开了大概30多个车间。”来自湖北的李凯(化名)是当地一家光电公司负责人,目前他还在隔离期,因此暂时在家办公,他告诉记者,目前义乌企业是分批复工的,涉及民生、医疗等的重点企业是优先安排的。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到每家企业实地勘察走访,确定隔离标准、措施、相关文件都达到要求才能复工。

  2月13日,向政府提交了复工备案的棒杰股份陆续迎来了各地返程的员工。“除湖北籍外的员工已经回来了几百人,流水线也开始运转了。”公司董秘林明波表示,返程的员工需要在宿舍集中隔离14天,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已经备齐,进入工厂车间前手和脚底都要消毒,“体温每天测量四次,我们给每名员工注册了电子健康卡,可以随时关注员工的身体情况”。

  陆杰(化名)是一家纺织企业的管理人员,工厂所在的义乌市城西街道专门派人负责企业的防疫工作。“我们个人、车间、办公室、宿舍、餐厅都按照政府的要求做了预防,下了班就不能在公司内逗留走动,我们自己采购了一批口罩,市政府、区政府也给我们准备了手套、酒精、消毒液等物资。”他说。

  返程员工政府“买单”

  “企业复工确实需要各界实实在在地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在周德文看来,疫情已经持续近一个月,大部分企业只有支出没有收入,资金链普遍非常紧张,要复工至少要有三个月的资金准备,工资、房租、各项费用都要支出,那如何帮助企业在特定时期降低成本,是义乌政府、金融机构等需要解决的问题。

  2月16日,义乌市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的意见》显示,对企业通过包车、企业间拼车等方式接送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员工所产生的包车费用,由市政府全额补助;对2月22日前来义的企业员工,车票费用全额补贴,23日至29日返回的减半补贴;对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员工,由政府组织专车、铁路专列、专门车厢负责接送,包车费用由市政府全额保障。

  2月17日,义乌市执法局又出台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十项举措,包括指导支持企业防控疫情、支持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开工、落实惠企政策、开展建筑工地渣土管理服务、推行“综合查一次”等。

  上述义乌市宣传部负责人还表示,在严格落实浙江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17条政策基础上,义乌还鼓励全市29家金融机构通过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渡过难关。

  “这些政策至少表现了政府的诚意,也是给外地员工信心,义乌是欢迎大家回来的。”周德文表示,义乌主要是外向型贸易经济,各个国家的顾客会到义乌来,所以涌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者。“他们不回来拿什么复工呢,第三产业为更需要这些人回来,所以这个政策普遍受到欢迎。”

  陆杰负责该项政策在公司的对接和落实工作,目前大致拟定了云南、贵州、安徽等7个省份,义乌市将派专列或包车将员工接回

  “帮助肯定很大。”陆杰告诉记者,因为不能开会,只能通过微信工作群进行宣导,相关政策文件已经全部发到公司的部门群、企业群里让各级员工查看,包括政府车费报销、补贴的流程等。

  李凯也为上述政策点赞不已,“新政落实的还是挺好的,我们公司也有几十个员工坐大巴回来的,车上都有医疗人员,第一批马上快到义乌了。”

  “这个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落实起来还是有差距。”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是义乌市数一数二的大型纺织企业,该公司负责人事招聘的崔湘赣则认为,因为员工较多且比较分散,许多政府包车只能到当地市区,但是员工在各个不同的乡镇。如果要到一个地点集中起来,还不如自己坐车回来方便,而且员工也不放心集中在一起。

  崔湘赣告诉记者,公司的员工大多分散在各个省份,如果每个地区都派包车也不现实。我们公司在宿州本来有一批较集中的员工,也打算推行这个政策,但通知员工后,大多数也不是很乐意。

  “太缺员工了”

  朱强(化名)的电子厂虽已复工,但他还是愁眉不展。

  “我们公司按照政府的要求,对到场的人员做一个信息盘查。每天厂区定时用酒精或各种消毒液消毒。但防疫物资属于消耗品,现在还比较紧张,属于有市无价的状态。”他希望,政府能继续帮忙对接口罩、消毒液等物资,让工厂能尽量多储备一些,免除开工的后顾之忧。

  更让朱强担心的是工厂的用工压力。“现在返岗人数很不理想,往年这个时候复工员工大概在1000名,目前缺口还有六成。”他表示,已经回来的员工大多来自贵州、云南、黑龙江等省份及金华本地。如果人员跟不上,产品生产量不能及时满足客户订单,没有产出还将影响到下游企业,“大多数企业应该都有类似情况”。

  陆杰所在的公司还有千余个员工缺口。“现在才回来500多人,我们去年有3200多名员工。”他告诉记者,像河南、安徽、云贵、江西等地区,“土政策”较多,许多员工想回来开工,我们也开出了企业员工复工证明,但是村里就是不放行,“他们拿着证明去到当地的乡镇政府,乡镇就说2月底之前不允许出来”。

  浪莎针织预计2月20日正式复工,目前近60个生产车间也才开了1个。据崔湘赣介绍,由于企业员工较多,目前通知车间主任统计返程员工,但是很多湖北地区的车间主任自己都回不来,“我估计能回来的员工应该也不会很多,能到六成就不错了”。

  崔湘赣告诉记者,目前招聘工人主要是通过劳动市场,管理人员在智联、恒信、BOSS直聘等网站都有发布,但义乌的工资、竞争力还是赶不上上海、广州等地的工厂,政府也时常组织集体招聘但效果欠佳,“此次因为疫情招工缺口无疑会更大” 。

  记者注意到,为了缓解企业用工难题,义乌市也在“义乌发布”等官方平台“帮忙”发布企业的紧急用工需求。此外,对于非公企业直接招用首次在义就业员工,义乌市还将给予1000元/人的补助。

  朱强也在上述平台发布了“急需100名技术操作员”的招工信息,但几乎没有什么反馈的信息。“现在我们经常合作的智联招聘、恒信人才网也在给我们想办法,实话讲我们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还是老带新的效果更好一些。”他表示。

  “复工会遇到很多困难,有的企业喊着用工荒,但员工一回来就被解雇了。”周德文预计,未来三个月还将出现比较严重的解雇潮。尽管政府三令五申,包括社会也鼓励企业要与员工共命运,但有的企业真的要撑不下去了。

  周德文表示,希望企业和员工共命运,员工也要理解老板,要“抱团”同甘共苦。“政府当然应给予帮助,但其也要自力更生,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砸锅卖铁来复工,这种咬着牙也要渡过难关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

  (编辑:颜世龙 校对:张国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义乌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