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90 后生活报告·职业:不想35岁还做“老黄牛”,怎么办?

90 后生活报告·职业:不想35岁还做“老黄牛”,怎么办?
2021年10月14日 07:35 新浪网 作者 新周刊
2021年4月21日,上海地铁上的年轻乘客们。(图。大噜)

  90后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急速发展。而当90后踏入职场时,恰逢人口红利下的互联网公司飞速发展,各大网站日活、月活攀升,GMV(成交总额)不断增大,营收翻番。对于这一代人而言,国企员工、公务员、教师、医生,父母眼中的这些好工作,不再是香饽饽。

  2012年,第一批90后正式步入社会。2017年,95后就业大军接踵而至。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显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80后为3.5年,90后为19个月,95后仅7个月。在毕业去向选择上,90后的就业观正在发生改变,呈现多元化、网络化、娱乐化的新趋势。

  网红、主播、电竞选手,互联网造就了大批新职业

  百度的一项调查发现,30%的90后在毕业后没有直接进入企业或政府机关,而是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或自主创业。这样的就业方式,往往在短期内没有稳定或较高的收入保障,但并不妨碍90后以此追求自我。

  2019年从广州大学毕业的陈丽敏是一个网络主播,她还没毕业就在校外租了一个单间做直播室,每天在课余时间进行直播。陈丽敏说:“我身边有不少类似案例,挺多女同学都希望当一名全职主播。”

  陌陌发布的《2019主播职业报告》显示,网络主播这一职业,以90后居多,且男少女多;截至2018年,95后职业主播占比为45.6%,90后职业主播占比为36%。而在90后毕业生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排行榜中,有54%的人选择了主播/网红,17%的人选择了声优,其次是化妆师、游戏测评师等。网络主播是近两年最赚钱的新兴职业之一。

  陈丽敏说:“主播这个职业绝对是随着互联网崛起的新型职业。以前,我跟家里人说我当主播,他们以为我天天不务正业,就知道玩电脑。现在逢年过节,他们已经可以坦然地向亲戚介绍我是做主播的了。”

  广州一家MCN公司的副总裁Eric说:“不少在外貌上占优势的年轻人喜欢尝试短视频这个行业。我们公司也喜欢找素人主播,主要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他们当中不乏音乐学院、电影学院的学生,其中还有不少是同寝室同学组团参与。”

  随着网络直播的普及和主播从业人数越来越多,主播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保证收入和粉丝数的稳定,多数主播会保持高强度工作状态。近84%的全职主播一周直播5天以上。

  陈丽敏说:“互联网的记忆比鱼的7秒还要短,如果你一天不上播,你的粉丝就去看别家主播了。我当上全职主播以后,有时候甚至一个礼拜不出门,睡醒就开始直播,忙的时候都顾不上吃饭。”

  从程序员到网红、主播、电竞选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造就了大批新职业。新华网发布的《95后就业观调查》显示,95后向往的新兴职业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主播、网红、配音员、化妆师、Cosplayer以及游戏测评师。这些看起来“非主流”的职业,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愈加普及,带来了工作方式的根本转变。

  发展速度快,薪资高,工作环境宽松、自由,背后是先进的技术应用和最新鲜的玩法,这使得互联网公司的体量不断增大,也吸纳了更多90后从业人员。猪在风口上也能飞起来,这些新兴职业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90后眼中的香饽饽。

  那些挤破头进了大厂的90后,现在怎么样了?

  截至2021年3月1日,腾讯、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京东、快手、百度这七家互联网大厂,总市值达17.3万亿元。在90后的就职环境中,这些互联网公司是“高大上”的代表。90后入职这些大厂,除了薪资、酬劳,还缘于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有着更多的期待和要求。

  在连续三年都没能晋升的压力下,马克还是离开了这家当初他挤破头也要进来的互联网大公司。

  1990年出生的马克,已经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职业瓶颈期。“不留下来熬夜,你就不是自己人。”这是在大厂中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马克说:“大厂的晋升文化,是必须和团队一起加班熬夜、一起打天下,才配获得这份珍贵的‘革命’情谊,并且这可能比个人能力还要重要。谁要拒绝‘996’,就是断掉自己晋升的通道。”

  2012年,大学刚毕业的马克通过校招进入这家著名的互联网大厂。当时游戏部门高速发展,刚毕业的他冲劲足,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带他的leader也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带领下属向前冲,并且主动帮他们要职级、要加薪。

  “那几年上升很快,这确实是新业务带来的红利。”马克说。但随着商业化业务的市场份额逐渐饱和,马克的部门现在很难开拓新的业绩。

  马克说:“在大厂工作,具体到个人,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在操作流水线上的一小部分工作,注定成为庞大机器里的一个螺丝钉,被不断地腾挪到不同的业务、相似的工作里。”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可以被高速、标准化复制的商业模式,这样才能尽快占据市场份额。这一逻辑下,如果一家公司的大部分岗位谁来做都一样、没有人不可取代,就是最理想的。

  “大厂”的头衔,对于90后来说,起初是一种吸引,后来则变成了一张拿不出手的名片。曾经的流水线工人变成了格子间的白领,当螺丝钉不再想做螺丝钉,他们能反抗自己的命运吗?

  与70后更看重物质报酬相比,90后对与情感体验有关的需求的重要性认知度更高。有相当一部分90后认为,自己可以穷,但工作不能没有意义。

2020年7月31日,上海Chinajoy上,身折cosplay服装的网红主播在直播,吸引玩家关注。(图/视觉中国

  离北上广的年轻人

  2017年,新世相的《我买好了30张机票在机场等你: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一文刷屏。这是一股浪潮,有的人卷起行囊,在“逃离北上广”的口号中毅然决然返回属于三四线城市的家乡,从“小镇做题家”晋级为小镇公务员。 

  彼时,最早一批90后经历了近十年的事业上升期,阿里巴巴、腾讯在他们眼里成了老牌大厂,去字节跳动这些新一线大厂发展会有更多的机遇。因此,有不少人选择在30岁的时候跳槽去另一家公司。

  如今,而立之年的90后大厂人收起了曾经的幻想,把希望寄托在短期内用青春换取高薪,为自己的未来攒下一些根基,以便提前退休回乡下养老。

  在58同城从事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的Mico说:“在互联网大公司,每天都可能有上百个人离职。由于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的不同,90后对于工作的态度有着鲜明的群体特点,即更注重自我的内在情感体验、更强调工作与兴趣的匹配、更注重和谐的人际氛围。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无非是去了另一个大厂,做另一份相似的工作。”

  现任某公司大区总监的Eric过去也曾经“反复横跳”多个大厂,但现在年过三十的他已经很难再适应快速的工作节奏。他在当地买了房子,背上了贷款的压力,就算无法晋升,他也失去了跳槽的动力。他说,这个阶段很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新工作。

  Mico有20年从业经历,她表示:“职场中的大部分反复横跳,不过是从一个底层流向另一个底层。如果到了35岁还在互联网公司做老黄牛,未来的路挺难的。而因为始终在底层做基础性工作,个人的成长也会被禁锢。”

  当然,有人打鸡血,就有人选择“躺平”。

  那些不适应高强度工作环境的“佛系”90后,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那条太辛苦的路,而是选择回到家乡,考公务员或者进入教师队伍,拿着铁饭碗,过上朝九晚五、不愁吃穿的小日子。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有近6万人报名,岗位竞争比高达174:1。

  1994年出生的小徐,参加过两次公务员招聘考试和各个区的教师招聘考试。但因为“都没怎么认真准备,几乎裸考,所以成绩都一般;去其他公司面试,因为没有相关实习经验,也基本走不到最后一关”。直到最近,小徐终于考上了江门某区的教师编制。

  对她来说,这是一个稳稳的选择。小徐说:“我没有什么远大的职业理想,就是喜欢留在父母和亲人身边,在这个熟悉的小城市努力生活。就算说我们90后是咸鱼,那也是有梦想的咸鱼。”

  长于互联网时代的90后,缠绕着多元情绪,承受过批判,也善于自嘲。如今,逃离北上广的话题不再新鲜,越来越多的新职业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成就年轻人多元化的职业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互联网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