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非遗保护“沉下去” 非遗记忆“活起来”——南昌市文化馆(市非遗研究保护中心)推动非遗传承发展综述

非遗保护“沉下去” 非遗记忆“活起来”——南昌市文化馆(市非遗研究保护中心)推动非遗传承发展综述
2020年10月21日 10:23 新浪网 作者 南昌新闻网

  2200年的文明演进与发展,在南昌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那些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那些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那些千姿百态的传统民俗……它们是历史留给南昌的珍贵财富,也是这座城市悄然珍藏在心底的宝贵记忆。

  曾几何时,随着时代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急剧改变,许多传统技艺处于失传的边缘,许多好听的戏曲少有人唱起,许多有趣的民俗从人们生活中淡去。幸运的是,经过南昌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近年来有效保护和传承,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珍宝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回到人们的生活,重新绽放出迷人的光泽。

  深度挖掘  重拾文化明珠

  近年来,南昌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先后组织实施了六批市级名录和四批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审和公布命名,从全市近1203个普查项目中选出了126项列入市级保护名录。其中,“南昌瓷板画”“上坂关公灯”“西山万寿宫庙会”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南昌采茶戏”等49个项目列入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市现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5人,其中,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4人。现有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2个,市级传播基地9个、市级传承基地10个、市级研究基地2个;市级展览馆1个、市级博物馆1个、县级博物馆1个、县级研究所1个;编纂出版《洪城遗韵》《豫章菁华》《非遗在南昌》等非遗系列丛书4套7本,非遗校本教材1套10本;完善了数字化工作,非遗数据库总容量728GB。

  保护传承  非遗重绽光彩

  摸清了“家底”,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辉,成为南昌非遗工作的另一个重大课题。南昌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采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项目进行完整记录,仅2019年就开展田野调查20次,共收集整理文字资料2万余字,录音录像资料300余分钟,图片资料500余张。南昌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还以剧院、班组、家传和招徒等方式对一些优秀项目进行传承,同时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主题节庆和传统节日利用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宣传。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起全市较完整的传承人资料库,对60周岁以上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发放2500——3000元的生活补助,还为年满60岁(含)以上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免费体检活动。各县(区)通过提供传习场所、提供设备、为传承人手工艺品打开销路创收、帮助寻找学徒等方式积极为传承人传习活动创造条件。

  2020年,南昌市以传统节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等为契机,在滕王阁景区组织了“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我市还通过“我是小小传承人”这一品牌活动将传统文化深入小学、中学、大学,引进课堂、接入生活,在青少年中广泛宣传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小小传承人”品牌活动走进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开展教学活动,并推出暑期趣学堂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等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去年“我是小小传承人”活动共举办了100余期手工体验活动,年底还举办了手工作品成果展览。

  文旅融合 非遗声名远播

  为让南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名远播,南昌乘着全域旅游发展东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业,送非遗进景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南昌的一道靓丽风景。

  在南昌,非遗是“鲜活”的,并且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近有两件与非遗有关的事让南昌市民印象深刻。

  一是由南昌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编印的首张“非遗”手绘地图正式与市民见面。这张地图把南昌12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卡通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市民。通过南昌非遗手绘地图,不仅唤起了人们对老南昌文化的记忆,提升对非遗保护传承的认知和重视,也进一步推动了南昌文旅融合。

  城市进入地铁时代,为南昌非遗保护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年4月29日,南昌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联合南昌轨道交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设计的“赣鄱物华·非遗南昌”系列地铁票卡对外发行。这套“赣鄱物华·南昌非遗”系列地铁票卡选取了“城南龙灯”“汪山土库古建营造技艺”等8项南昌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技艺,由高校美院教授绘制而成。这套全省首创的非遗主题手绘地铁票卡,让独具赣鄱特色的民俗事象、独具艺术审美的表达形式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首创意识  彰显省会担当

  非遗,不仅承载着过去,也连接着未来。 为大力推动南昌“文化之城”建设,彰显省会担当,南昌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还策划了“四个一”宣传推广工作,以打造全省首部非遗进校园漫画读本、举办全市非遗文创大赛、开展“我是小小传承人”讲解员大赛、打造《南昌非遗故事》四大项目,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让南昌成为更有人文情怀、更具文化底蕴的城市。

  一本校园读本:目前全省首部非遗进校园漫画读本已经完成样稿,项目邀请“故事大王”吴邦国参与策划,已交付出版社编辑制作,预计11月中旬正式出版发行。

  一场主题大赛:以“滕王阁传说”冲击国家级非遗为契机,举办“我是小小传承人”讲解员大赛,推动“滕王阁传说”项目的保护利用,打造南昌非遗活动品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娃娃心中扎根生长。

  一波宣传推广:为借助主流媒体打造恒流,讲好南昌非遗故事,我市拟借助中央、省级和市级媒体平台,设置《南昌非遗故事》网络专题页面,发布南昌非遗保护相关成果,建立完整的市级非遗数据库,记录匠人匠心,唤醒城市记忆,借助内宣与外宣将南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

  一项征集活动:为推动非遗融入市民生活,我市将举办“南昌非遗”文创设计大赛,通过有奖征集南昌非遗主题LOGO、南昌非遗主题文创产品,开发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非遗衍生品系列,推动非遗传承、创新和发展,呈现南昌非遗保护传承的守正创新之道。(南昌日报记者 徐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