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上亿老人,被迫参演时代“变形计”

上亿老人,被迫参演时代“变形计”
2020年11月29日 00:58 新浪网 作者 新周刊

  生活在以人为本的文明社会,却被医保体系拒之门外,你能想象吗?这件事就发生在湖北。

  11月23日,有网友爆出,湖北宜昌一位老人独自冒雨到办事窗口交医保,却被社保员告知:“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老人弓着背,坐在小圆椅子上,眼神里满是不知所措。

  现场画面让人心酸。/沸点视频,建议横屏观看

  事发社区回应称,已经联系她的子女、传达办医保流程,“后来,志愿者把老人送回了家”。面对求助,社保员依旧没能提供另一种符合老人习惯的缴纳方式,而是叫她的孩子下次来帮忙。

  且不争论要是孩子有空,老人也不至于独自冒雨出门的伪命题,这一群体在人生前60多年里形成的思维,竟在一夜间变成“累赘”的根源,足以反映,技术发展没有为老人保留缓冲余地。

  但社会发展趋势永远是向前的,不可能倒车。数字化,是沟通、交易、文化传播等方面再一次打破天花板的体现。接下来,奔跑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社会发展没法等人,只能让人去适应它的节奏。

老人需要的到底是手机,还是一部电话?/图虫创意

  老人与数字社会,应该是谁适应谁?是要老人加速学习、成为无所不能的信息能手,还是要请信息发展稍微“慢”一点儿、等等老人家?

  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们新周刊APP编辑部内部的大讨论,结果是,谁也没法说服谁。

  于是,我们提笔、写下各自的观点,争论一番。不知道你更同意谁的说法?

  老人成为数字弃民

  我们还可以等等他们

  发声者:米老鼠

  新闻视频还没看完,我的脑袋就被气炸了:老人明明已经是弱势群体了,竟还有人这么残忍地对待他们、拒绝他们使用现金!

  诚然,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大移动支付巨头,使中国成全球第一大移动支付市场。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顺利地搭上数字化发展的快车,对于那些大半辈子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的老人来说,学习智能手机、适应移动支付这样的“小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容易。

数字化时代里,老年人成了“寸步难行”的边缘人。/视频截屏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亿人,60岁及以上的网民占比仅为6.7%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高达2.5亿也就是说,有近两亿的老人没有接触过网络。

  不会上网,导致老年群体在信息时代严重失声——他们无处表达诉求和困难只能被动地成为互联网中“沉默的一代”。

  我们常常自己的思维生活习惯去反推老人的状况,导致难以估量他们在使用新科技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难题。当我们强调“老人应该与时俱进”,忽略的可能正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平等。

老年人的记忆力、视力、认知能力都在衰退。/《飞跃老人院》剧照

  成长于“前数字时代”的老人,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要低很多,更对网络世界日新月异的“规则”无所适从——

  老人的记忆力、视力、认知能力都在衰退。动一动手指、点击不断跳出的窗口、下载更新APP……这些看似再简单不过的操作,对老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加之许多老人受教育水平低,甚至有一些是“文盲”,要让他们使用移动支付,就得从认字、打字干起。这是一段多么漫长又繁琐的过程啊!

老人手机还是没法帮老人们追赶“智能时代”。/图虫创意

  另一方面,老人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和经济水平息息相关一、二线城市的老人具备购买智能手机的经济能力,并跟他们的子女学习上网或去老年大学进修“智能手机学习”课程。

  但在经济水平落后的乡镇、农村地区,老人面对互联网学习是“孤立无援”的。更不用说孤寡老人、无收入老人、空巢老人……

  梁文道在推荐书籍《老科技的全球史》时,曾提出疑问:科技史到底应该关注什么?我们总是关注科技带动社会进步,但却忽略了科技应用所需要的社会条件。

电子支付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Unsplash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了大量“数字弃民”,但社会却没有同步推行“数字技能”培训没能照顾那些被互联网抛弃的边缘群体。

  老人缓慢地掏出现金、清点现金时,我们失去了等待耐心到头来,是“为人民服务”的技术沦为了“异化人”的冰冷机制。

 给规则赋予“人情”,并不太难。/新闻截图

  无论如何,科技、规则的服务对象始终是人,而不是相反——

  老人沦为数字弃民,我们可以等等他们,推行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和政策,让所有人一起前进。

  除了主动适应发展,

  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发声者:汤汤子

  在“老人独自冒雨交医保”新闻下方,出现最多的评论是“请时代等等老人”

  我完全同意。

  但“等等”一词用得别扭,让人想起经常看到的句式:“你跑太快了,停下来等等我吧。”

  难道前面的人等后面的人赶上了,两人就能做到并肩前行吗?不会的,差距依旧会慢慢拉开、重复上演“等等”场面,因为前面的人永远在跑、后面的人永远在走,“等等”的动作只是徒增全程用时。

  数字化,考虑的是社会绝多数群体的利益,实现红利惠普。

  先不提咱们“左手短视频、右手外卖软件”的逍遥日子是怎么来的,光从解决了“线下挂号导致黄牛泛滥”“路边打车难导致时间损耗”“疫情期间现金交易可能加快病毒传播速度”等问题上看,数字化就不该被轻言慢下来,甚至停下来。

  可以在老人常去的公共场所,如超市、餐厅、医院等,保留少量现金交易窗口,但也该鼓励他们学习用手机付款。

  我一直认为,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数字化与情怀缺失、集体性冷漠现象加剧没有直接联系,它只是提供了网络公共平台,将本就存在的人性阴暗面整合、放大。

  老人感到被忽视、被边缘化,是个别新技术在投放前期,未及时考虑到不同人群需求,以及社交模式变化导致的。

  相比年轻群体,老人的消费欲和参与欲较低,不符合市场商机,导致科技在研发前期,会优先考虑年轻人的喜好。

  随着数字化发展逐渐成熟与“接地气”,这一现象已得到重视,比如市面上出现特大字号的老人手机、一键进入的手机程序与便捷阅览界面、与老年卡整合的健康码……社会不但没有忘记老人群体,更想带上他们“一块飞”。

  另一方面,互联网让社交模式产生变化、让面对面交流频次减少,削弱了老人在大众舆论中的话语权、给后者带来负面情绪——觉得自己沦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其实,每一个人都可能被“淘汰”,与年龄无关,取决于对待新事物的态度。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的概念,将“独立、参与、尊严、照料与自我实现”纳入“成功老化”的标准。在当下的数字化浪潮中,拥抱新科技,正是独立、参与和自我实现的体现。

无论是为了融入家庭话题,还是别的原因,愿意接受互联网,怎么说都是好事。

  89岁的江敏慈(@敏慈不老),在孙子的“种草”和帮助下,由一名普通老太太变身为“史上年纪最大博主”,在B站上取得第一支视频就收获10万粉丝、单支视频播放量最高达503万次的成绩。这也告诉我们——

  老人不是绝对的“时代牺牲品”。积极融入数字社会,需要他们主动的态度,以及儿女们的“文化反哺”。

  数字社会,当然会给予老人更多照顾,但要停下来等待,是不可能的。用个体力量对抗大趋势,就如鸡蛋碰石头,吃亏的是鸡蛋。

  既然如此,何不鼓励老人适应变化、追上时代的步伐。跑慢一点,也比永远躺在旧时光里好。

  谁规定人到了一定年纪,就必须停滞不前呢?/pexels

  智能对年轻人就很友好吗?

  发声者:菜菜花

  新闻中的老人不容易,但年轻人也很难。

  说一个大家可能知道的事情:

  每个星期一,都是麦当劳的会员日,这一天会有各种优惠,比如免费领薯条、全家桶半价等等(没有为它打广告的意思)。

  同事胡同,一位40岁的和蔼大叔,尽管来麦当劳消费过多次,却至今不知道有这个优惠活动突如其来的各种优惠,让他眼花缭乱。大家习以为常的小程序,他一路上不断研究,也花了近30分钟才完成点餐

  尽管还没有步入老年,但越来越智能化的社会,也让这位身经百战的中年人无所适从。

  说实话,小程序点单确实方便,起码省去了在用餐高峰期的排队时间。但吃饭的流程越来越智能也削减了大家一起聊天、研究菜单的乐趣。

  而有些所谓“智能”的东西,未必给使用者带便利。

  近几年有这样的新闻,说某某想购买一家银行的不同理财产品,结果被要求下载两三个APP,甚至出现一家银行有8个APP的情况——都是一家银行,推出那么多APP干嘛呢?

  就在前两天,多家银行APP被通报“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未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着实让人担忧。我之前看到过一段来自年轻人的抱怨,大意是说:

  当我走进一家银行办事,我只希望你告诉我要携带什么材料,我提供给你,然后事情就搞定了。

  我不想每办一件事情,都要下载不同的APP,进行信息填写、身份证验证、人脸识别等一系列繁琐的操作你跟我说这些APP多么多么有用,然而我踏出银行大门后,却再也没有打开过它。

  我上大学的时候,选课要下载一个APP上网课又要下载一个APP考试还得下载一个APP;平时填个表格资料,动不动就要关注某某公众号、注册某某小程序,完了还得上交截图汇报;有时候信号差或内存少,手机老是会闪退,让人暴躁。

  之前还有人说,有老人去医院看病,不知道要在网上预约挂号工作人员教老人用手机操作,结果老人从兜里一掏,是部老人机——根本上不了网除了老人,难道第一次去大医院的年轻人知道要预约挂号吗?未必吧

  也许年轻人的适应能力比老人强得多,也许未来的大趋势就是这样子,但年轻人就一定喜欢这些智能化的东西吗?

  回归母题:该鼓励老人适应数字社会吗?

  三种观点,单个拎出来看,似乎都有道理,似乎又模棱两可,有点像缩小版的互联网舆论生态——每个人都天然地带有非理性情绪,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为自己的立场辩解。

  社会上层者坚持,个体应该主动适应发展;儿女们呼吁,社会应该保留人情味与老人们“慢一点”的权利;更多厌烦了快节奏生活的人,表示不但不鼓励老人适应数字化,自己也不想适应,只想提前过上“养老生活”。

  那么,你是怎么想的呢?

  统筹:颖宝

  撰文:米老鼠 汤汤子 菜菜花

  参考资料

  [1] 谁帮老人迈过“数字鸿沟”?|人民日报

  [2] 快时代如何善待“慢行者”|新华网

  [3] 数字化生活,别让老人掉队|广州日报

  [4]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贫穷、衰老、边缘?|看理想

  [5] 无现金社会,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第一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