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30年代上海整容所:出入客户皆是名人,割一对双眼皮要花1根金条

30年代上海整容所:出入客户皆是名人,割一对双眼皮要花1根金条
2020年10月01日 15:33 新浪网 作者 历史控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辞》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哪怕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回家后也会“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只有女子爱美,男子就不爱了?怎么可能。

  

  《世说新语·容止》中有这么一句:“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之后还引申出一个词语叫做傅粉何郎,专门用来指美男子。在古代,尤其是魏晋时期,男子簪花傅粉是很正常的事情,古代就连选官都会将长相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只有古代的大姑娘小公子爱美吗?当然不是,民国时期由于西方一些先进的美容方式传出,大家对没得追求更加疯狂。

  

  不少人应该都对影视剧当中名媛贵妇们那一头卷发有印象吧?当时可没有什么卷发棒离子烫之类的东西,她们是咋烫头的?都是拿火钳烧的滚烫后再来卷头发,的确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但为了好看,女子们依旧纷纷选择去用火钳烫头。

  

  除开烫头以及各种新式化妆品外,整容在30年代的上海、北平等城市已经非常流行。是的,你没看错,在近百年前就已经有整容的业务出现了,并且还不是偷偷摸摸的那种,在报刊上大肆打广告,直接用当红明星作为整容案例。

  当年红透了半边天的“金嗓子”周旋都知道吧?她不仅有一把好嗓音,更是当时最著名的影星之一,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美誉。但在最开始周旋对自己的长相也不自信,她是单眼皮,为了更加上镜好看获得更多的机会,每天她都会用柴火棍自己在眼睛上来回划出一次性的双眼皮,后来更是干脆利落直接“动刀”。

  

  林徽因大家都知道吧?民国时期著名才女,不过她一开始也是单眼皮。后来咋变成双眼皮的?

  林徽因在清华时的邻居钱钟书直接在作品《猫》当中点了出来:“李太太从小对自己的面貌有两点不满意:皮肤不是上白,眼皮不双.......一到日本,她进医院去修改眼皮,附带把左颊的酒靥加深。李太太花五百元日金新买来的眼睛,好像美术照相的电光,把她原有的美貌都焕映烘托出来。”

  

  这不仅做了整容,还特地跑到日本去做的整容,并且光是割双眼皮还不算,还加深了酒窝,可以说是很新潮了。

  那个时候最成熟的基本就是眼部跟鼻部的整容手术了,广告打得铺天盖地,看上去效果也还不错,插个题外话,如今除开医美项目外,需要动刀的整容项目也是眼鼻综合最为出名,看来这个“根基”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打下。

  

  白云跟白杨(这两不是兄妹)都是当时非常著名的电影男星,白云是美国华裔,他主演的《三笑》、《西厢记》等影片还是跟上面说的那位周旋一起演的;白杨则更出名了,《中华儿女》、《十字街头》等都有她的出演,《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领衔主演。

  白云跟白杨都是做了双眼皮跟眼睛放大(开眼角),顺便还做了个鼻子增高。不过那个时候的整容费用可不便宜,割个双眼皮就得一根金条,也怪不得去整容的不是名媛贵公子就是影星歌星,这消费水平在当时一般人的确也消费不起。

  

  最后说一句吧,我觉得当时整容医院的有句广告其实很诚恳:“自古佳人丽质,必处于‘天生’;然今因医学发达,科学昌明,在相当范围内,已可藉‘人工’造之:所谓‘整容医学’是也。”

  天生丽质这种事个人无法决定的,但爱美之心却不是一件坏事,如果能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医学手术将自己变得更漂亮,又有什么不对呢?当然,整容需理智,在小作坊把自己脸都给毁了的大有人在, 所以记住哦,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量力而行”,不要过犹不及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