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左胸巨大肿瘤严重压迫心肺,专家成功“拆弹”仅出血5ml

左胸巨大肿瘤严重压迫心肺,专家成功“拆弹”仅出血5ml
2025年03月16日 21:45 新浪网 作者 新快报

  新快报讯 惠州女患者张姨(化姓)去年年底发现左胸巨大肿瘤,多方求医,但手术难度大,只能接受化疗。然而化疗不但没有缩小肿瘤,还让她差点被送进ICU,在鬼门关徘徊……日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王继勇主任团队为张姨成功“拆弹”。王继勇建议,应重视体检,重视定期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张姨今年64岁,来自惠州。去年11月,她因头晕血压升高在当地医院检查,查胸部CT提示“左下肺囊实性肿块,120mm×60mm×125mm大小混杂密度肿块”,复查PET-CT提示“左前下胸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局部坏死),考虑肿块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倾向胸膜来源,全身其他部位未见转移灶”。后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病理提示该肿块为肺非小细胞癌,结合胸部CT报告,当地医院考虑TNM分期为CT4NOMO,ⅢA期,也就是通常说的中晚期肺癌。确诊肺癌后,当地医生判断肿瘤太大,并且与心脏大血管关系密切,无法操作手术,希望通过化疗使肿物缩小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张姨不甘心,于是辗转了广东省内多家医院,还远赴北京、上海等地医院就诊,均拒绝为之手术。于是张姨无奈接受了新辅助免疫治疗+化疗。

  然而两次化疗后都高烧39.8℃,张姨为此差点被送进ICU。不但如此,因为化疗反应,张姨全头脱发,奄奄一息。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化疗后肿瘤还在长,大到15厘米。她只能另寻救治,找到了王继勇。

  王继续勇仔细查看了张姨的资料,发现张姨右肺正常,但左肺2/3已被肿瘤压迫,导致出现了副肿瘤综合征,出现了高血压等内分泌、神经、消化等系统的病变。

  王继勇对新快报记者表示,肿瘤虽大,还是有手术治疗的机会。经过充分准备,3月4日,王继勇主刀为张姨施行胸腔镜辅助下胸腔巨大肿瘤切除。耗时仅半小时,150mm×120mm×70mm的巨大肿瘤被切下,术中出血仅5毫升,甚至不用输血。“术前最担心是术中出现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同时肿瘤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太密切难以分开。”

  为此,王继勇主任团队术前通过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评估肿物与心脏大血管及气管、食管的关系,同时应用机器人辅助定位系统,以最精确的术前模拟切除范围,降低了手术的风险;通过血管介入封堵了可能出血的大血管;加上麻醉团队的支撑,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和中医药康复手段,以及术后充分吸痰,不但精彩地完成了手术,还让病人得以快速康复。所幸的是,术中发现,张姨的肿瘤起源于胸腺,没有侵犯到肺和心脏大血管。最终,手术切除彻底,肿瘤通过活检诊断为罕见的低度恶性的化生性胸腺瘤,这也解释了为何之前接受的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无效。正因如此,张姨术后不需再进行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胸部CT可救命!”王继勇借2018年世界肺癌大会的宣传口号告诉公众,任何人都可能罹患胸部肿瘤,肿瘤从小到大开始通常生长缓慢,后来会越来越快。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很多医院都可以完成切除手术;随着肿瘤变大,手术难度明显增加,甚至像张姨这样压迫、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治疗变得复杂和艰难。

  王继勇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吸烟、受环境污染、职业暴露、有恶性肿瘤既往史、有肺癌家族史、有慢性肺部疾病等的高危人群更要重视胸部低剂量螺旋CT,以便有效筛查早期肺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