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夏衍把近8000件邮品捐给了博物馆 他说:“集之不易,希望不要再分散了”

夏衍把近8000件邮品捐给了博物馆 他说:“集之不易,希望不要再分散了”
2020年07月05日 00:00 新浪网 作者 新快报
夏衍把近8000件邮品捐给了博物馆 他说:“集之不易,希望不要再分散了” ■夏衍
夏衍把近8000件邮品捐给了博物馆 他说:“集之不易,希望不要再分散了” ■大龙(薄纸)邮票四方连(发行日期:1878)
夏衍把近8000件邮品捐给了博物馆 他说:“集之不易,希望不要再分散了” ■小龙(毛齿)邮票四方连(发行日期:1885)
夏衍把近8000件邮品捐给了博物馆 他说:“集之不易,希望不要再分散了”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小字肆分(发行日期:1897)
夏衍把近8000件邮品捐给了博物馆 他说:“集之不易,希望不要再分散了” ■小龙加盖大字改值邮票四方连(发行日期:1897)
夏衍把近8000件邮品捐给了博物馆 他说:“集之不易,希望不要再分散了” ■夏衍收藏的日本古封片

   他的集邮生涯长达77年

   “集邮,是一种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文娱活动”,这是夏衍生前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夏衍不仅是我国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和文化艺术界领导人,还是一位藏品丰富、邮识渊博的集邮家,收藏了大量珍稀邮品,被誉为“中国第一代集邮家”。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收藏的很多珍品得自上海

   夏衍先生不但是“中国第一代集邮家”,而且是一位资深的收藏家,出版过《夏衍珍藏书画选集》《夏衍旧藏邮品精选》等书。1914年,14岁的夏衍,就开始涉猎集邮这项始于欧洲的雅趣活动;直到1991年,91岁的夏衍,再次将邮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为止,他的集邮生涯长达77年之久。爱物惜物,又不为物所累,作为一代收藏家,夏衍先生有自己的“格”与“品”。这种“格”与“品”的集中体现,就是他和他的家人曾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出他毕生珍藏的全部的珍贵邮票7391件(7791枚)。

   夏衍的孙女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祖父曾说“上海在集邮和鉴赏邮品上,是全国之冠。我集邮不多,但大多得之于上海”。在1990年代,他陆续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清人纳兰性德手卷和全部邮票,因为他觉得上海是藏邮全国第一的地方;向浙江博物馆捐赠扬州八怪、齐白石等书画94件,因为他觉得浙江是书画重镇;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手稿和文献资料;将几乎全部的图书捐给了现代文学馆。后来,他们又把他的手稿等文献资料捐给上海图书馆,把日常生活用品捐给纪念馆,即是夏衍旧居。她觉得,他们家的捐赠处理得比较好,各种不同类别的东西都找到了归宿。

   据悉,第一次捐赠在1991年2月,夏衍本人捐出233件邮品;第二次捐赠在2009年,夏衍的长女沈宁女士再将父亲留下的7539件邮品捐出,两次共捐出近8000件珍贵邮品,堪称价值连城。

   “大、小龙邮票”和“红印花邮票”价值最高

   到底珍贵到什么程度?我国邮坛的重量级人物、曾担任过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暨集邮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上海市集邮协会专家刘广实先生说,在夏衍先生的收藏中,“大、小龙邮票”和“红印花邮票”分量最重、价值亦最高。为什么?就在于大龙邮票是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小龙邮票是中国的第二套邮票,同时它也是中国的第一套有水印的邮票;就在夏衍捐献的小龙邮票中,竟然还有诸多“小龙加盖大字邮票”,当时加盖的数量就很少,目前国内留存极少,当然是倍加珍贵;还在于夏老捐献的红印花邮票属于清代的国家邮政邮票。清政府自1896年正式开办邮政以后,随着邮政业务的扩大,现有邮票不敷使用,于是就将上海海关委托英国华德路公司印制的100万枚红色收费凭证中的65万多枚加盖改作邮票。由于加盖数量少,且使用后保存下来的更少,所以红印花邮票极为罕见,一个单枚就已经价值不菲了,更何况夏衍先生捐赠的还是“红印花联票”呢,当然是尤其珍贵难求了。

   “人是要有些爱好的”,“集邮,是一种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文娱活动”,这是夏衍生前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

   夏衍爱上集邮,大约是在1914年左右,他看到家中来信上贴着花花绿绿的邮票,便产生兴趣,于是一张张收集起来。在日本求学的7年间,他收集了100多枚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实寄封片;在“左联”时期,他与鲁迅、郁达夫、田汉、阳翰笙等人书稿往来时,都精心存好邮票。抗战爆发,夏衍在颠沛流离、辗转救亡的革命斗争中,仍不忘这一业余爱好。新中国成立后,每逢新邮集发行时,他总是要购置几套。

   他特别注重集邮收藏的“格”与“品”

   夏衍收藏邮票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他从不收藏错票。尽管错票在市场上会有很高的价格,但只看重邮票欣赏价值的夏老关起小楼成一统,只享风雅趣,不问金钱和市值。这正是夏衍与好多集邮收藏爱好者的区别之所在,他特别注重集邮收藏的“格”与“品”。

   这种集邮收藏的“格”与“品”,还表现在夏衍“集之不易,不能分散”的收藏思想上。他从不自认为是收藏家,集邮、藏画被他自谦地归结为“人是要有些爱好的”。雅好背后,他也曾说:“我当时收藏这些东西,除了个人爱好之外,也有一点怕文物流失到国外的意思。所以献出之后,就算了却一场心事也。”一生只为兴趣追索,懂物惜物,风雅自乐,但在国家大义面前,情怀慷慨,奉献全部。夏衍说:“中国士大夫只知道收集书籍字画,古董玩器,而不知集邮。集邮活动最初在欧洲兴起,后来传到中国。中国的邮政总办又一直是法国人担任。所以收集中国邮票,国外倒比国内容易些。能把这样丰富的中国邮票、实寄封、明信片的珍品收集回来,这对国家是一个大贡献,集之不易,希望不要再分散了。”

   有一个值得一说的细节是,在他捐献的字画上都盖了一枚齐燕铭刻的印章:“仁和沈氏曾藏”,仁和是杭州,沈是他的本姓,不留全名,是曾藏而不是珍藏,都表明了他不贪功、不占有的态度。由此可推见,他从收藏之初就萌生的捐献意识从未改变过。

   收藏轶事

   草绳扎稿费买邮票

   据邮商谈佐麟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他先后在南京西路、黄河路设集邮柜台,经营中外邮票和邮学书刊。常有一位风度出众但又十分随和的中年人光顾柜台,挑选清代邮票和中华邮政时期邮票。次数来得多了,就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有次,这位沈先生来买邮票,从包里取出一捆钞票,谈佐麟觉得特别,就随口问一句为什么用草绳扎钞票?沈说是刚拿到的稿费。交往久了,才知道他就是夏衍。据透露,夏衍调文化部任副部长后,来沪时还设法找到已搬家的谈佐麟,并问起一部自清代大龙至解放前邮票邮集的下落。

   夏衍藏邮中的日本实寄封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收藏品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挖掘。夏衍自1920年起留学日本7年,为这批邮票及古封片的收集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水原明窗是日本当代的集邮大家,也是夏衍的邮友,他多次到家里看望过夏衍,两人用日文交谈、品邮,水原先生对夏衍的日本古封片非常向往,曾开玩笑地提出要用一队丰田车换一张,夏衍听后哈哈大笑,“交易”显然没有谈成。水原说过,“如在日本,您早就是大富翁了”。在夏衍1991年向上海博物馆捐赠的这套日本古封片集里,第一张是明治七年(1874年)实寄日本邮政明信片,而水原明窗1990年寄给他的,印有象征中日友好梅花和樱花图案的纪念封是最后一张明信片,时间跨越了100多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