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元春在秦可卿死后突然被晋升贤德妃,很是不寻常。通过前后文的线索来看,大概有三个原因。
一,秦可卿葬礼,贾珍任性妄为,用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材板僭越,表现出贾府的骄狂自大,引皇帝忌惮。
二,北静王等四王八公集体出席,有抱团结党的嫌疑。皇帝不得不重视和分化四王八公结党趋势。
三,皇帝需要测试贾家的忠诚和立场。
因此,进宫数年默默无闻的贾元春,突然从女史的贵人,被晋升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可谓一步登天。
然而,福兮祸所依,贾元春获得高贵身份和荣耀的同时,危机已经隐藏在身边。
按说她但凡聪明,必然对突然降临的富贵心生疑惑,毕竟之前在宫中的生活什么样,岂能没数?
可惜贾元春就是那个没数的人。
判词说她像五月榴花神潘淑一样,“二十年来(不)辨是非”。任由贾家如季氏一般,不忠顺鲁国君主,与皇帝“虎兕相争”。
元春置身其中,不能像冉有和季路那样在其位谋其政,最终拉着贾府一起陪葬 。
可惜论出身和起点,都好过妹妹探春。正是“三春怎及初春景”。奈何她自身胸怀、眼光和责任,都远逊色探春,导致她步了杨贵妃和潘淑的后尘。
那么,元春进宫那么多年,究竟又经历了什么呢?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贾元春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嫡女,贾宝玉的亲姐姐。
《红楼梦》开始时,她就已经被送去宫中为妃。
(第二回)子兴道:“……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做女史去了。”
“女史”是汉晋说法。实际就是入宫为妃,开始的等级相当于贵人。
古代后宫对应前朝,也有品级和虚职官名。
凤藻宫尚书是一品夫人,加封贤德妃,为贵妃等级。
女史也如凤藻宫尚书,是“官名”,推测就是贵人。
第十六回,贾琏说太上皇下旨妃嫔省亲时,提到了一条线索:
“此旨一下,谁不踊跃感戴?现今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这岂不有八九分了?”
周贵人和吴贵妃这两个姓氏非常妙。无论是周还是吴,实际都通“贾(假)”。
周贵人是诌贵人,假贵人。
吴贵妃是无贵妃,假贵妃。
据此可以推测周贵人和吴贵妃,影射的是贾元春的晋升是从贵人到贵妃一步登天。
而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便是贾家。因失去皇帝(天)庇佑,才有日后抄家之祸。
可见贾元春晋升贤德妃背后,全是政治意图而并无宠。
元春省亲回家时,抱怨“当日既送我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指皇宫)”,可知送其进宫是贾府主动行为,并不是清代的那种选秀。
而无论明清的宫中选秀女,基本都会在十三到十五岁之间。薛宝钗十二岁进京待选便是例证。可知元春进宫,最大不会超过十五岁。
原文写她从小教授贾宝玉,三四岁就认识数千字,姐弟二人应该相差十岁左右。
《红楼梦》至结束时,贾宝玉也不过十八九岁,不到弱冠之年。
贾元春死时还要再早点,实际不到三十岁。这也是“二十年来(不)辨是非”的由来。
之所以要加个“不”字,就是元春其人有问题。
比如她省亲时一直哭哭啼啼,说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
比如卷入父亲妻妾之争,省亲大事因此不见贾环(被生病)。
像元宵节与贾环因灯谜斗气,端午节不给贾环礼物……
不顾身份卷入钗黛之争,为帮助母亲王夫人争夺监护权,不惜下旨让贾宝玉和一群女儿不符合规矩的住进大观园……贾宝玉脱离长辈管教,才会接二连三做出一系列的错事。
如此贾元春,可不就是不辨是非?
“二十年来辨是非”,本意指出人到二十岁上应该明辨是非,奈何贾元春不是。她像五月榴花神潘淑一样,糊涂,任性而导致自家死于非命。
《三国志》陈寿记载潘淑:性险妒容媚。说她容貌俊美,善妒而心胸狭隘。不就是“愚蠢”的王熙凤的样子么?
王家女儿皆善妒,王熙凤利用平儿控制贾琏的办法,就学自王夫人利用周姨娘控制贾政,贾元春类母,就可知其心性又像王熙凤,又愚蠢。
而她这般人物,在宫中过的日子如何,也就一清二楚了。
元春判词图画是“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串香橼”。
香橼就有相怨之意。且其性是内心酸涩,就是心有不甘。
元春就是心有不甘。她不甘心被送去宫中,既怨家族,也怨皇帝,更怨皇宫。才有“当日既送我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之说。
你看她回家时,贵妃贵妃之尊,却一味抱怨不休,更对父亲贾政说如今富贵不如田舍之家的天伦之乐。仿佛她一辈子不嫁人,跟着父母才是好的。一旦离开家中让她不如意,就满腔怨怼。
殊不知,贾敏、李纨和凤姐,哪个是与父母共享天伦的?
她这样短视,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辨是非,难堪大任了。
真要让她在贾府与皇帝之间建立桥梁,根本是痴心妄想。
她只会自怨自艾,哪管家族立场,与皇帝关系?
否则也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同意省亲回家了。
元春者,怨蠢也。
哀怨又愚蠢,让她又怎么能在宫中取媚讨好皇帝邀宠?
不得宠,就处境尴尬。
后宫弱肉强食,自然是难上加难。更会增加心中之怨。彰显心胸狭隘,鼠目寸光。
而元春被突然晋升,传旨的六宫都太监一句口风都不吐露,明显与她关系淡漠。
元春省亲回宫后,夏太监等人就开始不断来贾府打抽丰,可知她回宫就失宠,甚至是从来都没有宠爱。
后文王夫人作为荣国府女主人几十年,连给贾母准备生日礼物的三四百两银子都没有,她的私房钱哪里去了?是不是都填进宫里给了元春开销?极有可能。
从周贵人和吴贵妃这两人身上,也透露出元春在宫里的悲剧处境。
周贵人是胡诌的贵人,说明她在宫中有名无实,不得皇帝待见。
吴贵妃是假的贵妃,没有的贵妃,说明贤德妃根本就是个局,是皇帝针对贾府而故意设计。
贾元春但凡要有贾探春的精明和才情,肯定能够发现问题。
但凡她能像《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冉有季路一样,听从孔子教诲而明辨是非,以身作则,为皇帝与贾家之间的调节人。哪怕她如雍正皇帝的年妃那样,管束不住哥哥年羹尧,也能保全自己和娘家。
奈何贾元春什么也做不了,更什么也没做,眼看着贾家与皇帝虎兕相逢,最终让自己和家族灰飞烟灭。
这种人,可气可悲,也是可怜可叹。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