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和“历史较劲”如此有趣,纪录片揭开三星堆“考古喜剧人”的日常

和“历史较劲”如此有趣,纪录片揭开三星堆“考古喜剧人”的日常
2022年11月16日 16:57 新浪网 作者 扬子晚报

  最近,B站全自制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首次聚焦考古人,以三星堆为背景,讲述考古人关于文物的发掘、修复、保护和研究工作等维度的故事,展现考古人不为常人所熟知的生活与工作日常,并带领观众跟随考古人视角领略一个真实的三星堆考古现场。拿到豆瓣9.0分,坑里考古喜剧人扎堆,刷新了观众对于考古人的认知。

  解锁考古人上班日常,

  这咋还是个喜剧人

  片子开头就展示了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大棚内K8祭祀坑,一件青铜大口尊的提取过程,原来考古也是有职业病的。沉浸在19平方米的方坑里,趴在坑底紧锣密鼓地开展发掘工作,实际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尽管趴在升降板上是工作舱内的考古人们唯一可以让身体得到放松的姿势,但在文物出土时,身在升降板上的他们没有很好的发力点,沉重的青铜器给他们的腰腹带来不小伤害。可能对文物各种五花大绑,再发力,半天纹丝未动。从趴姿到起身,也在消耗膝盖的生命力。一位考古人员边工作边吐槽说,“这完全是练腰腹力量,我已经腰疼得快断了。”穿着防护服,背上已经被汗湿透。90后考古女孩何晓歌带伤上阵自创圆规式起立动作,并表示自己的伤不算什么,自己的老师甚至软骨都被磨没了。

  一样是在探寻三千多年前古蜀人祭祀行为留下的痕迹,人们更为熟悉的场景是舱外的挖土工作,每天骑小电驴上班的乔钢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古马牧河的探测工作,来到三星堆的三千多天,今天又是寻常的一天。“随着洛阳铲的一次次打入,古马牧河的故道终于得以确定,而这一确定又将成为三星堆祭祀文明研究的助力。只是挖到几个坑,外面的东西还不太了解,坑里面东西是怎么来的,这些我们全部都不知道,人住哪里,人死了之后去哪里,也不知道,这些都是后期要解决的。”

  乔钢还吐槽赵昊的工作“相对简单”,“外面的工作更复杂,要判断各种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一种挑战。”舱内的赵昊则回“怼”道,“乔钢那边没有大建筑,很多都靠想象。”

  对于工作,他们都有一种期许,乔钢笑说,“下面就是蜀王陵!”赵昊更把“蜀王别急,我们来啦!”写在了防护服背面。

  熟悉的不正经旁白,

  以及略正经的科普与弹幕

  旁白画风也保持了B站自制一贯的略不正经风格:“大口尊,这件中原常见的青铜酒器,或许在巴蜀之地痛饮了太多芳醴,一醉就是3000多年。脆弱的口沿,深深地倒嵌入土里,扶它出来,实在是有点费力。”发掘负责人赵昊叫做“坑长”,他觉得K8这个坑有点深。这是三星堆已经发掘的8个坑中,面积最大,器物最多,光有编号的文物就超过5000件。“他们在坑内层层堆叠,姿态万千,犹抱琵琶半遮面,当年古蜀人特殊的掩埋技巧,给三千多年后赵昊的发掘,制造了无数坑点。”对此,网友在弹幕中也给出热情呼应:“这个考古文案爱了,这是挖了蜀王的存钱罐子。”

  略贴心的是,纪录片的进度条就是一把小铲子,让人想起考古人经常使用的考古工具洛阳铲。伴随文物出土,还有“懂了可能有用的考古小知识”,比如大口尊,青铜时代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常见的青铜器型,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了为数不少的大口尊,是三星堆与中原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存在密切联系的实物证据。顺便科普下,洛阳铲,即“探铲”,考古学钻探工具,使用时垂直向下冲击地面,通过土质、土色和包含物判断遗址、遗物堆积情况。打探铲,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铲上来的会是什么。所谓“马牧河”,三星堆时期穿三星堆古城而过,有研究认为其故道分割了祭祀区与生活区。

  此外,片中还有科技与传统之力共同促进文物修复、新奇有趣的实验考古以及世界级的文物保存难题等内容。这些揭开了考古人们工作中神秘的面纱,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资料。纪录片的五集内容几乎包含了考古工作的全流程,足以让考古及历史爱好者们大饱眼福。

  导演说

  沉浸式考古的年轻人与“扫地僧”,

  更“不止考古”

  该片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协助,导演之一范承祥表示,初次跟这些三星堆幕后的考古人接触的时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每一个人的眼里都透露着跟三星堆那个年代生活了好久的感觉。更为奇妙的是,你会莫名的感觉他们跟三星堆最为标志的青铜人头像和大面具都有几分神似,或许这辈子能在三星堆工作的人,上辈子可能都来自三星堆吧。”他也说,混迹于高端作业流程中,诚惶诚恐的化身考古迷弟,不露痕迹的丢出“小白”问题,在和每一位考古现场的发掘者交流,要时刻警惕被他们“踢出对话局”。

  在这个古老职业里嗅到年轻人的气息,但如何精准锁定目标人物,又体现自身的专业门槛,并不容易。“我也在思索,我们记录的就仅仅是专业和权威吗?一次次反问自己,我们记录的出发点又是什么呢?如此反复摩擦,直到一个叫王瑞的姑娘出现,让我坚信他们身上有一种纯粹得可怕的心性,感染了我,也让我坚定了在我们记录的人物里,必须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随之我们也发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稚嫩,但他们沉浸。” 范承祥说,不能奢望他们如同一个历练经年的考古学家那样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这也正是一代代考古人的必经之路,他们有沉浸、投入、奔赴,我们真实的记录这个考古人所经历的阶段,也是基于考古本身的门槛事实,乏味与枯燥的真实,以及一代代新入坑的年轻考古人为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的真实。

  当然除了年轻人,也有“扫地僧”式的老人家,比如三星村里土生土长的修陶人曾大爷和博物馆的修复大师郭汉中。两位都是土生土长的三星村人,相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人生旅途,都与三星堆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如何让老爷子打开话匣子?“我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拿一段考古经历下酒,最能让人进入状态,只不过两位的这杯三星堆酿造的酒,喝法要不尽相同罢了。”

  考古工作如此缓慢,每一个层位提取步骤周而复始,这是何其磨练人的意志,片子由此展现了考古人的初心与热爱。“我从文保中心的谢振斌以及他带领的团队身上感触颇深,这个入坑27年的老文保人,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时刻泡在文物保护的思索里,世界性的保护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跟历史较劲,不轻易跟自己和解,倔犟得稀松平常,坚持得不动声色,是这群考古人身上惯有的习性与品质。”导演表示,“其实考古和我们拍摄纪录片一样,一颗等待的平常心和时刻保持新鲜的好奇感必须交相呼应。这部纪录片‘不止考古’,更有尘土之下,内心的仰望!”

  接下来还有不少节目可期。比如待播的纪录片《何以中国》,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以纵向时间为线索、以中国考古人为师、以百年中国考古的丰硕成果为依托,追溯中国的根基与发源,追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灿烂的古文明为视听产品提供了源远流长的素材,正如总导演干超所说,考古绝不止于开文物的“盲盒”,而是要“透物见人”,见到文物背后的人与社会、及其演进历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王菲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江苏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