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文字体,原来一直这么酷

中文字体,原来一直这么酷
2021年07月13日 13:13 新浪网 作者 新周刊

  每一个汉字都是穿越千年而来的大英雄。而字体作为汉字的载体,如同这些大英雄们的铠甲一般,与之相伴相生、相依相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约4000年前,可考汉字出现,直至伏羲、仓颉发明初文;约2200年前,书同文出现;约1300年前,雕版印刷的出现标志着字体创作跨入写刻时代;约1000年前,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极大地提高了印刷的效率,让书籍和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

  如今,字体创作迎来了“桌面时代”,电脑端、手机端等电子屏幕成了呈现各式字体的舞台。

  从甲骨文到电子屏

  汉字穿越千年而来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青春的文字。

  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汉字可以幻化为拥有三四千年历史的甲骨文,也可以化身为仅出现并使用了几十年的简体字。它们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如同一片原始森林,构建起了东方文明的“底层算法”。

  汉字穿越千年而来,在横平竖直、点捺勾折间,暗藏着前人秉刀金竹刻画、言缀成文的往事与笔走龙蛇、墨书春秋的潇洒。

  汉字源远流长,每一种书写字体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历史。

  从甲骨文,到大篆、小篆、隶书,再到人们所熟知的草书、楷书和行书,每一种书写字体的特征都深受当时的文字载体、书写功用所影响,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汉字从以书写为基础的书法类字体向以雕版及活字印刷为基础的传统印刷字体、以铅字为基础的工业化印刷字体和以屏幕显示为载体的字体转变,离不开技术和科技的变革。

  随着技术手段发生变化,书写的随意性也被削弱。在雕版印刷时代,字体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至宋代活字印刷兴起后,因为标准化的需要,字体变得横平竖直。这种字体被称为宋版书,更接近于现代的宋体。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曾以活字印刷为灵感,编排开幕式的表演节目。

  近代工业的传入让中文字体设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的无衬线字体和日本哥特体的影响。铅字黑体字逐渐出现在中文的印刷报刊上,它们往往被应用在标题上。黑体的设计残留了一些手写体的特征,比如转角的设计有一些楷书的特征。

  受印刷技术的局限,早期的字体设计会在汉字的角落处设计一些负形缺口,这是因为油墨浸润会使印刷文字的边缘模糊不清。设计这些缺口,让油墨浸润时,刚好把这些缺口填补上,这被称为“油墨陷阱”。

  到了20世纪70 年代,印刷被用胶片的照相排版取代。在照排时代,因为反复拍照会使笔画失真,因此在笔画的端头设计略微突出的结构,这就是“喇叭口”。

  随着技术发展,字体设计也在不断更新、演变。/B站@oooooohmygosh

  如今,尽管“油墨陷阱”和“喇叭口”都已不再是必要的设计,但很多字体还是将这些特征保留了下来。

  在信息时代,文字设计和排版的任务,很大程度上交给了电脑软件和浏览器。在屏幕时代,字体也经历了从BP机时代的点阵字体到矢量字体,再到屏显字体的变革。

  没有了技术的限制,设计师将更多地考虑人文性、美观性、实用性。/《Abstract.The.Art.of.Design.》

  字体设计已不再受限于技术,如何兼顾字体的实用性和美感,如何把汉字之美从数千年前的纸简过渡到液晶屏幕上,如何让普罗大众也能随时感受这份身为中国人的文化骄傲,成为摆在当代字体设计师和更广泛的文化传承者面前的一个终极难题。

  每一个汉字,都是美学的凝聚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超级LOGO。

  设计一款英文字体,需要完成52个字符的设计。但如果要设计一款适配手机使用的中文字体,则需要一笔一画地描摹出27533个汉字的具体形状,工作量是前者的529.48倍。

  以全新字体笔画设计华为鸿蒙伴生字体HarmonyOS Sans为例,设计工作持续了一年多。在项目启动之初,华为内部也对是否要花大力气设计一款自己的字体有过犹豫。最终,为了满足HarmonyOS面向全场景、多设备的要求,体现鸿蒙特色,华为决定,要设计出一款属于鸿蒙的字体。

  习惯了电子产品的我们,并没有降低对文字的审美标准。

  独特、易读、通用是在设计HarmonyOS Sans时所遵循的几大特征。作为一种通用字体,如何在通用和独特性之间作平衡和取舍也是字体研发设计团队碰到的最大难点。

  设计团队遵循了“二八原则”——新字体80%遵循传统黑体的设计,20%借鉴了楷体特点。既体现了人文感,展现了回归本源的书法美学,又让字体不至过于艺术化,在阅读功能性和人文感受之间达到巧妙平衡。

  比如,在某些笔画上,HarmonyOS Sans就师法撇捺弯钩的楷书美学——长撇笔画舒缓、温润而带有弧度,竖勾吸取书法笔势,微微上扬,斜勾富有弹性和变化,横折勾曲线融入手写美、带有温度。

  每一个撇捺弯钩,都隐藏着字体设计师的精益求精。

  在设计过程中,HarmonyOS Sans字体历经多次修改。在过程稿中,有一些设计成熟的字体式样出现,最终因为要兼顾通用性而放弃了其中许多个性化的部分,这让设计人员略感遗憾。

  在易读性方面,设计团队还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了字体“灰度”感受。比如,将似连非连的笔画、笔画过于集中的部分和笔画繁琐的地方进行细节处理。

  一个细小的调整,就能改变整个字体的观感。

  汉字中存在大量的“口”字部,传统黑体字形中“口”字部的两条竖会略超出底部的横线,起到支撑字形的作用。但对于非位于汉字底部的“口”字,如果依旧采用同样的设计,会让字形过于挤压和繁琐。因此,设计人员特意优化了这些非位于汉字底部的“口”字部,让整体字形更加清爽有序。

  “口”字部是否舒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中文字体的风格是否和谐。

  字体设计中,所有汉字都被嵌入一个方块中,这个方框被称为“字身框”,而沾上油墨、实际有文字的部分被称为“字面”。字面并不会把字身填满,但决定了汉字占字身框的最大面积。

  字面框占字身框的比率就是字面率,它决定了默认情况下的文字间距。早期屏幕黑体的平均字面率为94%。因为屏幕分辨率不高,为了让字形更清晰,只能适当增加字面率,但这却会导致字体排版过于紧凑。

  不同结构的字形,也需要不同的间距设置来维持平衡。

  随着技术的迭代、屏显分辨率的提升,字形的大小已不再是字体设计时需要首要考虑的因素。当下主流的平均字面率为91%,字体间距相对更加舒适。

  HarmonyOS Sans则在纵向字面率上增加了2%,让字形更加挺拔,也更适应竖版手机的阅读。

  如今的字体设计必须适应电子化时代的阅读习惯。

  HarmonyOS Sans的努力,其实都在回答关于字体设计和文化传承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融合黑体与楷体的字形优势,针对屏幕阅读体验进行细致的视觉优化,平衡实现字体清晰易读和优雅美观的设计需求,它把先人流传下来的智慧与积淀,用更贴合普罗大众诉求的方式呈现出来。

  古今交汇,雅俗共赏——这绝不容易,因此更引人尊重。

  忠于理想,字体之间皆是浪漫

  对普通人来说,字体和文字一同出现,二者如鱼和水一般交融,密不可分又无处不在。

  对网店店主、KOL、UP主们来说,一款兼具美观和实用性且免费商用的字体所起到的作用更是非同一般。

  许多网店店主都有过因为在产品详情图中用了版权字体而遭到索赔的经历。两年前,有一公司的实习生商用了微软雅黑字体,导致公司被方正和Adobe起诉,损失1860万元,裁员42人,轰动全网。

  2007年,方正诉暴雪字体侵权索赔1亿元,对方使用的正是微软雅黑字体。2012年5月,法院做出终审判决,判决暴雪等被告方赔偿200万元。2020年,《九层妖塔》电影中使用的道具《鬼族史》图书未经授权使用了书法作品中的7个字,被判赔偿14万元,一个字2万元。

字体侵权的案例时有发生,这是媒体从业者最容易踩中的雷区。/《九层妖塔》电影截图

  原来,我们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的字体,只要脱离了Windows平台的一切商业行为,都属于侵权行为。在Windows系统下,任何商业行为也不被允许。

  华为研发的HarmonyOS Sans不仅对所有人开放、商用免费,而且可以调节字体粗细,方便设计人员使用。开放的生态可以让更多合作伙伴加入,让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够使用统一的字体。

  这与OpenHarmony的开源理念一脉相承,在鸿蒙开发者的网站上,所有第三方开发者都可以看到全套的设计指南,支持中文、拉丁文、希利尔文、希腊文、阿拉伯文语系下的105种语言免费使用。

  HarmonyOSSans开放、免费,让更多人有字体可用。

  汉字因宇宙万物而生,包蕴了中国人对宇宙的认知和无穷想象,高度凝练的汉字被赋予了更多美好的含义,正如HarmonyOS Sans的理念“心宇宙,字无穷”,在字体里无一不是极致想象的浪漫主义表达。

  万物互联、和谐共生,是鸿蒙的理想,也是鸿蒙的设计支点,它清晰地指向一个既兼顾实用与效率,又包含浪漫宏大的理想的未来。汉字是一个很好的介质,它让鸿蒙的追求落到实处,并由此绵延万里。

  当我们一次次求索古老与现代之间相融的创新表达,除了向外界说明“我”是谁,更获得了朝向未来的勇气。

✎作者|周叠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甲骨文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