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书讯 | 吴慧平著《我眼中的书法学》正式出版

书讯 | 吴慧平著《我眼中的书法学》正式出版
2023年09月27日 17:51 新浪网 作者 新快报

  

  张同印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是汉字表意功能与艺术功能的统一,欣文赏字不可或缺。汉字具有深厚的艺术素质。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的表意性是汉字艺术素质存在的基础。汉字源于象形,在象形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特有的造字方法。汉字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表意性的特征。

  构成汉字最小单元的字素是笔画,汉字笔画具有多样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汉字组合成数以万计的单字,单字结构具有方块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汉字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篆、隶、草、行、楷五种基本字体,五体在笔画形态和字形结构上各具特点,汉字字体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笔画组合成单字,单字集合成篇,既要协调统一又要生动活泼,汉字的篇章布局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些均是汉字艺术素质的基本要素。

  书法具有艺术文化的属性,又与其他文化密切相关。凡与汉字及其书写相关的文化都与书法相关,涉及制度层面以及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如科举、铨选、哲学、宗教、教育、文字学、文学等。书法学科具有边缘交叉的特点。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书法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书法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特别是书法博士点的建立,以大文化的视角审视书法,抓住书法的本质特征和学科特点,高屋建瓴,增加了书法知识的厚度,拓宽了书法的研究领域,增强了书法的学术深度,提升了书法的理论高度,丰富了书法的理论体系,完善了书法的知识系统,从而提高了书法在国家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扩大了书法在国内国际的影响,使书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吴慧平同志本科专业是地理学,对书法怀有浓厚兴趣,又转攻书法硕士。不以此为满足,其又继续攻读人文地理方向的博士学位,寻求书法与人文地理之间的融合,探索书法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其博士后的论文以人文地理的视角考察书法,是书法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科研成果。

  “广谷大川者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我国的地理环境对最具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吴慧平同志由《书法、筷子、毛笔之间的地理学猜想》展开去,把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鉴赏、书法技法等书法本体与人文地理相结合,从宏观到微观,涉及汉字产生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与书法风格、书法地理的地域空间、书法文化景观、书法文化传播模式、书法文化生态、书法文化区域等,提出了书法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书法文化现象中有关地理学的问题,在学科交叉研究中另辟蹊径,取得了许多新突破。

  吴慧平同志在《笔象·笔意·笔境》中提出了书法鉴赏的“三层次说”。所谓“笔象”是书法所展现出的一切可视的视觉现象的内在形式的综合,是在汉字形象基础上的抽象与概括。主要包括点画之象、结构之象、幅式之象、墨象等。所谓“笔意”就是书法家通过个人的艺术实践,在笔象中所产生的意趣与情调。由“象”而“意”的中介是“笔势”。所谓“笔境”是在“笔格”的基础上产生的,指作品形式构成的审美效果所表现出的风采、品格、格调特色。“笔境”是书法家才识、修养、功力的整合,反映书法家内在的精神世界。“笔象”是书法鉴赏的基础,“笔意”是由“笔象”通过“笔势”进入“笔境”的中介。“笔境”由“笔意”和“笔格”构成,是书法审美的最高境界。

  “三层次说”界定了书法鉴赏的技能本质,提出了书法鉴赏感知力的培养架构,总结了书法鉴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形入神、逐层深化、逐阶递高的鉴赏层次,开启了书法鉴赏的新路径,为书法鉴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吴慧平同志长期从事书法高等教育,不仅在培养书法高层次人才方面成绩斐然,在艺术实践方面日益精进,还在学术领域奋力开拓取得了丰硕成果。论文集是吴慧平同志30年来在书法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涉猎广泛,视野开阔,视角独特,尤其在书法地理学和书法鉴赏等方向勇于开拓,颇具创新性;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遵循学术研究的规律和法则,论必有据,言必有由,学术态度端庄,学术功底扎实,不图功利,不慕浮华,踏实前行,行稳致远。衷心祝贺吴慧平同志书法学论文集付梓出版,期望其今后有更多学术成果问世,学术研究永远在路上。

  癸卯新春于五德斋

  序二

  叶培贵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当代中国书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相当的曲折。学科之名及其体系源自西方,许多中国传统学问比如中国画、书法不易定位,于是曾经有“特设”的设置,耐人寻味。不仅是西方知识分子,就是民国时期的一些中国学者也不认为中国书法是一门艺术样式,更不用说发展成一个学科了。隶属于中国文联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直到1981年才开始成立,比中国美术家协会足足迟到了32年。高等教育体系内的书法学科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开设本科及70年代末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1993年以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逐步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人才培养体系终于完整了,但也仍在“美术学”之下。在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书法成为“艺术学”一级学科的一部分,同时与美术并列,获准以“美术与书法”之名培养专业型博士,中国书法才算是在学科体系内找到了与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并列的位置。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艺术门类,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学科”的舶来品以及现代学术的性质,决定了其治学路径、方法和规范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必然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在不丧失自身话语权的前提下进入西方化的学科体系,成为六十年来所有从事书法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学者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传统书学的典型学术范式依附于传统的经史子集,自宋以来均以题跋、札记为主,即使力求自成体系的著述,其思维、架构也不同于西式学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开展以及《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书法报》等刊物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为书法学科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特别是近四十年的发展,书法学科开始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尽管各个分支领域发展很不平衡,如史学研究和文献考证兴盛,而书法理论、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书法教育、书法实践等相对薄弱。但无论如何,已经开设了书法专业的高校,都在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某一领域的研究,总体上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态势。

  《我眼中的书法学》一书,出自广州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先生慧平教授之手,可谓三十年来从事书法学科建设的智慧结晶。50篇论文,涵盖理论、鉴赏、教育、批评等领域,而统归“书法学”名下,可见旨归所在。

  慧平先生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出于对书法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本科毕业后辗转三年,负笈京城,最终得以在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跟随欧阳先生中石教授、张先生同印教授诸先生学习书法。彼时我刚留校工作,与慧平先生谊属同门,有幸见证其学术成长过程。他为人低调,朴实厚道,不尚空谈,好学敏求。他结合本科所学地理专业,致力于运用地理学方法开辟书法研究新领域,令人耳目一新。其本科毕业论文《略论地理环境与中国书法》发表于常德师范学院学报《武陵学刊》1996年第二期后,先后在《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五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科信息集粹》1997年第一期上被全文转载,可见学界对他率先涉猎的书法文化地理研究方向的肯定与认可。研究生期间,他在《书法研究》上发表了《尚意书风的衰微—南宋书法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书法产生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文化区研究》等多篇论文。硕士毕业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跟随中国著名的文化地理学家司徒先生尚纪教授从事文化地理的研究工作。这种跨学科的视野和求学路径,为他后来的书法文化地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本师欧阳中石先生所主张的“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文化”提供了极佳的研究例证。2009年他以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文化地理研究》为基础修改出版的《书法文化地理研究》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二等奖,进一步得到书法学界的肯定。

     2004年博士毕业后,慧平先生一直在广州美术学院工作,研究视野逐渐由书法文化地理研究转到书法鉴赏以及教学与创作,出版了许多专著和教材。广东唯一的国标教材《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即是他担任执行主编。他主编的广东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走进岭南书法》,不仅面向全省中学发行,而且还被翻译成马来西亚文、越南文等多种文字出版。专著《笔象·笔意·笔境—书法鉴赏的艺术》被评论者认为是“有创见而理论体系完备且独具特色之书学著作”。2018年起他担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书记、院长,又将思考由书法鉴赏、书法批评领域扩展到书法教育和美育,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真知灼见频出,俱在文集,读者慧眼可察,不须我再赘言。

  业师欧阳先生认为,书法家的文化素养其实不是“字外功”而是“字内功”。书法应该与其所生存的日常、所依托的文化之间互相交融。对书法艺术的研究,不应止于“艺术”范畴,而必须扩大到“文化”层面;对书法家的要求不能止于笔墨,而必须扩大到学问,延伸至文化。慧平先生每一个阶段的学术研究都有较为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既符合书法广泛联系社会的特点,又与慧平先生本人的学术生涯息息相关,因而呈现出不断深入书法本身而又不断拓宽时代关怀视野的趋势。对于如何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建设书法学科,我想,他的履迹一定可以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

     慧平先生责我以序,我愧不敢当,勉力回顾交谊及个人学习体会如上,但愿对读者阅读微有助力,也期待慧平先生和读者赐正。

  书 评

  苏刚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吴慧平先生是我敬仰的人,仅凭他身居行政要职,事务繁忙,但仍潜心于学问,集腋成裘,就让我自愧不如。大作付梓之时,传来文稿,嘱我为序,实慰我先睹之快。以我若干年前对吴慧平先生博士论文的拜读,其地理学、历史学介入书法文化的跨学科研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今细细品读大作《我眼中的书法学》,学问精微处愈加清晰——大胆假设、细心求证的严谨;见微知著、充满睿智的思考;直面现实、勇猛精进的勇气在字里行间脱颖而出。

  新作分为书法理论、书法鉴赏、书法教育、书法批评、书法实践五个部分,包括了书法领域的主要问题。这种针对各个专题展开的文章如同串起来的珍珠,在展现每一颗珍珠的魅力同时,渗透了作者对书法整体的思考。比如书法理论篇的《书法、筷子、毛笔之间的地理学猜想》《汉字产生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与书法风格》等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让人在如沐春风的愉悦中完成书法地理的洗礼。在这个开篇引领下,余下的书法主题渐次展开。作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的院长和书法教授,书法教育篇凝聚了吴慧平先生多年站在高校书法教学第一线的思考。其中《书法与美术并列是书法学科的胜利吗》《书法美育的内涵论略》《我在美术教育系的七年》诸文尤其精彩。难能可贵的是,面对书法学科升级的利好,他从历史的、文化的、学科的、育人的非功利视角出发,提出审美与文化共赢的观点,这不仅需要超越专业、超越功利的历史站位,更需要学科建设探求真知、直面现实的勇气。

  我认为,《笔象·笔意·笔境》是在书法学科建设上一篇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章,它建构了书法鉴赏学的框架,即象、意、境三个层面的循序渐进。它既打破了书法鉴赏“性灵派”的唯心弊端,又以唯物辩证思想搭建了书法美育的进阶之路。随着书法教育和书法美育逐步深入,这个理论贡献的重要性势必会得到更加深刻的认识。颇具特色的《都市寻宝记》一文看似与此无关,实为记述作者参与修复《孝经》缺失屏风之事:几经文字对照与考证,确定屏风中的《闺门》章附在《广扬名》之后,而且没有空格写。在一波三折的可能性叙事中,作者没有把书法研究停留于纸面,而是以书法考古介入现实,深入民间,融入生活。然而,让我心动的是屏风修复中引发的种种思考与认知,它们充满了人性与历史的温度。其实,这是当下书法介入生活的鲜活案例——让我们不仅知道从何而来、向何处而去,更重要的是让书法重新参与当下人们精神世界的建构。或许,这才是书法美育的终极目的所在。

  其实,读书是件见仁见智的事,但是,源于吴慧平先生的精彩奉献,让包括我在内的读者拥有了这样一次幸福的读书之旅。

  2023年8月5日于北京海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