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疫情之下对学校教育的反思

疫情之下对学校教育的反思
2020年02月21日 13:39 新浪网 作者 校长杂志
疫情之下对学校教育的反思

  【金巨林专栏】

  疫情之下对学校教育的反思

  原创作者|金巨林(安徽省寿县正阳中学)

  庚子新春,一场由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从武汉蔓延开来,影响着全国,波及了世界。现在已是正月将尽,眼看着传统开学日正月十六已经渐行渐远,可开学还是遥遥无期。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我们每天在家长群里督促学生上网络直播课,隔着屏幕给学生答疑解惑,还要求学生发送学习的图片、视频——美其名曰“打卡”——以期弥补长假造成的巨大损失。

  我现在不想讨论“打卡”学习的利弊,因为疫情之下,老师对学生伸手够不着,有劲使不上,能起的作用实在受限,隔空喊话的效果究竟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我想说的是疫情之下的学校教育已经失去了许多功用,扑面而来的网络教学刷新着我们的认知,冲击着我们的习惯,让我们措手不及无所适从,又不得不勉为其难疲于应对。我们每天积极地推送学案、布置作业、订正作业,微信图标上的信息提示每分每秒都在更新,班级群里家长回复的“收到”字样、作业图片、学习视频等经久不停,家长和老师借着一部手机紧密相连默契配合,凝成一股劲,产生的效果让人感动、振奋——但是,说句实话,我的心是虚的,我觉得自己很像是那个捂着耳朵偷铃铛的人,突然之间会觉得自己做得一切都是无用功,甚至有可能会成为绑架学生的绳索,裹挟了学生的自由,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当然,我不是否定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老师们的辛劳,只是担心辛劳和功劳不一定能成正比。

  一场疫情,是偶然,可也藏着必然,正如哲学中所言二者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离不开必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人们智慧的做法是通过偶然认识必然,抓住机遇,利用必然。那么,这场偶然的疫情中昭示着哪些必然呢?疫情之下,学校教育当有怎样的反思呢?

  这场看似偶然的疫情,从发生、蔓延,到全面抗“疫”战、“宅家即爱国”等现象,反推着我们去思考。有人说:这场疫情过后,将改变中国人的20种意识——这20种意识涉及行为习惯、理财方式、生存理念、择业方向、道德标准、家国观念等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思想也在经历着最长寒假的不断洗礼,对于学校教育,权作如下反思。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学校教育不同于网络教学,是网络教学不能替代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前者是“教育”,后者是“教学”。教育的范畴更大,它是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和以涵养品德为主的“育人”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育人”的作用应当更为重要。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从事学校教育的人深入思考,认真落实。

  一场疫情,造就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也照出了许多卑鄙可耻的小人。我们礼赞英雄,痛恨小人;我们需要英雄,害怕小人。人之所以能成为英雄,不一定是因为他有着渊博的学识;成为小人,却一定是因为他丧失了正直的品性。学校教育,关连着每个人成长中十几年的黄金岁月,俢塑着人的品格,锻造着人的性格,影响着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德育为先,是学校教育的必须。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学校教育中要把这些理念变成具体实践,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立德有根、德化有果。

  授人以渔,指导学习

  一场疫情,把学校教育中“知识层面”的内容转接到网络上,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在这个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可以如此丰富多样,老师再也不是学生得到知识的唯一出口。曾几何时,我们还把手机视作洪水猛兽,试图斩断学生对它的一切念想;疫情之下,风靡全国的网络教学在一夜之间给手机平了反,如今手机名正言顺地成了学生必备的学习神器。我们姑且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玩转手机的天赋,无需培训,无师自通;但是,我们怎么就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具备利用手机的素质,无需监管,有效学习呢?

  我们该记得,几个星期之前,我们还大声疾呼“网瘾如毒瘾,不可不防”;可如今,一场疫情,就这样让我们心安理得地忽略了一切担心:我们究竟是相信了孩子们可以在一夜之间具备抗“毒”能力,还是相信了我们自己捂上耳朵就可以盗铃成功?真是细思极恐!

  可是事实没有留给我们恐惧的时间和空间,好在我们还可以反思:学校教育,在知识教学方面,是不是应该变变方法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去我们是教给学生知识,以后我们当教会学生学习。多些引导,少些指教;多些思想,少些说教;多些放手,少些管教。用疏通代替禁止,用态度瞄准高度,用方法指导实践。和学生一起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先进手段,运用最新理念,学会高效学习。

  培养兴趣,规划生涯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学习的最大效能是把自己的兴趣变成一生的志趣。学校教育,还应承担起培养学生高尚兴趣的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题海战术肯定是不能培养的,那样只能制造出一种模式下的做题机器;一场疫情,改变了“机器”的环境,没有了固有模式的监管,“机器”失去了动力,恐怕连做题的能力都要打折扣了,更不用说其最终能不能给社会创造出真正的价值了。

  兴趣是学习的核心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习者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兴趣存在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校要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走出去、动起来,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主动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说,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人的一生有很长的时间在工作,“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所以工作的幸福度,关系到精神的品质。“而一下子就能找对行业的人并不多,很多时候,人们费时弥久,才能剥除事业外壳上金钱、地位等赘生物,寻找到所热爱的事业”。所以“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是这间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其实工作的幸福度,还关系到工作的成效。很难想象,一个在工作中缺乏幸福感的人,能够在工作中取得多大的成就,创造出多大的价值。工作的幸福度,取决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工作的价值度,取决于个人的禀赋特长。学生在求学时期,对人生进行科学规划,能够明晰潜质,培养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发挥学习动力,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疫情之下对学校教育的反思

  一场疫情,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我们为这场灾难存在着“人祸”的因素而感到痛心,我们也庆幸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灾难面前,“国”是“家”的保障,“有国才有家”。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根植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见知识如海,学海无涯;可是学习的途径,并非只有“苦作舟”这一条道路。学校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做一名真正的舵手,认准方向,出海有功。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人生的无常,更加珍惜这有限的生命。学校教育要更加科学有效,冲破题海的壁垒,培养高尚的兴趣,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树立远大理想,发挥核心动力,拥有独立的思想,养成自律的习惯,让学生在精神的世界里存留一间小屋,安放他们自己。

  (本文为金巨林老师原创投稿) 

疫情之下对学校教育的反思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疫情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