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2020年04月02日 11:04 新浪网 作者 证券时报网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2020年带来了前所未有挑战。进入2月后,线下楼市“冰封”,销售停摆,房企的生存状况愈发艰难。

不过,被阴郁和焦虑笼罩的房企业绩报季,在3月的最后一天迎来了一缕阳光。3月31日恒大2019年报业绩会的召开,提出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计划三年降低负债4500亿,到2022年要实现销售1万亿元,引发市场热议。随着地产行业进入下半场,转型高质量发展成为龙头房企的当务之急。作为房企龙头,恒大在此时提出“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重大战略调整,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磅信号。可以预见,新周期下,率先启动战略转型的恒大实则是再度夯实功底,加固护城河,其土储优势、超强的销售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加之地产松动预期,恒大万亿元量级的“高增长”可期。与此同时,多元化布局的恒大即将迎来“首秀”,恰逢国家汽车刺激“风起”,恒大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来源:新财富

  经历持续严厉的政策调控之后,已有龙头房企发出“活下去成为真实存在”的感叹了。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使房企普遍直面极限生存的考验。

  过去数十天里,中国全民战“疫”,经济一度停摆,房企停工停售,楼市受到的冲击颇为明显。Wind数据显示,2020年2月,TOP30房企累计销售金额为2157.29亿元,环比下降40.94%;累计销售面积1767.5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5.09%。

  被阴郁和焦虑笼罩的房企业绩报季,在3月的最后一天迎来了一缕阳光。3月31日下午,中国恒大(03333.HK)公布了2019年业绩。数据显示,中国恒大2019年实现合约销售额6011亿元,同比增长9%;核心利润408.2亿元,同比下降48%;资产负债率77.9%,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159.3%,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现金余额2287.7亿元,同比增长12%。这张硬核“成绩单”彻底打消了投资者的疑虑。

  经历持续严厉的政策调控之后,已有龙头房企发出“活下去成为真实存在”的感叹了。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使房企普遍直面极限生存的考验。

  过去数十天里,中国全民战“疫”,经济一度停摆,房企停工停售,楼市受到的冲击颇为明显。Wind数据显示,2020年2月,TOP30房企累计销售金额为2157.29亿元,环比下降40.94%;累计销售面积1767.5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5.09%。

  被阴郁和焦虑笼罩的房企业绩报季,在3月的最后一天迎来了一缕阳光。3月31日下午,中国恒大(03333.HK)公布了2019年业绩。数据显示,中国恒大2019年实现合约销售额6011亿元,同比增长9%;核心利润408.2亿元,同比下降48%;资产负债率77.9%,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159.3%,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现金余额2287.7亿元,同比增长12%。这张硬核“成绩单”彻底打消了投资者的疑虑。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在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宣布正式启动恒大新战略,从2020年开始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料峭春寒,同行龙头纷纷收缩战线之际,恒大喊出“高增长”,着实令人刮目相看。外界不禁要问,恒大高增长,凭什么?对于投资者,“控规模、降负债”又意味着什么?

01

  高增长,凭什么?

  许家印所说的“高增长”,就是要实现销售收入高速增长,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亿元,到2022年要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

  在近期密集举行的房企业绩发布会上,与谨慎、危机及“活下去”频频挂在嘴边显得焦虑不安的地产大佬们相比,许家印淡定从容、自信满满地提出“高增长”,显得比较另类。那么,恒大高增长,凭什么?

  巨额的土地储备

  恒大方面称,“恒大最大优势在于土地储备”。土地储备是恒大“高增长”的底气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恒大总土地储备项目876个,分布在全国237个城市,覆盖了几乎所有一线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及绝大多数经济发达且有潜力的地级城市,总规划建筑面约2.93亿平方米,土地储备原值为5273亿元,土地储备平均成本1800元/平方米。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这其中,位于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原值达3524亿元,占比67%,平均楼面地价2252元/平方米;三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原值为1749亿元,占比33%,平均楼面地价1281元/平方米。

  过去的2019年里,恒大共计购得土地储备153幅,并就其中39个项目进一步购买周边土地,新项目均衡分布于北京、广州、南京、太原、昆明、成都、重庆及杭州等城市,其新购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达6703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平均成本2101元/平方米。

  土地储备之于房企,意义非凡。一方面,在当今行业高光渐褪、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背景下,巨额的土地储备使恒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即使完全不拿地,恒大仍可支撑多年的开发。另一方面,土地储备量是房企的规模及实力的体现,也是房企经营增长及成长性的重要指标,这为恒大高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环顾行业,2019年恒大以3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位居房地产行业之首,排在其后的房企分别是:碧桂园(02007.HK)土地储备2.78亿平方米、融创中国(01918.HK)土地储备2.04亿平方米,保利地产(600048)1.87亿平方米、绿地控股(600606)1.7亿平方米、万科A(000002)1.53亿平方米以及新城控股(601155)1.34亿平方米。恒大的土地储备量,约为保利地产与新城控股两家房企的总量之和,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地主”。

  极为醒目的是,恒大的平均楼面地价仅为1800元/平方米,成本优势相当明显,在业内绝无仅有。过去20年间,恒大抓住了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期”,储备了巨量的低价土地。同时,与业内动辄砸出“地王”的激进房企相比,恒大没有拿地的紧迫性,但有严格的拿地标准。据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早前透露,“地块必须达到30%的毛利,实现15%净利才会去拿,‘地王’不会去参与”。此外,大量土地通过并购中小房企项目而来,这也让恒大的土地成本可控。

  从某种意义上说,恒大遥遥领先的土地储备资源,得益于其过去20年的超前战略布局及深厚积累,而如今提出冲击万亿销售规模“高增长”目标,似有一种“二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之意。

  出众的销售能力

  恒大“高增长”的底气之二,来自于其出众的销售能力。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2020年2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下,恒大通过促销降价以及网上销售等组合举措,启动“网上卖房”,此项营销在业内引发轰动。

  公开信息显示,恒大于2020年2月18日,推出全国613个楼盘“75折”优惠以吸引居民购房。同时,恒大在疫情期间通过“恒房通”平台实施网上销售。3月18日,恒大重磅宣布,全国619个楼盘每套房源的价格将在“恒房通”全面公开,相关房源单价、房屋总价等信息皆一一清晰展现。不过,从今天(4月1日)开始,“78折”将上调为“81折”。

  从实际成效来看,恒大这项前所未有的创举,使之迎来了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开门红”。销售额1465亿元,大增23%,销售回款1133亿元,大增55%。这两项指标逆势大增,刷新恒大第一季度销售及回款最高历史纪录(图)。事实上,历年的第一季度通常是房地产行业销售的“淡季”。

  克而瑞昨日晚间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房企销售TOP200排行榜显示,恒大以1440.3亿元的操盘金额、1614.6万平方米的操盘面积,双双位居行业第一。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低16.3%,商品房销售面积8475万平方米,同比降低39.9%;商品房销售额8203亿元,同比降低35.9%。Wind数据显示(表1-2),2020年2月,TOP30房企累计销售金额为2157.29亿元,环比下降40.94%;累计销售面积1767.5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5.09%。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2020年2月销售金额达百亿元量级的房企,仅有6家。其中,恒大地产以2020年2月实现销售金额447.3亿元、同比增速为107.76%,排名行业之冠,成为TOP阵营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房企,将万科、碧桂园、保利地产、中国建筑(601668)甩在身后,堪称一枝独秀。相比之下,TOP30房企中,销售降幅最大的5家房企,下滑幅度均超过了60%以上。

  销售面积方面,TOP30房企2月销售面积1767.58万平方米,恒大亦居榜首。恒大2月实现销售面积51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3.85%。数据对比可见,恒大的销售能力在业内一骑绝尘。

  除此之外,恒大还拥有这出众的成本控制能力。其“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对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各地方政府亦希望经济形势尽快复苏。近期以来,中央层面对“基建”表态积极,而对房地产“未松口”。但是伴随疫情的演进,2020年2月20 日前后国内房地产的调控风向已出现了微妙变化。

  据国泰君安证券的研究,2020年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八成以上有结构性松动空间。2月以来,全国近70个城市发布了涉及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已召开“两会”的29 省(市)中,4 省(市)未提房地产,其余25 个省(市)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从紧到松形成六个梯队。中央层面大力度放松开发商融资政策之外,在“因城施策”的基调下,地方政府层面松绑支撑居民改善型需求等政策或已被默许,松动的信号颇为明显。

  这一政策逻辑下,恒大的地产销售不乏受益的可能。在业绩会现场,许家印表示,在国家“住房不炒”的政策指引下,房价不会升,但也不会大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世界每个国家的央行,都在放宽金融政策,流动性的增加对房地产的销售同样会产生刺激,需求同样也会增加。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早在2018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恒大曾许下2019年合约销售6000亿元的承诺,如今超额兑现。完成2019年的销售目标后,恒大再度跳出“舒适区”,发起了更高的挑战——“今年实现销售8000亿,2022年销售规模要上1万亿”。

02

  控规模、降负债,意味着什么?

  许家印指出,“控规模”就是要严控土地储备规模,实现土储负增长,未来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万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亿平方米左右;而“降负债”就是要把有息负债每年平均下降1500亿元,到2022年要把总负债降到4000亿元以下。

  许家印还在现场算了笔账:“2018年、2019年,恒大销售回款每年维持在4500亿左右,如果今年实现销售8000亿,回款按7000亿计算,就会增加2500亿的销售回款。同时,恒大今年减少土地储备3000万平方米,就等于减少600亿的支出。这样一增一减,就一定能实现今年有息负债下降1500亿的目标。”

  被问及恒大为何要“控规模、降负债”之时,许家印坦言,主要是根据自身发展做出不同的经营发展战略决策,中国房地产的“黄金20年”已经过去了,地产要从金融属性变为实体经济属性。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步入平稳发展新周期,高负债的发展模式显然已走不通,必须有所改变,“一定要把负债降下来”。

  恒大的高负债由来已久。实际上,相比于万科和碧桂园,成立于1996年的恒大起步比较晚,在前20年,都是以追赶者的角色紧随龙头房企的脚步。

  “一个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根据国际国内宏观经济情况、金融政策、行业政策和自身发展,制定不同的发展经营战略。”许家印表示。为在龙头房企分踞市场的情况下实现突围,恒大在发展的前20年,实施了“高负债、高增长”的发展战略,以实现快速发展。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在上述战略下,抓住了地产黄金20年的恒大,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销售规模分别达到2000亿元、3700亿元和5000亿元。“2015年至2017年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在当时环境下做的非常正确的选择。然而到了现在,我们认为公司总负债还是偏高,所以为了能够把总负债降下来,我们要控规模,加大回款力度,要稳健经营”。

  事实上,“控规模、降负债”六个字信息量丰富。“越是市场不好的时候,越能展现房企的功底”,许家印的这一金句在业内广为流传,数年过去言犹在耳。“控规模、降负债”的战略,将进一步夯实恒大的功底,助其穿越周期。对于投资者而言,其至少传递出两个重要信号。

  其一,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房地产市场遭受冲击,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经济布满衰退的阴霾。时下多数房企正遭受销售、融资两端夹击,多数公司净经营性现金流不堪重负,甚至面临短债危机。投资者最关心的首先是中国恒大的财务安全、护城河几何。

  从最新公布数据来看,中国恒大现金余额2287.7亿元,同比增长12%,这一指标占恒大同期总资产比例的10.36%,现金流非常充裕。在回款方面,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给出了一组数字。2020年第一季度,恒大的回款金额分别为282亿元、187亿元、664亿元,第一季度合计回款为1133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55.2%。

  从短期来看,手握巨额现金加之强大的回款能力,恒大的财务相当稳健,可谓固若金汤。

  如今全球疫情愈演愈烈,多方的分析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或远超过2008年,此次疫情引发的不仅是经济危机,还有恐慌引发的社会危机、政治治理危机以及国际秩序危机。这就意味着,充满波动的市场或在未来持续很长一段时期。中长期内,恒大定调未来几年“控规模、降负债”,本质上给投资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财报显示,恒大2019年的负债总额为1.85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7.9%,净负债率159.3%,借款总额7999亿元,借款的平均成本为8.99%,2018年的借贷成本为8.13%。许家印表示,“我们早期净资产负债率是430%,到了2018年底的时候,降到了150%。去年的时候,基本上净资产负债率稳定在150%。根据公司现在发展的情况,总负债的情况,负债率还是比较偏高,或者说是比较高。我们把总负债降下来,资金成本会下降,毛利率就会提高”。

  其二,随着“控规模、降负债”的落地,恒大的毛利润得以进一步提高,利润有望保障。进一步说,强劲的盈利能力有望支撑恒大一如既往的高分红率。

  Wind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中国恒大累计实现净利润1509.28亿元,其分红总额达到662.47亿元,累计分红10次,其分红率高达43.89%,是内房股里最稳健的“现金奶牛”。

  同期的龙头房企,碧桂园分红率为32.66%、万科为25.86%、融创中国为20.45%。可见,中国恒大的分红率不仅远超龙头房企平均20%左右的水平,在中国地产行业头部阵营中亦是一骑绝尘,高过万科近20个百分点,并且超过A股市场以高分红闻名的大白马——格力电器(000651)约40%的分红率。2009年上市至今,中国恒大通过IPO、配售和供股募集的资金仅为149.39亿港元。分红金额远高于募集资金规模,投资价值显著。

03

  汽车首秀,恰逢政策“风起”

  早在2019年3月,许家印曾公开宣布恒大的多元化产业布局已基本完成,最终形成以地产为基础,旅游文化、健康养生为两翼,新能源汽车为龙头的产业格局,未来五年恒大不再涉足其他大产业。

  伴随房地产“黄金20年”消逝,地产板块做出了“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决策,另一边恒大旗下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已如日方升。在3月31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再次畅谈恒大新能源汽车,金句不断。

  许家印在会上表示,过去一年里汽车已全部布局完毕。恒大是搞地产的,对于汽车不懂,没经验,没基地也没人。在汽车“禀赋”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选择了“换道超车”。恒大通过大手笔“买买买”,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汽车行业各链条龙头企业联合起来,储备了新能源车产研技术以及大规模量产能力,快速缩短了与其他车企的差距。目前已经取得了“超车”的初步胜利。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恒大做新能源车向来是轰轰烈烈,虽不是进入造车领域的第一个“门外汉”,但却一直是动静最大的那一个。许家印早前已放出“3-5年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豪言。随着恒大持续“买买买”,恒大新能源汽车已蓄势待发。

  公开资料显示,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的投资已经超过3000亿元,包括收购NEVS、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等公司的控股权,全球公开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车产业顶级专家和技术精英,2019-2021三年投入450亿元的规划等操作,重金投入显示其志在必得。

  据透露,恒大首款汽车“恒驰1”将于2020年亮相。恒大新能源汽车的广东、上海生产基地将于今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产,为恒驰全系列产品2021年陆续全面量产做出强有力保障。

  许家印指出,“恒大做事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 对于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有信心,“我们(恒驰系列)14款车不敢说全部爆款,但我有信心其中8-10款能成为爆款”。

  恒大新能源汽车产品是否爆款,尚待市场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恒驰系列的“首秀”恰逢其时,有望赶上2020年汽车产业的政策刺激“风口”。

  在目前国内疫情受控、海外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稳定内需在保障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尤为凸显。汽车行业有刺激的必要性,能被有效刺激,且刺激政策手段较为丰富、刺激后遗症相对较小,汽车正成为2020年稳内需的首选行业。

  资料显示,2020年2月份至今,全国已经有杭州、南昌、广州、佛山、珠海、长沙、湘潭等9个城市出台措施,促进汽车消费,具体措施包括购车补贴、限购松绑等。国家商务部此前已明确提出,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国家工信部已公开表示,由于汽车有效需求不足,后续会有更多消费刺激政策出台。

够硬核!3年“减负”4500亿,疫情下恒大打响“降负债”第一枪

  3月31日晚间,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部署了促进汽车消费相关政策,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口”,已成为板上钉钉之事。

  恒大新能源汽车正式登场,恰逢国家汽车刺激“风起”。继地产板块创出佳绩之后,恒大有望在汽车领域迎来又一次“开门红”。

  1996年成立至今,从最初偏居华南一隅的地产公司蜕变成今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龙头房企,恒大创业史上历经数次战略转型。

  回溯过往,恒大的成功离不开其一直坚持的“战略制胜”之道。通过一系列超前大胆的战略布局,恒大已成为中国最具战略远见的房企。恒大每一次的战略决策都似乎预示着行业格局的巨变,每次一关键战略的抉择最得到市场的验证。

  如今恒大将“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列为公司最新战略,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一发展战略不仅是恒大转型的信号,亦是未来房企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值得所有房企深省借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