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现实版《我和我的家乡》,这里365天上映

现实版《我和我的家乡》,这里365天上映
2020年09月26日 14:13 新浪网 作者 新周刊

  国庆档期,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就要上了。从毛乌素沙漠走出来卖苹果的邓超、读村小的王俊凯,现实中有无数原型。

  肖孟春在广西钦州打拼十年,有了自己的土地估价公司。政府卖地要估价,签个字佣金分分钟上百万。但半夜3点睡不着,“估错了要坐牢”。应酬成了负担,五千块一锅的山瑞“乌龟汤”,换不回一个健康的肝脏。

  他喜欢回奶奶家,海边那个小渔村,开车去海堤上看鸭子。“成群结队冲进海里,很搞笑,活蹦乱跳的,像小孩子放学一样,又遵守交通规则。”卖了公司,2017年十月拿到食品卫生许可证,当月开了淘宝店卖海鸭蛋。

  海边小渔村的记忆,牵引着肖孟春回到家乡。/图虫创意

  2018年6月,袁方在北京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运营英格兰足球队官方微博号。试用期满,转正签约头天晚上,延安宜川的爸爸一个电话像一盆冷水浇过来:他爸腰椎间盘凸出,弟弟进县城上学没人照顾。

  6月的北京,雷雨在云层里酝酿,热得人像是在发梦。他在小区楼下花台坐了一会儿,第二天大义凛然地收拾行李回家了。

  改革开放40年,农村人蜂拥往城市跑。1999年后,电商行业起步并飞速发展,给返乡创业带来更多可能性,彻底改变了农村人的生活。今年的疫情前后,农民工回乡创业人数都有增加。

  时代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图虫创意

  截至7月底,新增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人数增加至1300多万人,比五月底增加了60%。其中,有5%的返乡留乡农民工通过云视频、直播直销等新业态进行创业。

  发改委预计到2025年,入乡创业人员达到1500万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6000万人左右。新生代农民工构成返乡创业主体,占比超八成。

  除了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也是国家扶持的创业主体。

  淘宝奋斗史

  肖孟春的海鸭蛋加工厂年初十复工,有三分之二的员工因为封村回不来。每天一万箱订单,给心头沉甸甸的压力。

  肖孟春在仓库包装海鸭蛋。

  普工加班到晚上11点下班了,空荡荡的车间,明晃晃的灯。还剩下快一千个箱子,他下厨整个酱油鸡,几个中层吃完,完成最后的打包,往往要两三点才能回家。大家做着上市梦,指望着利润能上去,将来分股份。

  家里老爷子是国企做矿的,他从小耳濡目染,自己也有实业梦,目标是做成产业大佬。

  他调研了中国的蛋市场,说每天所有蛋类产量八千万枚,但转化率只有30%。欧盟所有国,每天的蛋总产量跟中国基本持平,但转化率达到70%。生鸡蛋大部分被加工成了蛋糕和其他制品。他从中看到了市场潜力,迅速决策转战食品行业。

  本地买蛋的特别少,卖蛋的特别多,于是想到了淘宝。那时候淘宝也在飞速发展着。他本来以为一天“走一千票”就不错了,后来结识一帮电商朋友,连一天一万箱都看不上,有的一天能走七八万箱。

  于是找了老家的姑姑,要到腌咸蛋的配方,研究盐水比例,上线后很快打开市场,成了网红蛋。

  肖孟春带着他的海鸭蛋,参加七一红色购物季活动。

  做食品和做估价师很“不一样”。他习惯了20天一个房地产项目结束,拿二三十万佣金的节奏,现在30天才能腌好一颗蛋,每颗蛋赚一两块钱。

  9月21号,王文娟在自家的藕塘直播挖藕。她家第一天开塘,满塘荷叶都被大风扑倒了,绿色的藻下面,是小腿深的青泥巴,脚踩进去,拔不出来。她拿着挖藕铲,铲出烂泥飞甩出去。挖半天找不到藕,岸上山东卫视电视台的、自家请的视频团队的佳能“小白”长焦镜头怼着,有点尴尬。

  终于挖到藕的王文娟,露出了灿烂的笑。

  “技术总监”谢大哥出现了。一下挖到“藕窝子”,横一根直一根的。洪湖的藕很长,顺着“兜荷叶”摸下去,就是一只藕的后把。拔出水,比陷在泥里的她还高。泥巴是最好的保鲜剂,所以她家发货的粉藕,泥巴都没洗干净。

  去年,她家新承包200亩藕塘,建了一间800多平的仓库准备做冷库。今年受疫情、洪水影响,预计减产一半。金秋十月,是她家王牌产品粉藕上市的季节。到第二年三月份,淘宝都是销售“主战场”。

  她说,今年是头年塘,藕特别甜。

  2016年淘宝推出直播,王文娟“紧跟淘宝步伐”,是第一批开通淘宝直播的商家。2016年在杭州的淘宝直播盛典,她是穿着雨衣材质的下水服,拿着青泥巴藕去的。

  她之前染过黄头发,开直播后让黑头发长了回来,说卖农产品,形象要朴实一点。刚做直播,并没有多少人观看,但每天都坚持做。她本来是一个谨慎做事的人,话并不多。四年直播,练出来讲话像打枪一样霹雳吧啦。

  现在店铺粉丝共四万八,平均每场几百到几千人观看,转化率高。她说,每次直播,店铺营业额都会翻一番。去年150亩藕塘,共卖出45万斤粉藕。

  小小藕塘,养活了一家人。/图虫创意

  王文娟2008年回的老家,带着在广州海珠服装厂打工时候认识的同乡男友。现老公当时还欠着六七千助学贷款,准婆婆6月10号又查出来鼻咽癌。年底裸婚,找妈妈借了200块钱。他们那里有个说法,生在农村是天生命不好,现在又嫁了个穷鬼,“从一个火坑跳进了另一个火坑”。

  2009年3月10号开通的淘宝店,3月14号接到第一笔订单。那时候,只有文化不高的老辈子才做挖藕。又脏又累的活儿,都不愿让自己儿女接班。她老公有摄影基础,蹲荷塘边拍照,老人家没有好脸色看,觉得年纪轻轻的不出去打工,跟自己抢饭碗。但他们还是找到了一个亲戚,愿意试试帮他们卖藕。

  2012年参加淘宝活动,一天接4000多订单,3天活动卖掉2万多斤藕。旺旺咨询和交易成功的提示音一直响,兴奋到睡不着。“叮咚声纷至沓来,就好像钱不停在往手上飘”。

  他们2009年底就买了房。2011年底,等支付宝的钱全部转入银行卡,发现有十多万。老公杨晶调侃,“你这个守财奴,干脆十万块全取出来铺床上,就快活了。”

  现在,亲戚们开玩笑,都说她有“旺夫相”。

  2016年,梁少玲回汕头达濠老家,那个四面环海的古城小岛,帮弟弟梁少忠打理淘宝店。梁少忠本来在浦峰莲花当管理培训生,被老豆叫回去继承家业。

  梁少忠的家乡汕头达濠,是个四面环海的古城小岛。

  他家是做鱼丸的百年老店,逢年过节店门口要排长队。太爷爷梁晶和清朝咸丰年间卖鱼丸起家,后来自己老豆一支创晶华鱼丸品牌,共7家分店。香港长江集团总部楼下的花园,每两年举办潮州美食节,特首也会来主持。

  2013-2017连续三届美食节,他们是9家参展单位唯一的一家鱼丸代表。

  她家做鱼丸,原料鱼收购就十几块一公斤,每公斤只有大约50%鱼肉能裁出来,算鱼糜制品中的高端产品。

  梁少忠手下的鱼,每公斤大约只能裁出50%鱼肉。

  梁少玲说,2016年中接管淘宝店的时候,红利期快过了,正是厮杀激烈的时候。弟弟梁少忠不懂运营,一味冲业绩,“成本没有盯住”,她回来接管后也亏了一年多。第二年扭亏为盈,现在基本收支平衡。但“只要现金流在走,就能慢慢赚”。她喜欢半夜算账,比较能静心。

  家里五个亲弟兄姊妹,小时候会“打来打去,抢来抢去,觉得不要有你就好了,做女儿有点多余”。现在觉得齐心做事,能把家族带旺。和弟弟一起把生意做大,是家族的荣耀。“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

  孩子开心地吃着梁少忠做的鱼丸。

  她觉得现在运营淘宝店,比在香港工作时候强度和压力更大。因为“打工不用想太多,但一盘生意的好坏,跟话事人有很大关系”。

  城里那抹白月光

  梁少玲是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系研究生毕业的,曾在中国银行铜锣湾分行做客户经理。公司在崇光百货附近写字楼里,是三层的办公室。她月薪两万港币,过上了TVB里白领丽人的生活。

  香港的节奏很快,加班到半夜12点都很正常。平时大家走路急匆匆,这里来那里去“揾食”挣生活,太阳又晒,影子忙忙慌慌后面跟着。她工作待遇好,银行关门6点能准时下班,就比整个世界慢半拍。“一个人孤零零的,就想回老家”。

  每晚到家,煮碗乌冬面,下几颗鱼丸。这是她每周末倒六个小时地铁高铁大巴回老家带过来的。每次回香港,都会把冰箱塞满。她们达濠四面环海,一餐没有鱼不叫一顿饭。

  鱼是沿海人离不开的家常菜。/图虫创意

  毕业工作一年后,弟弟梁少忠怂恿她回去帮忙,立马就答应了,觉得是天意。

  袁方高三那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系,本来想着陕西煤矿多,毕业不用愁找工作。谁知自进校开始,“煤矿行业一落千丈”。所有煤矿企业都在裁员。2017年他们级150个应届毕业生,不到10个从事了行业相关工作。

  他一心想去北上广,通过校招进了北京一家设计加工金银饰品的公司,“起码在企业上班了”。每个月到手七千,“好多啊这个钱”。那一年,他淘宝买了西装皮鞋,经常背着一书包金子,跑银行业务。挤地铁特别紧张,包里五枚迪士尼米老鼠纪念银币,值一万八。

  后来觉得这工作不适合自己,刚好大学时候兼职的体坛周报招人,就全职开始做。

  2018年世界杯,英格兰国家队以小组第一的成绩直接出现。他运营的官方微博账号,涨粉240万。转正临签约头天晚上,被爸爸劝服了决定回家。虽然当时“大义凌然”,等回老家事业单位每天给领导复印讲话稿的时候,才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回老家每天给领导复印讲话稿,袁方心里空落落的。/图虫创意

  也有大学同学留在北京,过着他以前向往的生活。同学聚会就“有点那个啥,不太想去”。他说,把梦想寄托在弟弟身上,希望弟弟好好学习,将来没有顾忌,想去哪儿去哪儿,“想出国,钱给你付”。

  王文娟复读过一年,还是没圆上大学梦。“太穷,想钱想发疯”,觉得“广州遍地是金子”,就随哥哥过来打工。借两千元,在海珠服装工业区旁边的一个培训学校,报名学习计算机。每天8点到22点,对着“大屁股显示屏”,打字速度就是这么练出来的。觉得学成“肯定比那些做衣服的有前途”。

  经学校介绍,进了隔壁服装工业区的一个绣花厂,成功完成了从普工到文员的“阶级跃升”。老板让她在仓库管计件,她在一边用excel公式做表格,老板在一边拿纸币算,算出来结果一样,放心交给她来做。结果有一次,5000件货少打一个0,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才知道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是真金白银的钱。

  在工厂上班认识的老公,只拿1千做生活消费。月底没钱买猪肉,就吃几天面。主要觉得人穷志短,两个人一共挣六千,每个月死抠下来3千块。

  她在广州水土不服,鼻炎严重。天天走过高楼小巷,“一整天都望不到天,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广州的莲藕“硬邦邦的”,有名的老火靓汤,吃不出来家的味道。

  在老家,冬天冷,家家户户每周都要炖藕汤。一根筒子骨,两三斤藕,炖出来当主食,都不用吃米饭。家里煤炭炉子上用砂锅煲着汤,很香,以前放学还没到家,远远就能闻到藕汤味道。从没想过在广州留下来,没了解过楼价,买房什么的“想都不敢想”。

  富含淀粉的莲藕,完全可以替代主食。/图虫创意

  工厂办公室那个不怎么说话的文员小妹,决定回老家自己当老板。在老家创业失败还有饭吃,要在大城市里创业失败,“连回家过年的车费都没有”。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林龙飞、副教授陈传波实地调研了全国995位返乡创业青年,论文里写:回乡创业是青年创业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理性行为。六成青年“想回本地发展”,一成主要想“照顾家人”,三成“在外收入低、工作不好找、受到排斥”。

  林文龙绘制了返乡青年群体画像:八成是男性,但女性比例在上升。九成有配偶,六成初中学历。两成表示“竞争激烈”,两成表示“缺少资金”。一半的人觉得家乡自然环境好,有创业所需人脉关系,还有待开发的市场机会。

  林龙飞说,农村外出青年依旧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他们的身份无法融入城市。虽然随着市场化改革,户籍制度导致的地域流动限制已经消除,但依附在户籍制度背后的隐性福利依旧是区分“市民”和“农民”的重要身份标签。

  “大学梦”到“淘宝大学梦”

  袁方家所在的宜川县,上过焦点访谈,2019年5月才摘掉“贫困县”帽子。如今全县90%的苹果还需要依靠收购商收购,电子商务发展严重滞后。收购商把价格压得太低,“每次都会吵架”。

  他花了一个月工资,上淘宝大学买了营销课,现在拿着高考的劲儿每天学习淘宝运营。他带回家的10件球衣,每晚穿一套入睡。虽然今年科比出事了,但穿着湖人队主场的黄色24号球衣入睡,好像续上了少年时种下的英雄梦:继承家业,照顾父母幼弟,实现自我价值。

回乡卖苹果,也是一门学问。/图:袁方和他的爸爸

  王文娟现在很想去一趟日本,考察那边的农产品工业化技术。挖藕的师傅们逐渐老去,年轻人又不愿意做,想改良挖藕方式,“解放生产力”,因为“科技改变命运”。

  肖孟春说,土特产利润薄。如果小本经营,产量上不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差,支撑不起产量。也面临如何打开销路的问题。他说现在做天猫和淘宝店,就好像在上另外上一所大学。

  城乡二元体系下,乡村最紧迫需求的资金、人才、知识和需求大量向城市集中,以致造成乡村发展的“空心化”。支撑乡村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转型的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和需求等资源大量流失,乡村治理可利用的手段严重匮乏,从而陷入乡村发展的困境。

  为解决空心村的问题,2019年,阿里集团开始筹建数字乡村试验室,拟借大数据、高科技之能,助力县域搭建新的商业基础设施。目前,中国淘宝村数量从3个快速增加到5425个,覆盖了2.5亿人口,村里平均年龄只有36岁。淘宝上有1/4的网店都来自淘宝村。

  现实版《我和我的家乡》在淘宝

  淘宝的世界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电影《我与我的家乡》回乡之路的故事。

  卖的不一定是苹果,也可能是莲藕、鱼丸、核桃、豆腐……开淘宝店的“乔树林邓超”、“村小王俊凯”、“导游王源”、“卖粉吴京”,怀着改变生活、造福乡里的美好愿望,“考出去”再走回来,也给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带去一点“家乡味”。

  如今,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了新农资。目前,淘宝直播已有10万多农民主播,近三个月,农民主播增长了50%,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的2000多个县。

  通过“村播计划2.0”的启动,年内有望实现“在全中国建100个新农人主播学院,40个农产品直播基地”的目标。如今小县城的村播培训班,也走出了“六十岁老农张大爷”、“返乡创业青年李大方”。

  十一前,在经历了疫情和洪水后,淘宝迎来丰收节。丰收节期间,淘宝30万商家共卖出8.4亿件农产品,跟全国8亿吃货分享了丰收的喜悦。

  淘宝也和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一起,请1000位这样的新农人们到电影院里看自己的故事。

  感谢,每一种家乡味,都有家乡人在守护。

  [1]《返乡创业青年的特征分析及政策支持构建》/中国青年周刊

  [2] 《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徐勇

  ✎作者| 新周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