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从传统教学到智慧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智慧校园建设

从传统教学到智慧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智慧校园建设
2022年10月31日 20:13 新浪网 作者 上游新闻看点

  从照本宣科到授人以渔,从满堂漫灌到学生自主,从题海战术到精准教学……

  从事语文教学24年,作为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的陈玉兰老师,亲历了育才实验学校从传统教学到智慧教育的变革之路,也见证着智慧课堂给孩子们带来的喜人改变。今天,一起来看看智慧课堂有啥不同?

  重庆育才实验学校

  智慧课堂,见证智慧的启迪、碰撞与生

  从2018年起,学校尝试为学生配备移动学习终端并推进智慧课堂班级试点工作,但新技术与传统教学的相遇,总是免不了经历相互磨合与适应的过程。

  “我最开始接触这些设备的时候,不觉得它能真正促进传统教学改善,再加上当时的技术不是很先进,学生平板的管控问题也让我们很伤脑筋。”陈玉兰回忆了最开始与技术邂逅时的“磨合期”。

  近年来,育才实验学校致力于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学校现有基础设施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造。2021年下半年,学校陆续引入科大讯飞智慧课堂、英语听说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手册等产品,为破解学生平板设备难以管控、教师备课缺乏精品资源等困境提供了解决方案,也让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了因材施教的科技注脚。

  这些改变,也让陈玉兰感受到了将技术融入教学的优势:“智慧课堂系统的设计对语文学科而言,在调动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上起了很大作用。以前预习都是让孩子回去读读书,认清生字,标出段落自然段这些基本的动作,达不到学生自主探究并在课上与老师深入交流的要求。现在,给学生上新课之前,我都要给他们推送相关资料,包括文字性的拓展阅读资料、微课视频等。”

  陈玉兰老师用智慧课堂为学生授课

  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自主提前学到课文中的知识,再通过预习小测找到学生不能掌握的内容,这就成了课堂上需要讲解的重点,而玉兰也有更充足的时间放在方法传授上。课中,陈玉兰老师常会将智能PK等互动功能融合进来,点燃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学生们在智慧课堂中使用教学平板上课

  “课后,直接将习题推送给学生,不需要去打印或复印出来,他们随时都可以看到题目,而且错题也可以反复练习,不用担心孩子把纸卷子弄丢。对于语文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同学,我会单独给他推一些简单的题目,再给他进行个性化辅导。”

  聚焦学生学习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智慧课堂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壁垒,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让每个孩子都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获得智慧的启迪、碰撞与生长。

  系统性变革,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学校

  走进教育信息化2.0时代,学校主阵地的教育样态正发生根本性变革。

  育才实验学校副校长牟银勇指出,以学生为中心,要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学生应该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培养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育才实验学校副校长 牟银勇

  在智慧课堂上,通过全班作答、讨论、投票、随机选人等互动机制,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而任务型教学法的推广,也让学生们在许多自发的小组合作中领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此外,人工智能基于学情数据,为每名学生定制一套专属的个性化学习方案。2022年4月至今,学校数学学科生成个化学习手册9次,数学知识点复考得分率整体提升25.6%,使用个性化学习手册且单科成绩排名前15%,前30%人数分别增长9.4%和3.1%,有效促进学生学业质量提升。

  “我们要引导学生、老师和家长看到教学平板的优势,尤其是它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与我们学校的理念很契合——因材施教,它能够支撑老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学生用了一段时间后,成效是很明显的。”牟银勇说。

  在智慧校园建设的成效,是育才实验学校采纳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在学校层面推动组织架构、管理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创新的结果。

  在组织架构调整上,学校将原有分散的处室整合成“职能部门+年级组”的新组织形式,实现了优化层级和资源整合;在管理制度创新上,发布“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流程、智慧课堂学生评价量表、智慧学习手册等,推动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智慧教育的体系中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针对老师制定了相关奖励考核办法,组织教师常态化培训。

  教师们参与智慧课堂培训

  牟银勇校长对学校智慧课堂的深入发展寄予厚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把生活教育与智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理清平板的使用能够在哪些方面更好地助力整体教学发展,利用数据反馈来支撑教研工作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科技赋能之下,未来学校是什么样?重庆育才实验学校以系统性变革的思路引领全局,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智慧校园建设,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智慧课堂作为重要抓手,为新时代智慧教育在学校主阵地的切实应用提供了行业范本。

  上游新闻记者 李舒

  编辑:陈晓

  责编:徐浩

  审核:罗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智慧课堂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