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赵祥胜:创建深圳市血站和全市医院首个输血科

赵祥胜:创建深圳市血站和全市医院首个输血科
2020年09月02日 06:01 新浪网 作者 晶报
赵祥胜近照。 晶报记者 罗俊杰/摄
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市血站工作人员合影,左一为赵祥胜。
上世纪80年代末,赵祥胜(右)在深圳市血站接待领导视察。

   扫码关注“深圳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我和留医部的故事”,即可投稿。

   血液是非常重要的医疗资源,对挽救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每年血液及其制品在全球能够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日前,记者采访了深圳市血站(现为深圳市血液中心)和深圳市人民医院输血科的创建者赵祥胜,听他讲述当初为完善和满足深圳市医用血液供应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为调入深圳几经波折

   赵祥胜告诉记者,他1946年出生,武汉人,1968年从湖北省高等药检专科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武汉市中心血站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他已有科研成果荣获湖北省和武汉市奖项。同时,他还自制诊断试剂应用于临床,并承包了单位的试剂生产,供应全国各医院检验科,为单位带来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每个月自己能多拿几百块,每年可以上缴利润三四十万元给单位”。

   “1984年底,我看到深圳市政府部门在《健康报》上刊发的招聘人才声明后,就将自己的材料寄给上面留的地址。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就收到了深圳这边的回信,称对我有兴趣,要我尽快到深圳面试考核。”赵祥胜告诉记者,当时深圳在内地声名鹊起,所以他也想到深圳闯荡。

   1984年1月,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经济特区并题词,充分肯定特区建设。同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阅兵仪式上,出现了代表深圳和蛇口的两辆受阅车,深圳经济特区的风头一时无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涌向深圳。

   赵祥胜接到深圳市的回复后,除了家人外,不敢告诉其他人。他打算瞒着领导和同事,偷偷跑到深圳去面试。可是,当时到深圳经济特区需要办理边防证,而办理边防证又必须经过单位同意。这可怎么办呢?他就请假先到了广州,刚好有位老同事在广州市中心血站工作,于是他就请这位老同事帮忙以该单位的名义办了一张边防证,“这样我才顺利来到深圳经济特区”。

   到深圳之后,赵祥胜心里很忐忑,不知深圳这边会怎么考核他,担心过不了关。他到深圳市卫生局报到后,市卫生局人事科派人送他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接着,深圳市人民医院人事科让医院检验科负责人梁宝铎对他进行面试考核。

   “当时也没考什么试,他就跟我面谈,了解我的学历和从业经历,询问了我的业务能力。”赵祥胜透露说:“详细聊了一阵子之后,梁宝铎认为我在免疫系统领域有较高的造诣。他说,你有这么高的专业水平,还有什么好考试的,赶紧回去办好手续过来吧。”不过,梁宝铎让他先在深圳玩几天,“因为深圳市卫生局让梁宝铎考查我3天,若是我当天就走了怕不好交待”。

   赵祥胜回去后没多久就收到深圳这边寄来的考核结果,同意他调入深圳工作。这时,他才敢跟领导说这事。可是,单位的领导却不同意他调走,说他是血站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要是不走的话很快就要提拔他为副站长。面对这种情况,去意已决的赵祥胜日常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就到几位领导家中“软磨硬泡”,好不容易才做通他们的工作。

   可是,要调动的话还需武汉市卫生局同意。“小赵,你来找我,别的事都可以谈,调走的事就免谈。”他去跟武汉市卫生局领导提出要调动档案时,市卫生局领导一口回绝。听到领导这样坚决的态度,赵祥胜有点心灰意冷了,“幸好我爱人非常支持我,跟我说除非深圳这边不要我,否则绝不能放弃”。于是,他又利用周五周六的时间,多次到卫生局领导家中说好话。最后,领导表态说“小赵,我就是泥菩萨都被你的虔诚感动了”,终于同意他调走。

   正当赵祥胜以为总算可以调到深圳时,时间已经来到了1986年初,没想到深圳市这时宣布对所有的人事进行冻结。真是好事多磨!幸好,梁宝铎知悉他的情况后,向时任深圳市政府秘书长李定做了汇报。李定表示,既然是个人才,可以先借调过来。随后,武汉市中心血站同意他借调到深圳,但只同意为其保留原岗位3个月,假如3个月后他仍未取得深圳这边的调令,就必须回去上班。

   1986年4月10日,几经波折之后,赵祥胜终于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报到,负责筹建检验科免疫室。当时爱人和两个小孩都还留在武汉,“离开武汉的时候,跟任何人都不敢说,一个人悄悄地就走了”。好在,3个月后,赵祥胜顺利拿到正式调令。同年9月底,他把爱人和两个小孩都接到了深圳。

   创建和完善深圳市血站

   “1984年,深圳市政府下文,组建深圳市血站、深圳市医学情报研究中心和深圳市老年病研究所3个科级单位,办公场所都在人民医院内。其中,深圳市血站对外是一个独立单位,对内则是人民医院的一个科室,人事由人民医院代管。”赵祥胜告诉记者,深圳市有不少医疗卫生机构是后来才从人民医院“独立”出去的。

   他表示,当初深圳市之所以招聘他过来,就是打算由他来筹建深圳市血站,“可是,因为原单位不放人,我拖了一年多才过来,这时深圳市血站已经有人在筹建。不过,当时筹建并不成功。因此,1987年7月,我被任命为深圳市血站副主任,让我负责筹建深圳市血站”。

   “最初的时候,深圳市血站只有6个人,但是要干的事情却很多。因为是‘深圳市血站’,所以我考虑的不单是满足人民医院一家医院的用血需求,而是要着眼于整个深圳经济特区。他当时确定了这样一个思路:原特区内所有医院的输血工作都需要做到“三统一”,即“血液的来源(即献血员)要统一;供血人员的体检、化验要统一;负责采血、供血的机构要统一”,不能各个医院各自为政,“这样才能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赵祥胜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市的医疗供血被少数“血把头”操控。每个医院常年“养”着一些人,多的十几个,少的两三个,长期由这些人供血,给予他们经济补偿,也就是俗称的“卖血”,医疗血液供应非常混乱:“一方面,老是抽这些人的血,三天两头抽一次,紧急的时候甚至一天抽两次,血液的质量肯定是很差的;另一方面,血液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有些小医院‘养’不起那么多人,没法提供各种血型的血,就只‘养’两三个所谓‘万能血’的O型血的人,不管病人需要什么血型的血,都由这几个人提供。”面对这些乱象,赵祥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1988年,深圳市血站正式独立,成为深圳市卫生局下属医疗单位。

   1993年,赵祥胜被调回深圳市人民医院工作。这时候深圳市血站的人员已经增加到20多人,各项工作已经走上正轨:“完成了血源‘三统一’,供血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原特区内的临床需求,并且实现了成份输血,基本杜绝了临床输血反应。”

   创建人民医院输血科

   回到人民医院后,他担任检验科免疫室主管。1997年,卫生部要求“二甲”以上的医院,必须成立输血科。“尤其是‘三甲’医院更是要成立,要求与检验科平级,功能是指导临床输血,并设立自己的病床,接收一些血液病人。”赵祥胜于是又被人民医院任命为输血科首任主任,负责筹建工作。

   随后,在他的带领下,人民医院输血科正式成立,这是深圳市所有医院中的第一个输血科。当时人民医院输血科的所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都是他一手创建的,“我们的科室成立之后,深圳市其他医院都派人过来学习,并参考借鉴我们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作为深圳市医疗输血领域的开拓者,赵祥胜先后担任深圳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深圳市医学会输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委员。2006年,赵祥胜退休后,先后担任深圳市医学培训中心兼职教授、深圳市社区健康科普宣讲团专家和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医学保健班客座教授,继续发挥余热。

   回首30多年前,尽管几经波折,但是他仍然一心要调到深圳工作,赵祥胜笑言这或许就是他与特区的缘分:“一方面,说明人民医院需要我,特区也需要我;另一方面,也非常感谢人民医院和特区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晶报记者 罗俊杰/文 受访者供图(署名除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