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们和深圳经济特区一样,今年都40岁啦!”9位深大附中首届校友齐聚母校忆当年

“我们和深圳经济特区一样,今年都40岁啦!”9位深大附中首届校友齐聚母校忆当年
2020年05月25日 06:02 新浪网 作者 晶报
“我们和深圳经济特区一样,今年都40岁啦!”9位深大附中首届校友齐聚母校忆当年

   深大附中首届毕业生高三时的合照。

“我们和深圳经济特区一样,今年都40岁啦!”9位深大附中首届校友齐聚母校忆当年 参加“我们40”寻人活动的9位深大附中首届毕业生。 晶报记者 罗俊杰/摄

   “我6岁的时候随父母迁来深圳。”“上世纪90年代初,我家从东北迁来深圳。”“我是土生土长的深圳本地人。”5月23日上午,晶报大型专题策划“我们40”全球寻人活动在深圳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深大附中”)举行了一场座谈会,集中采访了9位1980年出生的该校首届毕业生,倾听他们的“深圳故事”。

   与深圳经济特区一样,这群深大附中首届毕业生今年都40岁了,已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作为在深圳生活工作了20多年以上的“老深圳”,他们成长过程的每一步,都见证和折射了深圳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一场特区同龄人的特殊聚会

   “你看,这是我们当时的作业本,如今20多年过去了,已经泛黄。”“这是我们的入学通知书。”“当时军训的教官非常严格。”“这是我们当时举办校运会的照片。”“这是我们在宿舍照的相片”……

   “我们是深大附中首届学生,1996年入学,1999年毕业。我们这届学生大部分是1980年出生,另外有少部分是1979年或1981年出生。”冯鑫曾于2016年发起、组织过深大附中首届学生入学20周年聚会,所以对同届同学的情况比较了解。

   据悉,深大附中是深圳市直属学校中唯一的大学附中,一校两部(高中部、初中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大小南山脚下,前海蛇口双自贸区交汇处,处于大湾区腹地,地理位置优越,是一所由深圳市政府建设、深圳市教育局领导、深圳大学管理的市直属公办重点中学,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

   冯鑫介绍说,深大附中首届共有7个班,每个班约40多人,总共有300多人。“我们都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同龄人,大多都在深圳生活工作了20年以上。我们之中,有的出生在深圳,有的很早就随父母来深圳,一直与深圳共同成长。”

   晶报“全球寻人启事”把他们召集在一起

   为什么这群出生于1980年的深大附中首届学生,当天会特地赶回深大附中聚会呢?

   原来,事情缘起于近日晶报发出的一则“全球寻人启事”: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此,晶报推出大型专题策划“我们40”,面向全球寻找并挑选40位与深圳经济特区同龄人,倾听并分享他们对一路走来、追逐梦想荣光之路的讲述。这则“寻人启事”不仅走进深圳地铁,而且还登上不少媒体头条。

   “寻人启事”发出之后,立即“刷屏”朋友圈。据悉,“‘我们40’全球寻你”活动自5月中旬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距今已经有约160人通过晶报各种官方平台报名。在他们当中,有人出生于斯,土生土长;也有人来自五湖四海,扎根深圳,他们的职业也遍布各行各业。

   “我就是1980年出生的,在深圳生活工作也早已超过10年了。其实,不仅我自己符合这些条件,我的高中同学大多也都符合。”看到晶报发出的“寻人启事”之后,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上班的蓝丽娜告诉晶报全媒体运营中心执行总监罗秋芳。随后,在深大附中的大力支持下,于是就有了这次特殊的特区同龄人聚会。

   当年偏僻城郊,今日繁荣前海

   “我当年第一志愿报考的是深圳中学,可惜总分差了2分没考上。于是就被录取到这所新创建的学校。老实说,最初心里是有点不甘心的。”现在在深圳市海洋渔业局工作的凌文聪告诉记者,一开始来到深大附中就读时非常不习惯。

   凌文聪透露说,他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的原住民,小时候生活在原特区外农村里:“可能现在许多人不会相信,其实我小时候做过许多农活,包括插秧、晒谷、养鸡、养猪等,直到1993年左右才没有再做这些。”

   “当时,深大附中这一带还很荒凉,属于城郊,比较偏僻。”自小出生、成长在罗湖区,现在在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的何穗回忆说:“我小学在桂园小学,初中在桂园中学就读。那时候,深圳市中心在罗湖国贸一带,沿深南大道过了上海宾馆就属于郊区了。”

   “来到学校的第一周,我几乎天天到教学楼天台上发呆,询问自己为什么要来这里,有种被发配‘边疆’的感觉。”从事工程管理的杨智斌告诉记者,当时学校校园内外的环境都很差,大部分同学都很难适应。

   如今,时隔20多年,当他们再度回到校园,当时地处偏僻的学校现在已经是“大前海”的一部分,这里已经是深圳房价最为昂贵的区域之一。从罗湖到福田再到南山,这20多年来,深圳的经济重心一路向西移。“真是有种‘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感觉。”杨智斌感慨地说。

   那时交通不便,“长途跋涉”到学校

   据介绍,深大附中创办后面向全市招生,所以学生们来自全市各地。

   “当时,交通不太方便,像我住在龙岗区下李朗村,要来学校的话,需要转三四趟车,全程需要约3个小时。首先要从村里坐摩托车到深惠路(现已改名为龙岗大道),然后坐公交车到布吉关口,再转另一趟公交车到世界之窗,接着要再转一趟公交车才能到达学校。”凌文聪回忆起当时从家里到学校的情景,仍觉得路途非常艰辛:“我印像最深的就是从世界之窗到学校这趟中巴,记得是423路车,司机每次都开得飞快,坐在上面感觉人都要被甩出去了。”

   家在龙岗区的黄顺玉也表示,她当时从家里去一趟学校,需要三四个小时。“家最远的同学是在大鹏那边,跟学校是一东一西,过来一趟真是山长水远。”蓝丽娜回忆说,家在罗湖的她,当时去一趟学校也要坐近两个小时的车:“对于学校的回忆,路途远乘车难是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

   “我今天早上从福田过来就便捷多了。”在福田交警工作的陈宇达告诉记者。这20多年来,深圳市开通了许多市内高速、快速公路,也陆续开通了许多地铁线,初步形成了地铁网络,并且还将陆续开通更多的地铁线,所以深圳的公共交通较那时候要好多了。

   深圳第一批寄宿制高中生

   许多前来参加座谈活动的同学,把自己珍藏的老照片、老作业本等都带到了现场。从事保险行业的张虹介绍说:“这是当年的教学楼,还有我们当时军训的照片。”

   “当时,深大附中是深圳市第一所寄宿制高中,开了深圳市高中学生在校住宿的先河。”深大附中副校长、高中部校长刘书安介绍说。

   陈宇达回忆说,当时学校仅在小卖部有两部公共电话,刚开学第一周,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在那里排队打电话。“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有些女同学可能是因为第一次离开家,又来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所以一时无法适应,打电话的时候就号啕大哭起来。”

   “我们入学的时候,学校单独的宿舍楼还没建好。因此,我们被安排住在教学楼那些还没用到的教室里。那时候,一个教室被分隔成3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放满上下铺的架子床,每个教室总共要住三四十人。”杨智斌回忆说:“直到我们高三第一学期,学校的宿舍楼才建好,所以我们只住了一年宿舍楼,前两年都是住在教室。当时没有空调,只有风扇,所以夏天挺热的。”

   “当时住宿也没有冲凉房,所以我们只能用电炉烧水或去开水房打热水,然后在洗手间冲凉。”张虹回忆说:“我们刚来的时候也没有饭堂,学校每天用货车把饭菜从深大食堂拉过来,然后我们排队领饭,在教室、走廊或楼梯里吃饭。第一学期过了大半学期,学校饭堂才开起来。”

   难忘老师悉心教导

   当天活动结束之后,蓝丽娜、黄顺玉在深大附中校园里偶遇了教过她们的英语老师陈萍,她们立即向老师问好并叙旧,随后还和老师合影留念。“这位老师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她为人非常好,对学生超级耐心,是一位很走心的老师,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蓝丽娜告诉记者。

   冯鑫回忆说,他们当时的班主任是刘为基老师,教的是化学:“他任教非常认真负责,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他还告诉记者,当时有一位名叫梁凌的数学老师曾资助一位家境困难的同学,直到这位同学读完大学。“高一第一学期开学的时候,那位同学在校门口徘徊,想报名家里又没钱,不报名又于心不甘。恰好被梁凌老师看到了,就问他怎么回事,听说他的情况后,当即表示将资助他读下去。”

   “当时深大附中的老师,许多是从全国各地招聘回来的名师,所以教学水平都很高。”陈宇达回忆说,学校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老师们除了抓学习之外,还要抓纪律,每天要检查宿舍,管理非常严格”。

   陈艳芬认为,正是因为当时学校比较偏僻,管理又比较严格,所以才使他们心无旁骛,能够一门心思学习。“因为周边比较荒凉,学校里面也还不完善,所以我们被‘逼’得只能认真读书了。”

   “记得深大附中有位老师跟我们说过,要‘有教无类’。后来我做了老师,对这句话感触很深,也一直以这句话自勉,告诉自己,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何穗表示,深大附中许多老师的教诲至今仍铭记于心。

   期望深圳明天更好

   “他们高考的时候考得非常好!当时成绩喜人,可谓是一鸣惊人,被誉为‘南山脚下的黑马’。”刘书安认为,深大附中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如今从事着各种行业,都在做自己擅长的事,都很成功。与此同时,他们的母校——深大附中,这些年也一步一个脚印,现在已经是深圳市“八大”高中之一。“接下来,我们不甘人后,将朝着‘建设中国一流大学附中’的目标迈进。”

   “我们和深圳经济特区一样,都40岁了啦!”如今从事城中村改造、活化工作的冯鑫认为,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同龄人,自己很幸运。在接下来的日子,他希望深圳能够像此前40年一样,继续向前发展,越来越好。“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同龄人,我也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深圳的发展贡献力量。”

   何穗告诉记者,她现在跟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常会把父辈们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披荆斩棘的拓荒故事讲给他们听。“我父亲1984来深圳创业,属于较早来深圳闯荡的一批人。”她表示,希望深圳在越来越国际化的同时,能够继续发扬“拓荒牛”精神,敢闯敢拼,把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好。同样作为一名老师,在布吉中学教书的黄顺玉表示,希望深圳能够更加重视教育,加大投入,并且要更加国际化:“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只要把教育弄好了,这座城市的未来就可期。”

   “我父亲上世纪70年代从惠东被铁路部门招工来到深圳,我母亲则是大鹏南澳本地人。我1980年9月在罗湖医院出生。小时候,一直住在位于罗湖笋岗桥的铁路职工宿舍。”陈艳芬说,自己一家对罗湖区非常有感情,至今仍居住在罗湖。“感觉深圳的交通、城市面貌变化非常大,变得越来越好了。”

   “深圳的海岸线,在珠三角各市来说算是比较长的一个。目前深圳市也提出了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凌文聪表示,因为自己从事的是海洋方面的工作,所以希望包括深大附中的学弟学妹们在内,能有更多的深圳人投入到与海洋相关的工作中来,为深圳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陈宇达表示,希望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展的步伐能够迈得更大一些,真正起到先行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

   杨智斌认为,40年时间,对于全世界或全国来说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是对于深圳经济特区来说却是其全部历史。“对于深圳未来的发展,作为一直从事建筑行业的一员,我希望深圳未来能够成为一座更加宜居的城市。”

   他们表示,晶报发起的“我们40”活动非常有意义,他们已经报名参加,也希望有更多同样出生于1980年的同龄人都来报名,通过讲述自己的深圳故事,一起为深圳经济特区庆生。

   晶报记者 罗俊杰/文 受访者供图(署名除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母校校友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