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惹争议: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惹争议: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2019年09月17日 17:25 新浪网 作者 新浪育儿

  作者 | 亦云白

  来源:凯叔讲故事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某中学在开学入校之时,一位男老师手提一桶水堵在校门口。

  干什么呢?

  给女生卸妆。

  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惹争议: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男老师不停地用毛巾擦拭着学生的脸,一边还说着:「学生就要有学生样。」

  有些网友认为,「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学生就不该浓妆艳抹。」

  但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呢?

  明知孩子不愿意,为什么还一定要选择在人流最大的校门口呢?

  为什么一定得共用这不知道多少人用过的「污水」擦脸呢?

  为人父母,看到这样的情况,震惊之余更是心疼。

  我们对待孩子,常常忽略了最起码的尊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说过:

  「即使我们成年人给予他们生命,给予他们成长中所需的物资……被给予者仍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仍需要被尊重,被平等地商量、理解和沟通。」

  尊重,是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一抹阳光,是培育孩子必备的养分。

  但有的人可能只看到了孩子听话服从的所谓「好结果」,却完全没意识到孩子不被尊重会有什么后果。

  01

  那个打耳洞的孩子,不是坏孩子

  前段时间,「黄多多发色」上热搜,刷爆了网络。

  这个13岁女孩带着一头酷酷的仙女紫、打着亮晶晶的耳洞,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惹争议: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打耳洞、染头发,怎么看都不像是「乖女孩」啊?

  可是她却是出奇得优秀。

  8岁能翻译英文小说,10岁能给英文动画配音,12岁能自己设计衣服、自己出演话剧,13岁获得5个乐器类国际一等奖……

  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黄磊的一句话或许能道出其中一些真谛:

  「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多简单一句话,可是有几个父母能真的做到呢?

  看到孩子小小年纪戴项链、染指甲,父母会批评:「这不是乖孩子干的!」

  看到孩子崇拜明星偶像,迷恋漂亮的衣服鞋子,父母如临大敌:

  「学生就该学习,别成天想些乱起八糟的。」

  一个朋友聊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仍然不能释怀:

  「我不知道为什么,穿一条破洞牛仔裤就能让我变成遭人嫌弃的坏孩子。

  好像所有的个性都不遭待见。

  唯一的小确幸就是,能藏在洗手间,偷偷拿出耳钉在耳朵上比一比,偷偷抹上妈妈的口红对着镜子臭美。」

  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惹争议: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小小年纪,有了爱美的小心思,却被父母「强硬禁止」,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内心是多么压抑和委屈。

  我们在羡慕黄多多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羡慕她的家庭教养方式。

  成长教育学家勇赫大叔说过:「亲子教育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一个叫做尊重,一个叫做信任。」

  那些不被尊重的孩子,永远不知道,被充分尊重和信任,活得会有多爽。

  02

  比规则更重要的,是理解

  《小欢喜》让演员海清再次翻红,剧中她和学渣儿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引起了无数家长共鸣。

  但现实里,海清的儿子蛋妞却是名副其实的「大学霸」。

  有多厉害呢?

  才11岁的蛋妞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会「十八般武艺」。

  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今年6月28日晚微博《Neuf Mode九号摩登》发布的「梅兰竹菊」的概念封面上的毛笔字就是蛋妞写的!

  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惹争议: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画画功底也很了得。8岁时,蛋妞的一副铅笔画,有人竟然愿意出3万元收购……

  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惹争议: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运动能力非凡。10岁时,蛋妞在亚洲游泳锦标赛上勇夺三金一银。

  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惹争议: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除此之外,蛋妞还会大提琴,会作英语诗,会做家务……

  网友戏称,海清有一个「神仙儿子」。

  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惹争议: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说起育儿秘诀,海清自爆有三个小秘诀。其中第一条就是,尊重。

  因为海清从小接受的就是严格教育,动不动就会被母亲罚跪搓衣板。

  所以,如今,海清并不喜欢把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你要跟他商量,尊重他的想法,但是又不能什么事都顺着他。」

  比起规则本身,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需求。

  理解不代表事事顺从,而是更多地换位思考。

  03

  强制关爱,不如俯身倾听

  李玫瑾说过这样一句话:

  「很多父母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没有选择。」

  孩子的每一步都是在父母的算法之内,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父母的期待。

  「唱歌唱得好,长大了能干嘛?学习才是第一位!」

  「不要在意外表,小小年纪打扮给谁看?」

  「这个专业好找工作,就报这个吧。」

  孩子在「被动接受」的路上,渐渐丧失了「主动选择」的能力。

  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惹争议: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一位妈妈的回答获得最高赞:

  平等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探索式地引导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发掘自身最大的潜能,在我心中,就是最好的教育。

  歌星陈美龄的三个儿子都毕业于斯坦福名校。

  大儿子十几岁的时候,说想去美国留学。陈美龄认为以大儿子优秀的成绩,美国排名第一第二的学校随便选。

  可是儿子最终却选择了排名第七的学校,就因为自己喜欢。

  那所学校会给新生配一匹马,每天先喂马才吃早饭。

  陈美龄虽然觉得这个选择实在有些可惜,但还是尊重儿子的决定。

  后来,大儿子不仅读得很开心,成绩也非常好。

  看似陈美龄在大儿子「择校」的事情上有些「无为」,好像什么都没做。

  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陈美龄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一件事:自主选择。

  去超市买什么口味的冰淇淋,都是让小小的孩子自己做出选择。

  老师提水桶校门口给女生“卸妆”惹争议: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对孩子来说,再多的关爱,有时都不如低下头听一听,俯下身点点头。

  逢年过节,在让孩子表演才艺之前听听孩子的意见,要是孩子不愿意,那就尊重孩子。

  选择兴趣班之前,和孩子聊聊。他要想学什么,那就去试试,无论失败和成功,都是一种收获。

  走家串巷,孩子不愿意和叔叔阿姨们打招呼,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直接数落孩子,万事慢慢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允许他们犯错,允许他们做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陈美龄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