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医生最“讨厌”8种病人!

医生最“讨厌”8种病人!
2021年08月30日 18:33 新浪网 作者 养生杂志

  就医过程中,你留意过自己的言行吗?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不仅可能引起医生的反感,更可能影响医生的判断,从而贻误诊治。

  下面就是医生眼中最“反感”的8种“病人行为”,医生表示很无奈!

  盲目自我诊断

  “医生,我之前百度过了,像我这种头痛可能是得了脑肿瘤或中风。”很多人习惯在网上“寻医问药”,解决不了再去医院。

  医生解释,在网上搜索一个最简单的症状(比如头痛),也会查出各种回答,这种“盲人摸象”式的自我诊断往往给患者造成心理暗示,干扰医生诊断。

  医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每个人的病情复杂程度各异,切勿片面的对号入座,患者应和医生正确沟通,把不舒服告知医生,接下来就把病情放心交给医生。

  代亲友看病

  在门诊,经常会有人拿着亲戚、朋友的一大堆化验单、片子挂号看病,这总是让医生左右为难。这种情况下,医生只能帮着看个大概,病人自己不来很容易贻误诊治。

  尤其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如果病人的脉象、面色等都难以查看,更无从诊治开方子了。

  如果由于人在外地,就诊实在不方便,也要尽量准备完善的资料,代为看病的人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在初步诊断后,病人仍应亲自前来。

  插队乱问,打扰医生

  “医生,我这个病很急,能先给我看吗?”“医生,我就问一句……”无论候诊大厅,还是医生诊室,都会有一些患者为能提前看上病“插队加塞”。

  这让医生感到很无奈,挂号本是为了保证所有人享有均等的就诊时间和质量,随便插队问话不仅干扰其他患者,医生思路突然被打乱,匆忙回答的问题也很难保证准确性。

  建议大家就诊时多一些耐心,若时间有限,可通过网络提前预约,按就诊时段前来就诊。有些问题也可以先找咨询台或医生助手解答,应尽量不打扰正在看病的医生。

  希望医生开“神药”

  “医生,给我开个特效药,吃了赶紧好,别耽误工作啊!”还有不少患者看病时,拿来一沓子小报或宣传材料,问医生广告里的“神药”是否有效。

  其实这类患者往往不注重改变饮食、加强锻炼,忽视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科学性。

  医生表示,还有一些亚健康人群,感觉不舒服,但化验检查指标都没问题,也达不到药物治疗标准,仍希望医生给他开药,否则就觉得医生做得不称职。

  隐藏隐私的病症

  因羞于启齿,隐瞒病情”成为妇科、男科和一些感染科比较常见的现象。“大夫,我这个病因不太好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感染的。”

  一些涉及病人隐私的病症,患者在表述时常会有所保留。但临床上,隐瞒可能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处方决定,干扰治疗效果,类似的情况还有故意夸大或说轻病情。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不应刻意隐瞒关键信息,若实在不方便谈及,可将最核心病症信息告知医生。

  比如: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和障碍,症状和疼痛持续多长时间,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如何,用药后是否有副作用或效果等,也可带上近期的诊断书。

  治疗半途而废

  治疗过程中,有两种病人常有半途而废的想法:

  一种是刚刚看到疗效,感觉不错,就着急着出院停药;

  另一种是暂时没看到疗效,就换药或放弃治疗。

  医生表示,一些感冒、发烧的病人经常是症状刚见轻就不管了;一些肿瘤、代谢疾病治疗周期长,很少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患者也容易放弃。建议患者应当对疾病有个基本的认识,初步了解病程周期。

  在治疗过程中,大夫可能会结合一些对症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如果有急需解决的病痛,可告知医生,优先采取措施。 

  拒绝定期复诊

  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中年、青年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但不少人以工作忙、不能请假等理由拒绝定期复诊,让医生很无奈。

  首先,一些指标长期不正常会严重损害健康,比如尿酸高的患者如果不定期复查,长期可引起机体组织和器官损伤;而血压长期偏高,可能造成血脂、血管等方面变化;

  其次,“是药三分毒”,不少药物(如风湿免疫科常用的来氟米特等)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危害,需遵医嘱定期查肝功、血象。

  医生建议,按医生指导定期到医院复查,才能监控病情变化。

  总提以前的大夫

  “别的医生和你诊断结果怎么不一样?”“以前那个医生说这个药得一直吃,你怎么给我停了?”

  医生解释,一些疾病的病程发展快速,前一次和后一次的诊断结果完全不同是有可能的,且每个医生临床经验不同,对病情的判断也会受到影响。

  多听听不同医生的看法是有必要的,但类似的质疑如果太多,会破坏医患信任,影响医生的客观诊断。

  患者遇到诊断结果不一致时,可多看几家医院,选择知名医院或专科知名医生就诊,结合此前医生的诊疗建议,请专家帮忙分析利弊,避免在盲目奔波就诊中耽误病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