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村上春树:我劝自己善良一点

村上春树:我劝自己善良一点
2019年07月22日 07:30 新浪网 作者 伊心同学

  

  村上春树:我劝自己善良一点

  村上春树:我劝自己善良一点

  很难说,村上春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作家。

  他是一些人挚爱的男神偶像,也是很多留学生前往日本学习的最初日本文化启蒙者。

  但也成为了一些人公开批评的举例。他们会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更多的是个人情怀和自我探寻,认为这种“苦咖啡式”的文学太过于注重小的自我,缺少了一些更大的现实使命,丢失了文学本身的社会责任感。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尽管村上春树是众所周知陪跑多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但总是与大奖擦肩而过。

  这本是一个伤心的故事,但有人总会说:“如果村上春树得奖,是对传统文学的不敬。”

  一般人可能会对这种评论有着很强烈的反应,但村上春树不会。他永远都能脱离这一切,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不在乎。

  就像他自己所说:“任何奖项也比不上读者对自己的信任。”

  村上春树说自己,会记住读者对他那份无条件的信任。

  尽管有时候,一部作品不那么令人满意。但读者会对他说:“这部作品不够满意,但没关系,村上君,下一部作品我还是会买,相信下一部作品会更好。”

  这是来自读者的鼓励与爱,成为了村上春树最好的“信用资产”,也是支撑村上春树拿起笔来写个不停的动力。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直到自己可以放心地说,绝不会因为有更多的时间,这部作品可以完成的更好的念头。

  他可以很自信的回答,自己交付出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怀着对读者最大的善良来交付。

  善良?

  用这个词形容一个作者对读者的情谊?没错,村上春树是绝对可以担当这个词的。

  作为一个写作时间超过40年的资深作家,用作品本身赢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村上春树身上的“善良”从未褪色。

  作为一个翻译过大量优秀作品的译者兼写作者,村上春树却始终不愿意把生活里的惨案变成写进小说的素材。

  尽管他知道,这样做直接反映出情感冲突,会为他带来更高的文学奖项。

  但是他却不愿意那么做,因为那是对受伤者更深刻的伤害记忆。

  和得奖比起来,村上春树更愿意做读者的心灵好友,更愿意为他们带去心灵的抚慰,找寻自我的意义。

  在那些“心怀大志”的作家眼中,纯上式的隐喻过于孤独,总喜欢用“水井”和“洞”,去影射个人成长的困境。而专注生活本身,又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缺乏大格局。

  但作为读者,无论如何都会被村上春树那些温柔的呓语,抚慰人心的话戳中心底。

  而这一切,对于在绝望中寻找自我的人,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其实在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对于一个颇有名气的小说家来说,写作真的是一个可以随便变现的时代。

  村上春树却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拒绝了很多动人的物质及财富诱惑,重来没把写作当成只是赚钱的工具。

  对写作,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尽管有时候也会无情的书写一些人性的阴暗,但村上春树始终也对人物报有一种旁观者的同情。

  《刺杀骑士团长》这部作品,可能是村上春树对人性本身尺度最大的一次剖析。可他对故事里的角色,又留有了一些悬念,让读者自己“揭秘”。

  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体”。行文基于现实主义,而故事是非现实主义的。“充分使用现实主义文体推进非现实性故事”,是村上最独特的自我表达。

  《猫头鹰在黄昏起飞》这本长长的访谈录,是村上春树和一位年轻的女作家之间的访谈录。

  整本书更像是一个晚辈向前辈询问人生经验的书。在这本书里,村上春树的很多生活小细节,都呈现出来。

  我试图把那些碎片拼凑在一起时,发现村上春树的各种人生经验,其实也都是以“善良”为初心的。

  说来也很神奇,村上春树的写作热情被点燃,是在他29岁那一年看棒球比赛。

  不知道是否这种充满动感的体育比赛,激发了他体内的荷尔蒙?那一天,他就有一种使命感,驱动自己去写小说。

  于是他趁热打铁,到文具店买了纸笔,说干就干。

  没想到这一时性起的热情,点燃之后,会跟随他长达40年的时间,而且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生于1949年的村上春树,从接近30岁的时候开始,保持着每天书写4000字的习惯,也就是大约10页左右。

  他坚持每天固定花4到5个小时,推进这项“工作”,从不以灵感枯竭或者过度释放写作激情改变写作计划。

  所以村上可以自豪的说《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而把写小说当成职业,的确是这个世界上少之又少的人,才有能力实现的梦想。

  村上式的写作方式,大多数人实践几天都会觉得枯燥无味。

  但在村上春树看来,既是享受写作的本身,又是保持着写作中最有趣的思考活动。

  我也是在这本访谈录里,知道了村上春树没有孩子,也许他所有的写作过程,就是养育孩子的本事。

  慢养,等一朵花慢慢绽放,遵循生命本身的规律。这其实是对自己保持善良的最好方式。

  回想起村上春树在《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将自己30多年跑步的习惯,作为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用于对抗繁重的思考与写作任务,同样是他,对自己的善良。

  村上春树坚持把“写作融入生命”。

  他讲述自己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不断打开抽屉的过程,这个感觉被他形容的特别有趣。

  好像宝贝一直都放在抽屉里,打开的时候,“就像一个巫师一样霹雳啪啦的召唤灵感”,在写作过程中,这些灵感都会不断地自动汇集。

  而不写作的时候,村上春树的头脑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考,他自己形容“不断地往抽屉里装东西。”

  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物件,都可以成为村上春树笔下的“角色”。

  比如《刺杀骑士团长》中的猫头鹰,就曾出现在村上春树的日常生活中。

  结果在写小说时,这个猫头鹰的角色自然就迸发出来了。

  如果没有对生活的善意,其实是很难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一切微小的事物。

  更没有办法用文学语言的质感,用欣赏的状态,呈现给更多人,让更多人感同身受。

  有意思的是,村上春树始终在作品中保留着一种对现实的隔绝,让自己的文学独立于某种倾向或“意念”。但是生活中的他,又总是积极的在各种场合主动走进现实。

  在耶路撒冷文学奖的演讲现场,村上春树深情的说:“若要在一堵高耸坚硬的墙壁与飞向墙壁碎掉的鸡蛋之间作出选择,我会永远选择站在鸡蛋那一边。”

  面对并不完美的世界,村上春树会感慨:“我们的人生并不能单纯的划分为明亮或黑暗。在那之间有所谓阴影的中间地带。能够认识那阴影的层次,并去理解它,才是健全的知性。”

  这是村上春树对生活的善良,更是他对读者、对自己的善良。而这一切,是看过不美好之后,依然保留的那份诚挚的善良。

  用村上春树自己的话来说:“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

  谢谢村上春树,愿我们都能被善良温柔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村上春树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