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第六个公祭日,“和平城市”南京向全世界发出“和平之声”

第六个公祭日,“和平城市”南京向全世界发出“和平之声”
2019年12月14日 12:03 新浪网 作者 扬子晚报

  第六个公祭日,“和平城市”南京向全世界发出“和平之声”第六个公祭日,“和平城市”南京向全世界发出“和平之声”

  昨天上午10:01,防空警报在南京上空拉响。车辆鸣笛、行人驻立、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全部变红……在那一分钟里,全城人垂首致哀,共同悼念82年前遇难的同胞。今年12月13日是第6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十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开始;晚上17:30,“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办。与上一个公祭日相距一年,在这期间,12位幸存者不幸离世,各界人士都在不遗余力地传承记忆。同时,这一年纪念馆共收到捐赠或征集的文物史料等物品1711件(套),其中就极为珍贵的“37分钟马吉影像”。这一切都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这一刻,10:01,

  警报声响起,全城默哀

  昨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早上8点整,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晨曦之中踏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伴随着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然后徐徐下半旗,悼念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第六个公祭日,“和平城市”南京向全世界发出“和平之声”

  上午十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正式开始。10:01分警报声响彻全城,车辆鸣笛、行人驻立、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全部变红……在那一分钟里,全城人垂首致哀。“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接下来南京一中的82名中学生齐声诵读《和平宣言》,发出了南京对和平的呼唤,字字铿锵有力,敲进现场所有人的心灵深处。南京一中的学生代表从2014年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起,已经连续六年在国家公祭仪式上朗诵《和平宣言》,而今年的朗诵团中有两个学生的家人,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八十二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二零一九,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诵读中,熟悉的《和平宣言》也提醒所有人:距离那段历史已经过去82年了,而每一年公祭仪式的举行就是让后人牢记“民族复兴,世代梦想”“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这一天,全国15家纪念馆联动公祭

  2019年的“1711件”数据出炉

  昨天,不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全国共有15家纪念馆,线上线下共同举行了公祭仪式,共同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滇西抗战纪念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上海松沪抗战纪念馆、南京市博物总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赵一曼纪念馆。这次联动公祭活动由中国纪念馆专委会发出倡议,组织全国抗战类纪念馆同步举行公祭活动,活动分为线上联动和线下同公祭两部分,共同缅怀南京大屠杀中的无辜死难者以及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还有不少各界机构、名人明星纷纷参与微博上“点亮紫金草”的话题参与互动,昨天微博上很多大V单位或个人的名字后面都加上了“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的紫金草图标,一起守护和平。

  昨天下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2019年新增藏品捐赠仪式”,张建军馆长在仪式上介绍,今年纪念馆共收到捐赠或征集物品1711件(套)。包括裘绍恒法官的打字机、美国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邵子平等人保存的37分钟马吉影像、诺兰档案复印件、南京保卫战遗留物、上海海乃家慰安所建筑构件、歌剧《拉贝日记》舞剧《记忆深处》演出资料,以及《芝加哥论坛报》等海外书刊史料。张馆长表示,纪念馆接下来将会继续做好文物资料征集工作,也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与支持。

  这一年,12位幸存者离世,

  同时399名后人加入“接力”传承

  昨晚17:30,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祭场举办了“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国际和平城市协会会长弗雷德•阿门特先生,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副馆长凌曦、时鹏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后代代表,烈士后代,法官后代,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国内抗战主题纪念馆负责人,国内有关高校及智库专家代表,学生代表以及日本友好社团代表、日本宗教界代表等约300人参加。大家手捧烛光寄托哀思,向世界发出来自南京的和平之声。

  第六个公祭日,“和平城市”南京向全世界发出“和平之声”

  “在国家公祭日前夕,又有两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开我们,历史的活证人只剩下78人”,在昨晚“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提到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传承遇到的最紧迫现状:“活证人”正在不可避免地渐渐老去、离开。在过去一年内,马月华、陈素华、伍正禧、刘兴铭、黄卓珍、王福义、史桂芳、万秀英、杨桂珍、朱惟平、胡信佳、金茂芝等12位幸存者的生命定格在了2019年,目前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78人,而其中最年轻者也已经是83岁的白发老人。他们“眼睛哭坏了”“耳朵听不清了”“每讲完一次都睡不着”“来一次纪念馆哭一次”……但他们还在四处奔走,坚持讲着、等着、盼着,希望有生之年真相公布于世。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既是家族记忆,也是国家记忆,更是世界记忆。张建军馆长坦言感受到了危机,纪念馆近几年也在对幸存者的二代、三代进行普查,烛光祭现场张建军透露:“为了让后人传承历史记忆,今年,我们共采集了82位幸存者家庭的761位后代家谱信息,其中399人已经加入到历史记忆传承行动中来”。

  张建军坦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和平,“为了和平,我们不遗余力”,他“盘点”了自首次国家公祭举办以来,纪念馆已经举办25场海外展览、组织数百场专家和平讲座、举办了数百场研学教育活动、每年举办大约20期的国际和平培训班、连续四年组织国际和平徒步活动、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史相关书籍30多种、组织召开或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40余场……

  南京是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同时也是中国首个国际和平城市。在“烛光祭”活动最后,张建军呼吁:“南京是中国首座国际和平城市,我们向世界发出来自南京的和平声音。珍爱和平已成为世界共识,我们在此呼吁,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也投入到维护和平的事业中来。愿今晚烛光能够穿透黑暗,告慰逝者、温暖生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宋峤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纪念馆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