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市启东市名都苑1号楼楼顶,夜间会向夜空中发出一束神秘绿光,神秘绿光是啥?干什么用的?激发了很多人的好奇心。记者从生态环境部门获悉,这不是景观灯,而是一台环境监测设备。它通过应用大气颗粒物雷达探测技术,使用激光器发射脉冲激光,经扩束后进入大气,与大气中的颗粒物相互作用,产生后向散射光,散射信号被望远镜系统接收,经光电探测系统和信号采集系统,由计算机反演,实现对大气气溶胶(飘尘)等的时空演变及特征等的连续监测,以及对大气污染的扩散规律、污染源追踪等过程的分析。布置这么一个颗粒物雷达监测点,无时无刻不在给启东的空气做“CT”。

据悉,该颗粒物雷达监测点,能实时采集站点周边区域的污染信息、影像信息和位置信息,及时发现污染热度信息,并结合大气走航和现场巡查核实,进一步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精准定位高值区,助力靶向治污,提高治理效率,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近期,颗粒物雷达监测点通过扫描并结合走航监测发现,汇龙镇长安路附近存在扬尘异常高值。执法人员在收到相关监测数据后立即赶赴所在区域,通过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进行现场排查,最终锁定扬尘源头为该路段东南角的一处堆场,该堆场上的物料仅小部分已遮盖,大部分物料仍露天堆放。

经后期对现场仔细调查及当事人询问,执法人员发现该堆场存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故拟对该堆场进行行政处罚,并要求立即改正环境违法行为。这也是启东生态环境局首次依据颗粒物雷达监测,进而精准助力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为办理案件提供了参考依据。
据介绍,颗粒物雷达、无人机等科技手段织密了当地大气污染的防控网,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污染追溯难、污染取证难等问题,为有效开展污染预警、防治和排查等工作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在提高执法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效率,这才让启东生态环境局掐着时间,一微克一微克抠出了群众满意的“启东蓝”。
通讯员 苏小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