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2020年02月28日 12:39 新浪网 作者 新周刊

  对中国人来说,2020年的春节,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显得更漫长。

  2020年1月20日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在湖北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提出新冠肺炎可能出现“人传人”的现象

  此时距离2020年农历除夕,只有4天。

  “如果没有疫情,我现在应该和心爱的人在重庆吃地道的黄油火锅。”湖南常德人小熊说。她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游戏设计系的学生,希望通过开发游戏“承载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小熊自称“实在受不了我叔叔往他鼻子上抹香油消毒了”,于是她和另外两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团队。“1月28日,下午电话会,决定游戏类型,晚上组队;1月31日,做出测试版;2月1日,功能测试;2月3日,正式发布。”

  就这样,一款名为“防护小能手”的微信小游戏问世了。程序员特有的“开源精神”,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唤醒。

  同样被唤醒的,还有那些被疫情激发起“互联网思维”的实体餐饮店主,他们开始用微信群组织小区业主买菜;

  还有满足“宅家族”配送到家需求,用小程序就可以下单购买生鲜食材的各类电商平台;

  合上纸质课本,打开多媒体课件,开始尝试线上授课的中小学老师;

  在企业微信上通过“群直播”完成“一对多”示范的健身房教练……

  当然,还有我们每一个响应国家、城市、社区、企业号召,通过扫描二维码上报健康信息的普通人。多年后,很多平安度过这场疫情的普通人,或许会这样回忆起2020年春节前后的这段时间:那是一段人们足不出户,仅通过手机跟外界保持联络的时光,信息通过手机传播,服务通过手机触达,办公通过手机协同……

  就连对每个人来说最常用的微信,在功能和用法上,你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新发现,“宅”让我们跟它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以至于在我们关于这场全民战“疫”的记忆片段中,总会闪现它的影子。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指尖上的“战场”

  就在钟南山院士确认疫情存在“人传人”现象的1天后,微信搜一搜联动腾讯新闻,上线“肺炎动态”专区服务。

  4天后,国务院办公厅开始通过小程序征集疫情防控线索,微信城市服务上线相关服务入口,并不断丰富内容。与此同时,微信团队发出“见微信如见面”倡议,提倡线上沟通,减少接触。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疫情之下微信的春节倡议

  这也让不少网友感叹:“终于到了在家啥也不干,躺着就能给社会做贡献的时候了。”

  在政府和专家的倡导下,口罩很快成了这个春节最紧俏的商品,各地脱销。恐慌之下,谣言四起——“口罩厚度跟防护效果有关”“用微波炉加热口罩能消毒”“电吹风对手和面部吹能杀死病菌”……此时,腾讯全民较真、丁香医生等第三方辟谣机构开始协同微信公众平台,筑起了一道辟谣的“大坝”,让谣言止于你我。

  武汉人谭鹏有个习惯:每天入睡前,他都会刷一遍朋友圈的动态。但从2020年2月9日起,他的习惯变成了刷“武汉战疫”这个小程序。

  “现在睡觉前,我都会看看小程序上那些确诊病例、治愈人数和死亡病例数。”谭鹏说。在这款小程序中,谭鹏每天都会点击“便民服务”里的“全国疫情地图”“肺炎科普”“疫情辟谣”,“既做到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心中有数,又要及时科普和有效预防。”

  而让“武汉战疫”小程序在36小时上线的构架师熊威,则几乎没有时间浏览朋友圈。他形容自己当初接到开发任务时,就像进入了“指尖上的战场”,“我们全程在和疫情赛跑。”小程序搭建过程中,他和团队每天平均只能睡2-3小时。

  不过当看到越来越多人在小程序上,通过点击“同行人查询”和“疫情智能问答”来共度时艰时,同样作为一个地道的“武汉伢”,他感觉自己“还真能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武汉战疫”小程序打开首页

  武汉人熊威通过开发小程序帮助武汉市民接收疫情动态资讯,潮汕人陈晓栋则利用小程序,开始了他在广州的“配送到家服务”。

  2019年9月,他在广州天河区的城中村里开了家友+便利店,之后开始在小程序上配送小吃零食。和外卖平台的配送相比,陈晓栋的小程序配送,在疫情爆发后的春节期间,成为了城中村里年轻男女的“心头好”。

  “通过小程序下单的一下子多了。很多年轻人在春节期间待在家里没事可做,就打打游戏,看看电影,而我们就是用小程序接单,来满足他们在嘴馋时的需求。相比起需要运费的外卖配送,小程序是我们自己送的,随叫随到,不需要运费。”陈晓栋说。

  疫情期间,陈晓栋店里的销售额不减反增,为此他还增加了夜宵服务,“蒸肉包人气最高。”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朋友圈厨艺大赛鸣锣开赛/ Cherry

  的确,吃似乎成了这场“战疫”中,“宅家族”最大的痛点,“宅”让很多人不得不下厨,朋友圈里仿佛一下子诞生了不少“大厨”。可与此同时,真正的大厨们却无事可做,疫情让原本应该进入春节旺季的餐饮业陷入了一场生死考验。怎么办?线下等死不如线上搞活。这时,跟陈晓栋的友+便利店一样,一些传统餐饮店也开始组建起以门店为圆心,辐射周边小区的社区微信群。

  云海肴是其中觉醒比较早的,虽然以前他们也有微商城,但线上只是线下的补充,而现在线上才是主打。据介绍,疫情期间,云海肴用两天时间就开发了一个小程序,目前已经在全国的20多家门店尝试线上销售,“每个小区里都会有一个大群,每天凌晨产品上新后,会一早在群里通知,一开始通过群接龙,后来通过小程序可以浏览产品并下单,线上微信支付付款,次日送到小区门口,主要是蔬菜、水果还有我们的一些特色半成品。”云海肴CEO朱海琴说。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线上线下新节奏

  朱海琴认为,在线对抗疫情的过程中,得益于微信群的信息互通、微信小程序的快速下单和微信支付的无接触买单,餐饮店和消费者反而走得更近了。

  “我们在微信群里推广食品的时候,发现大家现在普遍都会问,‘你们家那个什么什么很好吃,是不是可以搞个团购啊?’”

  朱海琴突然发现,群里的互动让餐饮店和食客之间产生了久违的情感交流。“比如类似团购这种形式的需求,按照以往我们门店的路数来看,其实是特别难去被发现的。微信群的沟通交流,小程序的对应下单服务,让顾客的一手反馈能直接触达我们,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对产品质量进行把控,对品类进行筛选。”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云海肴配送到社区的蔬菜

  像云海肴这种平时门庭若市的餐饮品牌,受疫情影响营业额锐减,但“挺过去”的决心,让云海肴为餐饮业的“战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战术样本:门店因为疫情失去人气时,餐饮店在线上发力,能让原本陷入停滞的流水线重新焕发生机。这既是各类餐饮店走出传统门店模式,在疫情特殊时期及时“止损”的一大妙招,也是餐饮行业拥抱互联网、探索新模式、挖掘新机遇的一次尝试,原来餐饮行业的线上化还有那么大空间。在得知企业微信和微信可以互通之后,朱海琴决定把现在微信群的模式转移到企业微信群,“我们现在就是先用一两个店打样,再复制到其他门店。”

  云海肴拉第一个微信群的时间是2月3日。2月10日,全国17个省市陆续复工,微信开始为各行各业的“线上战场”提供更多便利——2月11日,微信支付联合多家服务商,免费为餐饮商户提供各类线上支持,并汇总部分生活缴费及到家服务,解决用户生活需求;2月14日,微信整合企业微信和小程序能力,帮助家长、学生实现在线学习,企业微信这个在很多家长、孩子眼里看来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让“空中课堂”在一次次磨合中完成一场场直播、当然也承受了一些来自孩子的吐槽。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企业微信助力中小学开启“空中课堂”

  相比于静态的城市和户外稀少的人流量,复工后的线上消费、交易、工作流量明显比常态还要汹涌。

  线下生活“停摆”的另一面,却是线上生活的一种新节奏。

  这种新节奏,不仅体现在云海肴为购物、买菜等搭建起的微信社群和小程序平台,还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复工后,云办公在微信平台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新趋势。

  不仅仅是企业微信这种独立APP,据微信官方2月17日发布的《微信战“疫”报告》显示,在线办公类的小程序使用量明显增长,办公类小程序在2月3日(国务院拟定的复工时间)至13日的日活跃用户数量环比增长了485%,部分小程序增长近20倍,让大家即使没有返回工作岗位,也没有减少工作产出,只不过家里的办公节奏跟办公室里也不太一样。

  学校不停学,企业不停产,大家宅在家里不愁吃喝,宅胖了谁负责?健身房又不开。拥有2000多名员工、54家门店的黄金时代健身董事长高炎说,疫情之下他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便利的数字化工具,让“云健身”成为可能。

  “针对那些办了健身卡的会员,我们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直播进行培训。企业微信我们原来就在用,但更多是用在内部管理,现在可以跟微信互通之后,特别方便我们进行客户管理,特别是对于那些高端会员和重点客户,我们会围绕他个人的特点,建立VIP群,原来我们都是微信群,现在转到企业微信,更适合工作场景需要。”

  “大年初七我们在企业微信开了一次高层会议,决定了一些线上应对策略。”据高炎介绍,在企业微信进行群直播既能一对多地远程演示健身动作,又方便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微信能对教练进行一对一的提醒、直播、交流,在示范和教学方面,比微信群“效果更好”。

  老师要上直播,教练要上直播,一场疫情让这些为人师者体验到了做主播的感觉,对他们而言,这或许将成为未来工作中的新常态。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数字化未来的预演

  除了让人感慨生死无常,这场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字化世界里新的可能性。

  2月14日,邬佳强和任淇淇在家“欢度”了情人节。第二天,他俩就举办了个很可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婚礼——云婚礼。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2月14日,邬佳强和任淇淇在微信里办了一场婚礼/ 《钱江晚报》

  自高中就开始偷偷谈恋爱的邬佳强和任淇淇,大学毕业后都在宁波工作。原本两人的计划是,2月15日在宁波宴请亲朋,但怎料遭遇疫情影响,于是,二人决定在微信上来一场“云婚礼”。

  “我主持过700多场婚礼,在微信群里办婚礼,这还是第一次。”负责婚礼主持的万宇这样说。屏幕里,是穿着西装和婚纱的一对新人,屏幕外,是坐在客厅全程“云参与”的两个家庭和他们的亲朋好友,大家在微信群里为这对新人送祝福的热闹,好像也不亚于线下。

  电视剧《想见你》的男女主角不惜穿越时空来见你,成为“宅家族”必追剧,现实生活中想见你却只能在视频通话中见到,生活永远比电视剧更传奇。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宅家族”必追剧/《想见你》

  我们一直说中国的数字经济引领全球,一场疫情对此进行了充分验证。2月24日晚,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时,称赞中国的很多医院在应对这次疫情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在线”能力,“有很多常规的接诊项目,被转到以在线方式去提供,而在这方面中国展现出了极大的优势。”

  《微信战“疫”报告》里的数据也在印证了这一点。从1月20日到2月13日,医疗类疫情服务小程序数量增加近800个,微信医疗类小程序用户环比增长347%。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医生在线问诊/《新华社》

  医生可以在线问诊,缓解线下压力,特殊时期,连最能体现唇枪舌剑的法庭也可以搬到线上。有媒体报道,江西省南昌县法院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就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审理了多宗民事纠纷案件。

  通过一场疫情,以微信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似乎正在向我们密集地演示着数字化的未来图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彭丽红认为:与2003年的SARS疫情相比,此次疫情防控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出许多新亮点:

  其一,平台企业发挥了特殊的社会组织功能。

  其二,数字技术促进服务疫情新需求。

  其三,“宅”生活体现了数字经济的价值和韧性。

  的确,我们在微信里这样的平台里看到了数字技术在这场全民战“疫”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对于中国的数字化进程既是一次检阅,也是一次预演。

  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传统“买菜大军”的中老年人,头天晚上临睡调好闹钟,第二天早上在线“订点抢菜”;

  会看到健身达人们不再局限于去健身房,在家远程健身,毕竟在哪出汗,燃烧的都是卡路里;

  会看到越来越多孩子点击进入“空中教室”,那里不再有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可以带动孩子即时在线搜索的现代教育理念;

  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把更多业务转移到线上,至少不能完全依赖线下;

  会看到像企业微信这样的APP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标配,社群运营会继续热火朝天;

  会看到更多灵活的办公方式、就业方式,无需见面的会议会越来越普及……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迭代

  相信每个上班族都会记得自己在家办公的日子

  那个希望用游戏“引发人们对生活思考”的小熊说:“愿上线之时,我们的游戏已成历史。”是的,游戏会成为历史,疫情终将过去,生活还要继续,在这场数字化的全民战“疫”过后,所有人都对大自然里的春天无比期待,又对我们的未来充满好奇:那个在疫情当中活在线上的我们将以何种姿态再次回归线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疫情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