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智慧式的示弱教育,让你开启育儿的“开挂”模式

智慧式的示弱教育,让你开启育儿的“开挂”模式
2020年05月30日 08:59 新浪网 作者 校长杂志
智慧式的示弱教育,让你开启育儿的“开挂”模式

  智慧式的示弱教育,让你开启育儿的“开挂”模式

  原创作者|上上宋

  最近看到一个带娃视频,把大家笑的眼泪都要飙出来了。

  视频中是一个小姨带娃去商场逛街,小男孩逛着逛着走累了,所以出现了孩子常有的戏码“要抱抱”。

  这个像大仙一样的小姨,瞬间开启开挂模式,伸手做出要抱的姿势,但小男孩走过来张开双臂,小姨哎呦一声,大喊脚受伤了,拖着受伤抬不起来的脚慢慢拖行。

  小姨大声的表达我受伤了,瞬间激起了小男孩的同情心,忘记了自己累不想走这件事,注意力全在小姨走不动的脚上面了,脸上一副我很懂事的样子,不哭不闹乖乖的牵手继续走。

智慧式的示弱教育,让你开启育儿的“开挂”模式

  这种要抱的戏码我相信每个带娃的家长都曾经经历过,那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有的心疼孩子干脆直接抱起来;有的觉得孩子这点苦都吃不了,严厉的批评;再好一些的父母会耐心的鼓励孩子再坚持一会儿;

  无论你用什么方式,但不得不说这位小姨的做法示弱激起孩子的同情心是非常可取的。

  胡可曾在节目中说:“男孩子的妈妈一定要懂得示弱,让你的儿子有机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现在的孩子每个都很聪明,稍不留神就被自家的神兽控制了, 适当的示弱不仅能更加孩子的同情心,责任心,还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01

  包办的家长,累的是自己害的是孩子

  在一些孩子眼里父母就像超人一样什么都能搞定,你的一个想法,立马就会得到满足,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这就是你应该做的,也是我应该得到的,不满足才是不正常的事情。

  前几天一个闺蜜和我抱怨她每天都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从早忙到晚,累得要死,特别是儿子让她操碎了心。

  她的儿子聪聪今年9岁了,上小学4年级。按理说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应该各方面的学习习惯都养成了,但聪聪不仅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喜欢一边玩一边学习,需要家长时时刻刻盯着,就算是盯着也是状况不断,比如“妈妈我渴了”,“妈妈我要上厕所”,“妈妈我手酸了”等等各种不想写作业的借口,而且上课的时候不喜欢听讲,总是希望放学后妈妈给他讲课。

智慧式的示弱教育,让你开启育儿的“开挂”模式

  闺蜜不仅白天要上班,下了班后还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盯孩子写作业和给孩子讲课上了,这一忙就要差不多到晚上十点钟,自己累得都要喘不过气来了。

  其实,我这位闺蜜就是典型的全包型妈妈,不仅孩子的衣食住行所有都要安排妥当,就连孩子的学习上也充当了老师的角色,从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她都把今天的学习内容再给孩子讲解一遍,时间长了,孩子觉得反正妈妈晚上还要讲,索性上课时就不听讲了。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盯出来的,学习本身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过多的干涉会让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

  有些父母往往不允许孩子成长为与自己分离的、独立的个体。孩子成年之后,很可能会发现这些行为态度对自己长大成人后的生活有负面影响。这个社会上有一种“妈宝男”,就是这样的,从小到大,他的世界里全是妈妈,没有独立的个体意识。

  无论是在孩子的学习或者生活中,父母都要学会示弱、学会退场,示弱并不是你真的不懂,而是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示弱也不是你真的不会,是给他们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示弱更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让孩子更加的独立自主。

  02

  懂得示弱和放手,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教育子女上不仅有包办的父母,还有“懒惰”的父母,往往自己的小懒惰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抖音上有这样一位妈妈自述,在她女儿5岁的时候,女儿有一次想吃苹果,要求妈妈给她洗苹果吃,妈妈当时只告诉她: “好的,苹果在阳台上”,这样说了几次,最后一次,女儿说:“妈妈我知道了,苹果在阳台上”,于是自己就拿了苹果去洗了。

智慧式的示弱教育,让你开启育儿的“开挂”模式

  对于5岁的孩子来讲,拿苹果去洗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这位“懒惰的”妈妈让女儿自己去拿自己去洗,虽然这是一个非常小的事情,但往往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做事情的独立都来源于此。

  一个懒妈妈,让孩子锻炼了动手能力;一个懒妈妈,让孩子有了解决事情的能力;一个懒妈妈,让孩子更加地独立自主。

  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示弱,往往会培养出来一个贴心的孩子,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我们除了在生活上做一个“懒惰”的妈妈外,还要做一个不替孩子做决定的妈妈。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家长在决策上示弱,孩子会更有主见。”

  有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没有主见,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往往这些孩子都是因为家长们在平时给的意见太多了,孩子很少可以自己做主。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

  “妈妈现在要出去买菜,你是要在家等妈妈还是要一起去?”

  “今天是穿红色的鞋子还是黑色的鞋子?”

  “今天吃饭是用筷子还是勺子,勺子用蓝色的还是红色的,半碗饭还是一碗饭?”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就是培养孩子有主见的训练场,自己去判断和思考,慢慢的孩子们就学会了自我判断的思维模式,会分析哪一个是自己正确的选择。等到以后孩子长大了遇到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他不会犹豫不决,也不会不知所措。

  所以不要替孩子做太多的决定,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让他们自己在判断中慢慢成长。

  示弱不是软弱,而是权益变通之计,为了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示弱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智慧。

  03

  恰当的示弱和放手,才会让孩子更出色

  示弱是一种方法,但它也存在一些弊端,并不是所有的示弱都可取,父母们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在他不擅长的事情上示弱,有时候不恰当的示弱,反而适得其反,让孩子更加的厌烦、懦弱。

  (1)在孩子擅长的方面示弱

  有些孩子非常喜欢展现自己的力量,我儿子小的时候就是这样,有一次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其实并没有太重,但我说:“好重啊,妈妈的手都要断掉了,你能帮妈妈提一些吗”,儿子马上说:“好的,没问题妈妈,我是咱们家的大力士”。

  他高兴的帮我提着东西,路上手有被勒得发红,我说:“如果累了就换妈妈来提”,儿子说:“不用,我可以的”,就这样就算有一些吃力,但还是坚持提回到家,到家时自己还止不住的兴奋,和爸爸炫耀自己的力量,脸上自信的笑容我到现在还记得。

智慧式的示弱教育,让你开启育儿的“开挂”模式

  多么美好的一次体验啊,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让孩子获得了很大的快乐和自我认同感,觉得他很厉害,并不是家里最小的弱者,他可以承担一部分责任。

  (2)不能无底线的示弱

  孩子毕竟还小,自己能力有限,所以家长们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去示弱,否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最终把好事情变成坏事情。

  之前有一位爸爸,在孩子3岁的时候觉得孩子要独立,所以要求他晚上一个人睡,结果孩子晚上经常惊醒哭闹,也从来不敢一个人到黑暗的地方。这位爸爸不仅没有培养出孩子的独立能力,反而让孩子还多了胆小的毛病。

  并不是所有的示弱和放手都对孩子有正向教育,示弱有方法、有原则也更有尺度。

  04

  现在很多妈妈带娃带到崩溃,每天除了不停的重复式体力活,还有不断的精神上的消耗。想要做一个温柔又耐心的好妈妈,可比生孩子难多了。想要孩子慢慢的独立,首先就是要学会示弱和放手。

  李玫瑾教授说:“想要孩子独立,父母必须要退出孩子的8个关键期:三岁退出孩子的吃饭;五岁退出孩子的卧室;六岁退出孩子的浴室;八岁退出孩子的私人空间;13岁退出整理厨房;15岁退出收拾家务;18岁退出个人选择;婚后退出孩子的家庭。”

智慧式的示弱教育,让你开启育儿的“开挂”模式

  父母不退场,孩子们怎么上场,父母的爱都是一个渐渐分离的过程。偶尔的示弱,才能让孩子在这种分离中慢慢学会生活的技巧、处事的原则、以及勇敢的品性。所以请慢慢退场,给孩子们一个发挥的空间,也给他们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

  作者简介:上上宋,用心写文,传递正向能量。

  (本文由上上宋原创投稿)

智慧式的示弱教育,让你开启育儿的“开挂”模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